個人資料
正文

《紅燈記》“李鐵梅”一家的風雨人生

(2009-03-02 05:47:03) 下一個
ZT
                           作者:段鐵安

  三十年前,在那個特殊的年代,現代京劇《紅燈記》作為“樣板戲”之一,可
以說是影響了整整一代人。如今,對於40歲以上的人來說,隻要一提起京劇《紅燈
記》中的主要人物李玉和、李奶奶、李鐵梅,人們都會自然而然地要和錢浩梁、高
玉倩、劉長瑜聯係在一起,同時,那生動的故事、優美的旋律、高亢激昂的唱段馬
上都會從人們腦海中浮起。

  三十年來,幾度風雨,幾度春秋。“李鐵梅”一家到底發生了哪些變化?他們
的命運如何?最近,中國京劇院常務副院長、當年李鐵梅的扮演者劉長瑜率中國京
劇院青年團赴鄭州演出現代京劇《紅燈記》,我們就此事訪問了她。她向我們談了
一些鮮為人知的故事。

  錢浩梁希望觀眾將他忘掉

  京劇《紅燈記》李玉和的扮演者錢浩梁,1934年生於梨園世家。他6 歲隨父學
藝,10歲進入上海戲劇學校,1956年畢業於中國戲曲學院,195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62年調到中國京劇院一團,拜師於李少春門下。他天賦較好,基本功紮實,
楊派、尚派及蓋派武生戲、長靠、短打、花臉戲都拿得起來。

  1964年2 月,中國京劇院排現代戲《紅燈記》,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李少春扮
演主人公李玉和。按慣例需另配一名B 角,李少春選定了與自己師徒之稱的錢浩梁。

  因李少春身體欠佳,常常不能保證演出,錢浩梁作為B 角在《紅燈記》中頻頻
亮相。

  1965年第6 期《戲劇報》刊登了錢浩梁在《紅燈記》中扮演李玉和的劇照,從
此他開始走紅全國。

  “文化革命”開始,江青插手文藝界,並指派戚本禹帶人進駐中國京劇院,並
授意讓錢浩梁起來“造反”。一些善於看風使舵的人幫著錢浩梁成立了一個“紅燈
記戰鬥兵團”,錢浩梁為了向江青文藝“旗手”效忠,竟昧著良心,對中國京劇院
的領導和老師進行批鬥。

  錢浩梁的“革命”舉措,贏得了江青的歡心。他的名字,也由江青去掉資產階
級的“錢”字改成浩亮。不久錢浩梁就當上了中國京劇院的黨委副書記,出席了1969
年4 月的中共“九大”。1970年5 月,他開始參與國務院文化組對全國文藝的領導
工作。

  錢浩梁是個好演員,卻並非一塊當行政領導的料。但在江青眼中,他是個馴服
聽話、憨厚可愛的“好幹部”。於是在1975年四屆人大後不久,錢浩梁就當上了文
化部副部長。他的住處也從狹窄的劇院宿舍搬到了原京劇大師梅蘭芳的寓所。“文
化革命”中,他除了跟著江青跑外,壞事幹得不多,民憤也較小。粉碎“四人幫”

  後,他被定為“犯有嚴重政治錯誤,免於起訴”。隔離審查5 年後,他又重新
回到中國京劇院等候分配。

  1983年,當時在河北主管文教工作的副省長高占祥喜歡京劇,了解錢浩梁,就
將他調到河北省藝術學校,擔任京劇教師。高占祥鼓勵他“放下包袱,大膽工作”。

  錢浩梁在藝術學校忘我地工作,不僅寫出了《戲曲基本造型五十功》的教材,
還給學校排了蓋派名劇《一箭仇》、《雁蕩山》等。然而政治上犯過錯誤的陰霾始
終難以從他心中抹去,他怕接觸人,更怕別人認出他,不管在校內或外出常常戴墨
鏡,甚至在屋裏也不摘,說話更是謹小慎微。1998年河北文藝界評職稱,評委順利
通過了他高級講師的職稱。

  這年底,在北京中山公園禮堂演出《豔陽樓》,錢浩梁重登京劇舞台,一時轟
動京城。1989年元旦,同樣喜歡京劇的天津市市長李瑞環得悉錢浩梁重返舞台的消
息,馬上請天津電視台邀錢浩梁到天津演出。他又演出了《豔陽樓》。此劇在天津
電視台播出後,全國許多文藝團體和電視台給他發請柬。

  麵對各地的演出邀請,錢浩梁總是小心翼翼。每到外地演出,他總要給藝校打
招呼,並讓邀請單位和學校簽訂合同。倘若是義演,他分文不收,即便組織者象征
性給他一些報酬,他也不敢要。他怕玷汙義演的好名聲,而犯“經濟上的錯誤”。

  同時,在每次演出前他總是手持話筒要說上這樣兩句話:“感謝大家還記得我,
現在我為大家匯報演出。”他怕涉及過去,演出的基本上是傳統戲,但幾乎每次在
觀眾的強烈呼聲中,他不唱一段《紅燈記》就下不了台。

  為了找回失落多年的舞台生涯,從1988年至1992年,錢浩梁拚命地奔走四方。

  1989年春,苦於沒有像樣的戲裝,藝術上素來認真的錢浩梁不惜借款一萬元,
在上海定做了行頭器械。為了盡快還上這筆借款,他辛勞地奔波於各地舞台。1992
年1 月,他應邀到濟南公演《龍鳳呈祥》,當戲演到高潮時,年僅58歲的錢浩梁突
然感到頭暈目眩,跌倒在舞台上。他得了腦溢血,後經搶救保住了生命,但落下了
後遺症,再也無法重回舞台。如今他同妻子一塊住在北京,過著半隱居生活,除了
與知己朋友來往外,很少出門。

  高玉倩功成名就安度晚年

  京劇《紅燈記》中扮演李奶奶的高玉倩是一位由棄兒成長起來的表演藝術家。

  她1927年出生於北京,父母早亡,四五歲時就開始了流浪的生活。6 歲那年,
她被一位在北平做小買賣的山西人收留,取名高麟。由於高家入不敷出,不到三個
月,養父養母就分離,她和養母一起艱難度日。為了減少家庭的負擔,8 歲那年,
她到山東省立劇院學戲,開始自謀生路。9 歲她登台獻藝。當時戰亂頻繁,她冒著
生命危險隨劇團上武漢、下天津等地演出,常常吃不飽肚子。後經一位京劇戲迷的
推薦,高玉倩被介紹到梅蘭芳一位親戚在北平辦的劇社學戲。1947年,著名京劇武
生李少春約她到上海演出,她拜梅蘭芳為師,專攻青衣、花旦。1949年北平解放,
高玉倩進大學讀書。1950年2 月入黨。不久,她調入中國京劇院。

  1964年,中國京劇院排演現代戲《紅燈記》。李玉和李鐵梅及鳩山的角色,很
快就被定下來。但扮演李奶奶的角色的人選一直沒定下來。導演認為扮演李奶奶的
人選不僅舉手投足要有革命家的姿容,而且唱腔要嗓音洪亮,又具有慈母心態。最
後,院領導決定此角色在全院公開選拔。毛遂自薦報名者很多。當時,高玉倩認為
她是演“青衣”的,與此角色無緣,就沒把此事放在心上。一天,導演阿甲把高玉
倩叫到辦公室,把《紅燈記》劇本交給了她,讓她試試李奶奶這個角色。

  高玉倩毫不猶豫接過了劇本。但她心裏很清楚,一旦改演“老旦”,可能會毀
掉自己演“青衣”的嗓子,弄不好“老旦”演不成,“青衣”也砸了。既然導演信
任她,那就試試吧!當時高玉倩37歲,正值年富力強,藝術上走向成熟的時候。她
把劇本看了一遍,推敲琢磨了李奶奶這個人物的性格特征。第二天,來到練功廳,
她兩眼放光,炯炯有神。那眼神,那架式真像後來電影中看到的李奶奶一樣,光彩
照人。

  高玉倩技壓群芳,躋身《紅燈記》劇組。

  為了演好李奶奶,高玉倩付出了極大的努力。《痛說革命家史》一場是李奶奶
在《紅燈記》中的重頭戲。這場戲中有一段李奶奶對李鐵梅痛說革命家史的幾百字
道白,在京劇中出現這麽一大段的道白是從來沒有過的,按常規這也是京劇最忌諱
的。高玉倩認為,把握不好,會影響整個演出效果。為了劇情需要,出身貧苦,又
有生活磨難經曆的高玉倩利用人物內心表情和由緩到急的對白,把李奶奶這位革命
老人塑造得栩栩如生。再加上高玉倩嗓音宏亮,吐字清晰,表演富有激情,此劇一
上演就獲得成功。一次,劇組為江青專場演出。江青看罷,接見演員時,還特意擁
抱了她。後來,劇組到中南海為毛澤東、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演出。演出結束,
江青專門把高玉倩邀請到家中做客。

  “文革”中,高玉倩被造反派打成“特務嫌疑犯”受到迫害。情況是這樣的,
1946年,高玉倩為生活所迫,曾在北京燈市口免費學過一段中英文打字。後來南苑
機場汽車修理所需要打字員,高玉倩被介紹去。修理所的人員大部分是美國人,由
於語言不通,再加上她英文基礎差,外國人寫的字跡潦草她也看不懂,沒幹幾天就
被解雇。本來這段曆史,高玉倩參加工作後,就向組織交代過,組織上也有結論。

  但“文革”中,造反派抓住不放,取消了她的演出資格,隔離審查。在反省期
間,丈夫和兒女都受到了株連,養母也背著女兒的“黑鍋”含恨而去。

  1968年11月15日,周總理再次觀看修改後即將被搬上銀幕的《紅燈記》,高玉
倩此時還在審查中,李奶奶一角由另一位演員扮演。由於周總理在中南海看過高玉
倩扮演的李奶奶並留下深刻印象,就問高玉倩為啥沒登台?陪同周總理觀看演出的
江青連忙說,她有政治問題,正在受審查。周總理又問劇團的領導,得到的答複是
曆史上沒有多大問題,所說特務嫌疑,查無實據。周總理說,沒有證據就剝奪人家
的演出權利?在周總理的關懷下,高玉倩才解放出來。電影《紅燈記》中的李奶奶
仍由她扮演。

  粉碎“四人幫”後,高玉倩仍致力於她的事業,藝術上不斷鞏固並有所創新。

  在現代京劇《蝶戀花》中,她成功地扮演了楊老夫人的形象。退休後,高玉倩
仍十分忙碌,北京電視台開辦“老年之家”節目,請她擔任節目主持人,她又成為
北京一百多萬老人的知心朋友。戲劇學院請她去講課,京劇大獎賽邀她去當評委,
地方文化站請她去輔導,她都樂意參加。目前,她和老伴在家安度晚年。

  劉長瑜 還有一顆紅亮的心

  在《紅燈記》中扮演李鐵梅的劉長瑜,當年隻有二十歲出頭,是《紅燈記》中
年齡最小的一個。劉長瑜1942年出生,9 歲考入中國戲曲學校。1958年,她有幸拜
“四大名旦”荀慧生先生為師,首先學演了荀派名劇《紅樓二尤》。功底紮實、聰
明機智的劉長瑜,將荀先生的唱念做打學得一絲一毫都不走樣,活脫脫一個“小荀
慧生”,贏得了學校師生的好評。1959年劉長瑜畢業,1962年調入中國京劇院四團。

  在京劇院四團,劉長瑜在傳統戲《宇宙鋒》中扮演趙豔容,在《玉堂春》裏飾
蘇三,在《紅娘》中扮演紅娘,掛的都是頭牌。不久她就成了首都京劇界的小明星。

  1964年,中國京劇院投入現代京劇《紅燈記》的排練,開始李鐵梅一角由“梅
派”傳人、著名旦角杜近芳扮演。因杜近芳年齡偏大,扮相不像17歲的少女,於是
劇院領導決定由劉長瑜扮演這一角色。

  年僅二十歲出頭的劉長瑜為了演好這一角色,她深刻體會李鐵梅“窮人的孩子
早當家”的內涵,反複琢磨李鐵梅這一人物的個性特征。她還深入到郊區農村一戶
老大娘家裏體驗生活。她每天提水做飯、拾柴,品嚐生活的艱辛。《紅燈記》一搬
上舞台,她扮演的李鐵梅就受到領導和專家們的肯定。隨著《紅燈記》的不斷上演,
“李鐵梅”就是劉長瑜的代名詞了。

  《紅燈記》固然讓劉長瑜飲譽神州大地。但在那黑白顛倒、人性淪喪的時代,
當她看到一些老藝人、藝術家無故被批鬥的情景時,開始她不理解,慢慢她變得
“成熟”起來。不久,她“激流勇退”成了一個無任何派別,言談舉止謹小慎微的
“運動”局外人。當別人都在天天“造反”時,她卻悄悄地結婚了。

  1970年江青決定搞第二撥“樣板戲”,讓中國京劇院排演《平原作戰》,並點
名讓劉長瑜在劇中飾演小英。當江青得知劉長瑜已結婚並懷孕不能飾演小英時,非
常生氣。

  粉碎“四人幫”後、劉長瑜又出現在京劇舞台上。她接連排演許多傳統戲,如
《紅樓二尤》、《紅燈照》、《春草闖堂》等。1983年在全國首屆戲劇“梅花獎”

  的評選中,她獲此殊榮。

  1990年為紀念徽班進京100 周年,中國京劇院承擔了繁重的任務。劉長瑜所在
的團趕排新編曆史劇《玉樹後庭花》。由於時間緊、任務重、條件差,在劉長瑜的
主持下,她和劇組人員一起擰成一股繩,不論刮風下雨,不分白天黑夜,投入緊張
的排練,直到演出獲得成功。

  1994年劉長瑜又參與中國京劇院籌建青年團的工作,並出任名譽團長。她將自
己的舞台經驗傳給了青年演員們。目前,劉長瑜出任中國京劇院第一副院長,主管
全院的業務工作。她在接受采訪時說,在她有生之年,為了振興中國京劇事業,她
願貢獻自己的一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