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畝薄田

老農隻有一畝薄田。 老農除養家糊口外,還想胡謅幾句。老農的所見所聞,可能對大家有點用。。。
個人資料
正文

人與自然-由大海嘯想到的(圖)

(2011-03-21 17:47:17) 下一個
大家看到了日本最近的災難,都為自然的威力驚歎。強大的海嘯吞噬了所到之處的一切,黑色的潮流無情地摧毀了房屋,汽車,樹木,人類和動物。整個世界為之震驚。就好像是好萊塢的災難電影描述的那樣,大自然發脾氣時,人是無能為力的。地震和海嘯地區的恐怖圖像使我想起了一個老問題:人與大自然是什麽關係?



“人與自然”可能不是一個很正確的詞語,因為人與自然不是兩個東西,人本身就是一個自然的一部分。大自然創造了人,我們的生存依賴於自然界給我們的食物,空氣和水。人與自然中非人類因素緊密相連,靠著這些因素,我們一代又一代複製著我們的
DNA傳承下來。人是自然界的一個組成部分。

在法治國家,如果大家都遵循法律,整個社會的和諧。如果有人違反法律,他就會得到因有的懲罰。就像我們的國家一樣,大自然靠她自己的法律或者叫規律運作,我們不能改變自然規律。科學家就像自然的律師或法學家一樣,不斷地發現自然規律,幫助大家理解自然的法規。如果我們遵循自然的規律,我們可以為自己創造出便利。例如,我們懂了一些物理,所以我們造出飛機作長途旅行;我們理解了消息傳播原理,我們現在可以和數千英裏之外的人通訊。

由於我們的知識有限,不懂得自然各部分之間的微妙的聯係,我們做了很多違背了自然規律事情,給自己造了不少麻煩。我們生產了製冷的化學物質,破壞了臭氧層,結果許多人得了皮膚癌。我們在燃燒煤的同時,把汞釋放帶了大氣中,汞最終留在了在我們的水源和食物鏈中,汞在魚肉中積累,我們不能吃魚了。魚可是人類最健康的蛋白來源之一。在東亞,我們砍伐森林和過度放牧,造成荒漠化,現在沙塵暴現在不僅破壞北京空氣質量,甚至還影響中國南方的空氣。

有時,我們自認聰明,能勝過自然,但最後卻被聰明所誤。在新奧爾良,我們認為可以建立堤壩讓人們生活在低於海平麵的地區,然後颶風卡特裏娜破壞了堤壩,造成了洪水和數千人死亡。日本工程師興建了10公尺高的牆抵抗海嘯,以為人可以在牆後安全生活,但這些牆在這次大海嘯時沒能起到一點作用。災難發生後,我們一方麵要幫助災區的人民並對他們的苦難表示同情,但我們必須重新思考:有些地方,人們是否應當在那兒生活?

大自然是一本讀不完的書,我們或許已經閱讀並理解的她的一小部分。但我們不能自以為是,認為我們可以正確地改變自然。毛主席說:“人定勝天。”雖然這一口號鼓舞了一代人改變自己的命運,但它實際上造成了對中國自然環境的破壞,尤其是森林和土壤。後來的經濟發展,也無視環境,生態災難將會很多。

一位媽媽一邊在收音機中聽日本的核危機,一邊用烘幹機,她問自己“如果我們用陽光曬衣服,我們可能就不需要這麽多電廠了。”是的,我們的現代生活方式有太多的浪費,這使我們對大自然索取得太多。

我們必須尊重自然,盡量了解她複雜性和不同部分的相互聯係,避免生活在非適宜居住的地區,不把資源用在不必要的奢侈上。我們要知道我們不是自然的主人,我們是大自然的兒子和女兒,我們是自然的學生,我們要遵循自然的規律,簡單地生活,慢速地繁衍,這樣我們才可以成為自然和諧的一部分而避免過多的災難。

(老農雜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