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減的博克

記錄自己的生活和感悟,與讀者分享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越柬老,最憶是老撾 (四)

(2012-12-26 18:34:26) 下一個
- 琅勃拉邦之行

一路上火車汽車地坐過幾次臥鋪夜車,一覺醒來就到了終點,因而並不覺得艱苦。可從萬榮到琅勃拉邦的夜車卻挺受罪的。雖然我們是按照明碼標價買的大巴臥鋪車,可萬榮這個小村壟斷的旅遊地段還是把我們賣給了村裏的“個體戶”中巴車,謊說沒有趕上從萬象去琅勃拉邦途徑萬榮的臥鋪大巴車。

大約十一人座的中巴就一個司機,但要開一宿的盤山公路,行嗎?

從晚上十一點起,司機就把車上的音樂開得震天響,到了夜裏十二點,音量似乎到達了頂峰,毫無疑問,困倦極了的司機是在努力給自己提神兒,可乘客就根本別想睡覺了。車上的三個英國女孩主動坐到司機旁邊找話題聊天,司機也一次又一次的往我要風油精、口香糖來使自己打起精神。到了夜裏一點多左右,這位司機似乎是再也堅持不住了,幹脆把車停在了一個小村鎮的路邊,熄火,趴在方向盤上睡覺,全車十一個人就窩在這個中巴裏打盹。

而我卻前所未有的感到窒息,也不是前所未有,在越南參觀那蛇洞般的古芝地道時有過一次,而這次似乎更加嚴重。看到,其實是想到,這麽十一個人就這樣憋屈在這樣的一個小空間裏,便莫名的有一種要砸掉玻璃衝出牢籠般的衝動,最後不得不選擇了在車外凍著(老撾的北部屬高原氣候,夜裏還是比較的涼),又不好意思動靜太大地折騰自己的行李箱,可開關車門的聲響還是驚動了已經入眠了的小山村,招來了全村的狗此起彼伏地向我們這輛車狂吠。

狗在越柬老三國隨處可見,但似乎並沒有人寵他們,常常是蓬頭垢麵髒兮兮的臥在一邊做二等公民,你剛一伸手喂他們,狗們就嚇的躲閃開了。所以我一會兒東一會兒西地向村兩頭的狗們扔麵包,並不能使他們安靜下來,我甚至開始擔心再這樣的叫下去,全村的人都會起來把我們這輛車趕走。

好在司機小睡了一會兒就醒了繼續上路,我繼續供應風油精和口香糖,並且和他一起倒計時, 還有二個小時,還有一個小時,還有半個小時,終於在淩晨4點45分,困得眯眯糊糊的一行人被困得眯眯糊糊的司機沿著顛簸的盤山公路,一圈兒一圈兒地繞到了琅勃拉邦。

我和旅友一路上沒有預訂過一家旅館,4點45分在琅勃拉邦還算是深更半夜,下了車我們很有些不知東南西北地往哪裏走,卻不期然的看到街上冒出了一位老撾女子,基本一句英語不會說的帶著我們一家一家的敲旅館的房門,走了將盡半小時,竟然沒有在街上看到過第二個行人,驢友說是老天派出這個夜遊神來幫助我們。

用一段百度的語言簡介一下琅勃拉邦:

古都琅勃拉邦(LangPrabang)是一個精致的古色古香的小山城,位於湄公河畔群山環抱的穀地,距離首都萬象大約有500多公裏,是老撾現存的最古老的一個城鎮,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曆史。1995年12月,琅勃拉邦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曆史遺產名錄。

民風純樸,自然生態保護完好,被公認為東南亞傳統與殖民風格保存最為完好的城市,成為西方遊客追求的“世外桃源”。

琅勃拉邦是老撾佛教中心,寺廟、佛塔林立,僅市區內就有30多座寺廟,居民篤信佛教,是名副其實的佛都。2萬多的人口中,有200多名和尚。每天清晨和尚沿街化緣是一大景觀。等待布施的信徒沿街排列,等各個寺廟的和尚十來個排著隊到來時,信徒便把糯米飯、粽子等食物依次獻給和尚們。

化緣的和尚排成長長的隊列,黃色的袈裟,在太陽的照射下,映照出琅勃拉邦人對宗教的虔誠。佛教興盛造成了琅勃拉邦古寺眾多。有的寺院古榕蔽天,有的寺院花木繁茂,有的寺院大佛塔聳立。寺廟裝飾的主色有的以紅為主,華貴雍容;有的以金色為主,燦爛輝煌;有的以黑色為主,莊嚴沉貴。

這座麵積不到10平方公裏的小城無疑已成為老撾曆史與文化的象征。比比皆是的古建築被寧靜的自然景色包圍著。整個城市被群山環繞,城市中鬱鬱蔥蔥的樹木依稀掩映著寺廟、佛塔還有平凡的住家,這一切都使琅勃拉邦的空氣中充滿了平和而又迷人的氣息。

百度裏提到了,琅勃拉邦最著名的看點之一是早晨看和尚化緣,按說我們早六點鍾以前到達了這裏是觀看此一盛景的最佳時間,還免得特意早起了,可在旅館住下後,就困得一頭紮在床上睡到了九十點鍾才醒,街上是否有過遊人們或是香客們的喧囂,統統地沒聽見。

這裏旅館的風格均為黃棕色木建築,既有濃鬱的地方特色,裏麵的設施又很西化- 鬆軟的大床,水量充足的熱水淋浴,厚厚的棉製白毛巾一塵不染,房價稍微貴了一點,可還是物有所值。天亮後方看出我們的下榻處麵對湄公河,背靠譜西山,右鄰王宮博物館,距琅勃拉邦的主街和主街旁的早市以及每晚著名的多民族夜市都才有幾步之遙。

第二天早晨不到六點鍾就起來了觀身著黃褐色袈裟、肩挎著缽盂的僧侶們結隊從各個寺廟出來沿街化緣,大部分布施的香客來自泰國,誠心誠意的買上米飯水果等食品在街旁跪著等待和尚們經過,另外就是些看熱鬧的遊客,有學著樣子在路邊布施的,大部分是忙著拍照。伴隨著一隊一隊赤腳行走在路上的僧侶們,傍邊滋生出一隊乞丐的支流,僧侶們一邊接受著街人的布施,一邊大把大把的把一些食品隨手分給乞丐們,一早晨下來,那些乞丐們每人都提著重重的一籃子米飯糖果的混雜食物。


光西瀑布位於琅勃拉邦郊外,因為我和旅友都在這兒那兒的曾經看過不少瀑布,所以去與不去這個瀑布我們有些無所謂。不想在湄公河畔漫步時,不時的被推銷旅遊的個體戶們拉住,於是我們決定就再看個瀑布。

同車的一共七人,一位來自澳洲的女孩已經是第三次來這個瀑布,另外兩位澳洲情侶,昨天才剛剛到達琅勃拉邦,下一站是周遊印度,美國女子和加拿大男子剛剛結束在韓國教英語的一年合同,美國女子有些擔心回國後麵臨的失業,加拿大男子則一路上給大家講述在韓國天天吃泡菜米飯的清貧日子,他尤其繪聲繪色的描述韓國的酒裏還有米粒,我和旅友估計他講的是酒釀。

聽著這些走世界的背包客們聊天南海北是一種享受,一種經曆,由此而感悟,旅遊,並不一定要趕著到那裏去看什麽世界之最,這種在路上的閱曆常常是洗去浮華之後最最難以忘懷的章節。

原來光西瀑布不僅僅是一處飛流直下的瀑布,而是那種三疊水或是四疊水似的多層瀑布,周圍青山環抱,有涼亭有野餐桌的一處公園般的風景勝地。我們一行人跟著那個來過三次的澳洲女孩不走大路而是沿著一條崎嶇的徒步路線登上了瀑布最頂端,也就是落差有50多米的最大的一個瀑布,既而七個人在這個頂端深潭處換上泳裝,任冰冷急進的落水砸在自己的身上,盡享那份清爽。每個人分別嚐試著頂著飛流而下的水瀑遊向水瀑後邊的岩洞,並為每一位成功者豎起大拇指叫好。

大瀑布下邊的一處落差比較小,水潭比較寬闊的地方聚集著更多的歐洲年輕人們在那裏跳水,跳台基本就是一段歪脖樹杈,金發碧眼、皮膚白皙、年輕健美的比基尼們一個接一個地爬上那棵歪脖樹,毫無畏懼地向水潭裏跳著花樣,其情其景,絕對是光西瀑布人與自然既交融又爭豔的最佳風光片 。

從光西瀑布回來後已經到了晚飯時間,不想剛剛分手的七個人在琅勃拉邦主街側旁的一條小吃街上又碰到了一起。這裏幾乎全部是背包客 ,因為既便宜又有地方特色,桌椅的衛生條件差了些,可人們在這裏吃得喜氣洋洋的。那對澳洲年輕人問我們晚餐後的打算,我說去體驗老撾式的草藥按摩,他們說也是這個打算,並且昨天已經去過一家,一小時才十美元,便宜啊。


琅勃拉邦夜晚的多民族夜市是琅勃拉邦的又一道風景線。尤其是在此之前沒有去過雲南的我,目不暇接的看到那些民族特色濃厚,許多還是手工編織的圍巾、裙子、裙褲、首飾、挎包等等每件都漂亮,什麽都想買。

在夜市上我們碰到了一位來自浙江獨自旅行的男同胞,他說剛從琅南過來,那裏的深山密林中還居住著土著人,為了不影響不打擾這些土著人的生活,有規定每周隻允許一定數量的遊客進入,並且每次進入的人數也嚴格限製。與他的這次對話成為了我對於老撾的留戀和有機會一定去尋找那個琅南的向往。

寫這篇遊記時在網上看到有文這樣描述老撾:

寧靜、內斂、溫順,老撾像一隻貓。與泰國的喧囂,越南的擁擠,柬埔寨的世故相比,老撾是一杯醇醇的老酒,獨自在地窖裏發酵,餘香幽長,味美醉人。

的確,老撾,可能的話,我還會再去 。

1. 我們入住的旅館

2. 琅勃拉邦的旅館大部分是這種色調和風格

3. 許多旅館對麵就是臨河的酒吧、餐館。咖啡廳



4.舊王宮,1976年改為國家博物館

5. 主街的左側是湄公河,右側是南康江,住在哪一邊都景色宜人

6. 主街上有許多別致的手工藝品店

7. 主街上的餐館比較貴,但環境不錯還挺有情調的

8. 藝人們在湄公河邊作畫售賣,多是佛教題材

9. 突突車們在街上等生意

10. 譜西山坐落在市中心的主街上

11. 商販們為每早的和尚化緣準備著生意

12. 遊客們早早地從遠處趕來等待觀看和尚化緣

13 .虔誠的香客們也已經作好了布施的準備

14 .早六點起,和尚們從各個寺廟出來,沿街化緣

15 .乞丐們在路邊等待著和尚們施舍

16 .老撾的小乞丐們還騎著不錯的兒童自行車,而柬埔寨的小孩們騎的卻都是破舊的28” 寸成人大車

17 .光西瀑布

18 .我們的小分隊

19 .以頂著落水,遊到水簾洞為樂

20 .藍綠色的三疊水

21 .遊客們爬到歪脖樹杈上去跳水

22 街上的早餐粥攤

23 約2美元一個的早餐三明治,學生們在校門口圍著買,看樣子琅勃拉邦可不窮



24 餐館裏的“老飯”西吃,老撾啤酒很不錯

25 小吃夜市

26 各種烤魚味香肉嫩

27 吃飽了之後到處亂走

28 不知道這是不是那位浙江同胞提到過的琅南土著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