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減的博克

記錄自己的生活和感悟,與讀者分享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越柬老,最憶是老撾 (二)

(2012-12-23 10:18:34) 下一個
- 從巴色到萬象

從巴色一覺醒來就到了萬象,在萬象郊外的長途車站停下後,像前邊的國家和城市一樣,突突車,摩D們就蜂擁而至的上來拉客。盡管大膽張告訴我們怎樣轉乘公共汽車就可以到達市裏,可我們幾乎沒有選擇和思考的就已經連人帶行李的被拖上了一輛後來擠下了十幾個人的突突車上。

眼目一新的是萬象似乎是個比較現代的大城市,不再象前邊的兩個國家似的沿途一片貧窮的景象。到達市中心背包客聚集地段時,一些法式麵包房、咖啡店已經開門營業,門前的菜單也都是西式早餐,價位和美國差不多。不禁讓人聯想到老撾曾是法屬殖民地,像上海曾經為洋人的租界那樣,至今便還有著洋風洋範。在LP推薦的青年旅社住下後,入鄉隨俗,我們便在同一條街上的小咖啡廳裏吃了一頓法式早餐。

老撾不像越南柬埔寨那樣接受美元和人民幣(北越),如果你非要使用美元的話,匯率很不合算。而且銀行裏有也不接受人民幣兌換老幣。從巴色到萬象、萬榮 及至最後一站的琅勃拉邦,我們才找到了一家估計與中國有生意往來的銀首飾店可以用人民幣兌換老幣。

按說萬象的緯度比起暹粒、西貢要北得多,可三月份行走在街頭卻仍然暴曬得很。在越柬老三國租8-10美元一天的摩托車自駕遊覽應該是最佳選擇,許多西方人就是這樣。租自行車穿梭在摩托車和突突車之間多少不夠安全,完全坐出租車當然就失去了自助遊的意義。

萬象的著名景點有塔鑾寺和凱旋門,塔鑾寺遠遠的看上去金碧輝煌的,也正因為此,便以為走不了多久就到了,可那天我們足足在大太陽底下暴走了個把小時,感覺自己像個信徒去朝聖似的。塔鑾寺裏的遊客並不多,這也是老撾與柬埔寨、越南不同的地方- 沒有鋪天蓋地的旅遊團,中國遊客就更少。信奉佛教的老撾除了進門要脫鞋之外,穿短裙短褲也不允許進入寺廟,我隻好在入口處臨時租了一條傳統式的老撾裙子裹在了腿上,手工織布機織出的那種土布的,絕對的 100% Cotton,一路見到的出入現代寫字樓的老撾婦女們都穿這樣的裙子,雖然圖案不太相同,但款式都一樣。

小字號的凱旋門矗立在萬象的主道上,有些象街心公園或是中央廣場,人們在那裏休閑乘涼。為什麽萬象街頭矗立著一座凱旋門?google、百度上都有介紹,我讀了也記不住,就不在這裏鸚鵡學舌了。

本計劃還要去LP上介紹的按摩中心去享受老撾式的按摩,前邊在越南嚐試過越南按摩,主要是與在美國的一小時按摩相比,價格極其便宜。可回到旅館換下汗孜孜的衣服後,肚子就開始叫了,早晨路過的一家中餐館立即成了我們此時的主要目的地,決定去對那家的餃子品頭論足。

餐館對麵就是著名的萬象夜市,都離我們的旅館不遠。吃過中餐餃子後閑逛夜市,再次巧遇和我們乘同一輛長途來萬象的法國人,騎著摩托車剛剛從那家著名的按摩中心回來,說是相當不錯,明天還要去。而我和旅友會意的相視,自知是心有餘力不足、累得不想往遠走了,再說也已經是晚上八點多了。

明天還想去萬榮在南鬆河上漂流呢!

對比了幾家旅行社,第二天去萬榮的車統統是早上十點才發車,那樣到達萬榮住下後,可能就參加不了諸多的一日遊的水上活動了。這使得我們第二天早晨仍然有時間在萬象逛湄公河畔、吃老撾當地的早餐以及後來在早餐攤上遇到了公差來萬象的三位馬來賓城人慷慨的為我們的早餐付賬。
馬來西亞人說他們住的賓館本是包早餐的,可就是想出來找這種當地的卷筒粉吃。我和旅友在越南前的熱身南寧市的中山路夜市上吃過這種卷筒粉,因而在徘徊萬象街頭時再次見到,便毫不猶豫的坐了下來。

馬來賓城人還介紹說有一家店的豆漿非常好喝,可惜早晨不營業,要晚餐時才有,而晚餐時分我們應該已經在萬榮了。吃過卷筒粉後又看見一家早餐店賣廣式的肉粥和油條,值得一提的是那些油條放在餐桌上的小籃子裏,自助式的隨意吃,吃完後憑自覺地報賬結賬。早就聽說老撾民風淳樸,夜不閉戶,在這個肉粥油條小吃店,我們也算體會到了一斑。

1.  終於到了萬象,突突車把我們從郊外的長途車站送到了市中心,沿著湄公河岸的幾條街上有很多旅館,高檔的法式或純老撾風格的居多,低檔的青年旅社或是客棧夾雜其中

2.  我們住的青年旅社傍邊還有一個網吧

3. 老外們都租輛摩托車遊覽,經濟方便,可惜我和旅友都不會騎

4. 沿著萬象市的主街,朝聖般的向著遠遠看上去金碧輝煌的塔鑾寺走去

5. 沿途看到的這些中國字特覺得親切

6. 途經旅遊信息中心,忘記了是要了還是買了一份地圖,總之沒有免費可拿的資料

7. 隨處可見的黨旗國旗高高懸掛,還印成文化T恤

8. 塔鑾寺內遊人很少,離開了吳哥的喧囂,沒有了大呼小叫的旅遊團隊,老撾使人放鬆,可以慢慢地獨享細品這份安靜

9. 塔鑾寺周邊的廟宇

10. 萬象市中心的凱旋門

11. 凱旋門周邊的噴泉綠化等,由中國援助修建

12. 佛教國家的老撾處處是寺廟,感興趣的話可以一一拜訪,細細地品

13. 這座建築好像是政府機構,忘記了

14 .傍邊是國家博物館,這條街上的建築都很漂亮,要知道,我們剛剛從滿目滄桑的柬埔寨以及看上去貧窮的巴色過來

14. 忘記這是什麽了,隻記得近鄰美國大使館,我們還被警察們指揮著與大使館保持距離

15. 萬象的學校裏的學生們

16. 萬象街頭的卷筒粉小吃攤

17. 坐在攤前一起吃卷筒粉的三位馬來賓城人慷慨地為我們的早餐付了帳

18. 清晨漫步在住宿對麵的湄公河畔,氣爽心怡,站在這裏的這個人誰?顧劍先生的文章裏有詳細的介紹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naivekid 回複 悄悄話 俺雖沒去過老撾,但對那裏的淳樸民風早有耳聞,神往已久,頂博主美文美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