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減的博克

記錄自己的生活和感悟,與讀者分享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魯肅其人

(2010-12-18 17:03:04) 下一個
——再說2010版《三國》電視劇人物形象塑造


2010版《三國》電視劇,塑造了不少栩栩如生、性格鮮明、有勇有謀的戲劇人物,其中的東吳謀臣魯肅,便是其一。

魯肅在劇中引起觀眾注意的出現,是在曹操破袁紹、收劉表、大勝劉備後以勢不可擋之勢意欲圖取江東、獨霸天下之時。麵臨百萬曹兵來犯,東吳的文臣們恐以卵擊石寡不敵眾因而懼敵欲降,而武將們卻寧可玉石俱焚也欲拚死而戰,戰還是降,主帥孫權難以定奪。此時唯唯魯肅,江東文臣武將中的第三號人物,胸懷韜略,腹隱機謀,提出主張孫劉聯手抗曹,如此,才有最大可能的免於江東君主麵北納貢稱臣。

魯子敬以遠見卓識、冷靜而理性的韜略在劇中的多次出現,都是在這種進退兩難、左右不是,既要捍衛江東的一統天下,又要內部力排眾議,還要對外說服盟友的情形之下。

接下來,魯肅斡旋於周瑜和諸葛亮這兩個絕世英才之間以維係孫劉聯盟。統領三軍少年得誌恃才居傲勇謀具備的周瑜偏偏心胸狹隘,容不得諸葛亮智高於己,因此三番幾次的用計用策欲致孔明於死地。而殺了諸葛亮,則意味著孫劉聯盟土崩瓦解反目為仇,不但對救東吳於曹軍之水火無益,反而給自己再樹一敵。
唯有魯肅,理性的看到了這其中的利害。魯肅麵對的一方是自己的陣前主帥,另一方則是抗曹盟友,因此他左搪右擋,一方麵說服周瑜以大局為重,另一方麵私下協助諸葛亮的抗曹助戰之舉,應該說,沒有魯肅的備船備草,就沒有諸葛亮千古神算的草船借箭。

周瑜為爭南郡而兵敗曹仁,從而被諸葛亮攻下荊襄九郡,這使得周瑜欲一意孤行,傾全部東吳兵馬與劉備交戰奪回南郡,如此則中了曹操的奸計,瓦解了孫劉聯盟。而當此其時,以周瑜在江東的威望,即使孫權恐怕也難阻止其對劉備用兵。這時,又是魯肅,出使劉營,據理力爭,並且獻計孫權仰攻張遼,召回周瑜增援以避免孫劉交戰,並且把荊襄之奪可能的戰勢留給曹操與劉備。

劉琦英年早逝,周瑜再次的要刀兵相見向劉備索要荊州,魯肅也再次的出使荊襄據理力爭以先禮後兵,最後妥協在劉備奪取西川後,還荊州與東吳。

這便是從始至此魯素在劇中的形象,為保東吳三十年之內不被北軍吞並,鞠躬盡瘁的為孫劉兩家聯手做著不懈的努力;並且魯素看到了東吳欲想獨霸天下,必須戰勝曹操,而戰勝曹操的前提,則是孫劉聯盟。

魯肅在劇中的最後一次出現,是以己為質,義救關雲長單刀赴會。當時的天下形勢已經因劉備奪取西川而形成三足鼎立,因而魯肅在臨終前對呂蒙盯囑道,曹強劉弱則聯劉抗曹;曹弱劉強則聯曹抗劉。

當然,較之原著,魯肅的形象被編劇強化和演義了。而作為戲劇形象,魯肅在周瑜和諸葛亮這兩個兩個頂尖的智者之間,在孫權和周瑜權力與威望相持不下之時,魯肅大智若愚,思深慮遠,兩眼一直盯著天下大局,於情於理都恰到好處的把握著分寸和火後。
對於狹隘,魯肅有過人之明地說道,不管什麽樣的仇恨,一旦失去了控製,就會反過來殺傷自己。
對於勝敗,魯肅認為在亂世之中,沒有奸詐與虛偽,隻有強弱與高下。
因而孫權說,若有此人在,可保江東二十年無憂。

2010版《三國》電視劇中魯肅的形象,編撰的瑕不掩瑜,出演的淋漓盡致。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無忌哥哥 回複 悄悄話 俺也覺得魯肅編得不錯,人物性格豐滿表演出色,想來比演義中的“大老實人”更接近真實的曆史人物。作為周瑜的繼任者,若不是雄才大略豈能在三國亂世中獨當一麵呢。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