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減的博克

記錄自己的生活和感悟,與讀者分享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北京人說說上海的好

(2010-10-02 06:32:02) 下一個

回國的飛機上與鄰座聊起了打算去上海看世博,這位東北大姐就順著我的話題多扯了幾句上海,說是她女兒嫁了一位上海人。我說,嫁給上海人好啊,上海男人疼老婆,聽說漱口時把牙膏都給擠好了。
“牙膏擠好了是怕你自己擠得多。”
聽這東北大姐,一出口就是個女趙本山,他們那嘎噠的人,骨子裏都是幽默細胞。
雖然有人給擠牙膏這等好事咱沒攤上,可這次回國從北京去了幾天上海,對上海的印象比以往都好。

交通

在北京時,無論是早八點還是夜裏十二點,從周一到周日;也無論你是在北芍藥居還是東八裏莊,或是南潘家園以及西幾環內外,全方位大麵積的堵車、堵車還是堵車,打出租也走不動,有車的人也不得不坐地鐵,堵得人心急火燎的隨著這個城市一起浮躁。

可到了上海卻出現了奇跡,以人口居全國城市之最的這個大都市居然不怎麽堵車,尤其是在非交通高峰期間。晚十點左右在興國賓館附近,竟然可以行走在安靜的街巷,享受著路兩旁梧桐搖曳出的微風,看偶爾駛過的公交車、出租車和自行車象是都市的點綴,不禁令人先是詫異,再是暢然,暢然得想高聲抒發,“嘿嘿嘿,人呢?”
後來的其他晚上從外灘從世博離去,本是團團聚集著的人群向地鐵、向公交車或是出租車飄散開來,就此飄散去。而在北京,很難存在這種飄散,有的是新的團聚在不同地點場合的再次出現。

空調-冷氣

九月初,北京的氣溫還象是夏天,這本不新奇,全球氣候變暖,美東也如此,可北京的餐館、商店、出租車裏大多已關掉了空調,開著窗戶,熱浪熱流肆意亂竄,室內的電扇卷著暖風忽悠來去,人們說開空調不利於環保,還說這還叫熱啊,你沒見過北京的七月不是?可到了上海就爽了,天熱,卻很容易找到涼快兒的地方;隻要是走進商店、坐進出租,空調冷氣伺候著九月的秋伏,大洋彼岸的美國也不過如此吧?上海的冷氣還不像是美國那樣冷到了有些浪費的程度,而是恰好為止。
難怪海龜們都往上海紮堆兒。

外灘

以前在國內時去過不少次上海,對外灘真沒有什麽好印象,狹窄的沿岸走道被周圍的喧囂打擾著,黑色的黃浦江水不時地泛著腥氣……嗬嗬,現在的外灘卻是今非昔比了,寬闊的濱江大道一任遊人熙攘卻並不顯得嘈雜,江麵上漂亮的遊輪以及兩岸閃爍著霓虹燈的高低建築自是不輸塞納河、泰晤士河,然而坐在那裏最吸引我的,是因了開闊而開始感受到的上海的大氣。由此遐想及千裏以遠的北京,那似乎總是閑置的護城河,能不能開發皮劃艇、獨木舟的特色活動以娛樂百姓、豐富旅遊?
我對上海的解讀,隻要你給它一個機會,它就能把這個機會變成一件精品!

火車站裏的咖啡-快餐廳

北京火車站依然是人山人海,大包小包的擁擠不堪,幾十年如一日了吧?唯有候車大廳一側綠色植物園形式的茶室,是一方相對而言的靜地。花錢買座本也無可厚非,開著電扇關著空調的環保意識也可以任它而去,可是從悶熱、燥熱的大廳裏逃進來的大汗淋漓的顧客們,隻有熱飲可以點選,紙杯裝著滾燙的奶茶配以短頸吸管……黃金地段的北京站咖啡室,讓我說你什麽好?

相比之下,在上海虹橋車站吃到的老娘舅快餐卻令人難忘。上海虹橋火車站二樓上有三個餐廳:麥當勞、大娘水餃和老娘舅快餐,麥當勞裏的隊伍最長,大娘水餃的價位最低,從美國去的自是不選吃麥當勞,從北京去的也不考慮在南方吃水餃,於是選擇了看上去幹淨、漂亮的老娘舅套餐,我點的那份是一小碗魚香肉絲、一碗銀魚蛋羹、一碟蔬菜兩個品種 - 肉絲炒菜和扁豆,和一小碗米飯,清淡、營養、葷素搭配,美味可口,速度快得幾本不用等侯。回來後上網查看這老娘舅是何許人也,不期然讀到的好評如潮,是祖籍浙江的老娘舅在為上海添彩,也是上海自己的獨具慧眼。

回國前讀網友淘淘寶寶貼,其中說到“上海的文化是吃著包子就著威士忌的文化”“上海人最大的缺點就是太喜歡自己”,並直麵我的提問
“有個說法,對上海人的最高評價是你不象上海人,你怎麽看?”
“如果你說我不象個上海人, 那麽我, 由衷地感謝你:)~”淘淘寶寶回貼道。
在驚詫淘淘寶寶的深刻、胸懷和勇氣的同時,我看到了令我敬佩的上海人;上海一定還有不少這樣的“淘淘寶寶”,因而也就有了令北京人說好的上海。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aloha77777 回複 悄悄話 你好,我來看你了。
北京板奶奶 回複 悄悄話 加減你雜失蹤了啊
你去哪了趕快出來報個道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