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減的博克

記錄自己的生活和感悟,與讀者分享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微觀上的北京,還是有些不到位

(2009-03-03 17:52:57) 下一個
不錯, 宏觀上的北京, 完全是個現代化的大都市。國人自豪, 作為北京人, 更是自豪;可就是因為愛北京, 便希望她更好一些,看到了差距, 不由得想貢獻自己的想法。

---醫院---

在北京協和醫院ICU的半小時探視之後, 醫生出麵向病人家屬解釋病情,治療方法及回答問題。於是,半層樓到, 便擁滿了一小團一小團的群組,醫生站在中間, 病人家屬圍於四周,有問有答,聲音或高或低, 間或有悲傷哭泣之聲;不時的有醫院人員穿梭於樓道之間, 手中拿著單子直對某個群組“XXX, 再補交三萬住院費”。

見此情此景, 不由得想到了美國的醫院。家貓曾有住院一日的經曆, 我午休時前去探望, 程序類似, 也是主治醫生與病“人”家屬談話,談話的地點是在特設的家屬接待室。雖是寵物醫院, 也設有許多一小間一小間的家屬接待室。如此,既可以使談話或感情的宣泄更PRIVATE, 也避免了樓道的噪雜。

協和醫院, 應是國家級的一級醫院了,想來醫生比美國小鎮的寵物醫院的醫生要辛苦。或許將來不久, 談話室會建立起來。

---坡與台階---

多少年前了, 就在報紙上讀過文章“修個坡吧”, 忘記了是史鐵生還是鄧樸方寫的,呼籲為方便輪椅上的人, 修個坡。此次回京在八寶山公墓, 不時見到數條大漢將輪椅上的人從台階上抬上抬下。感慨難怪中國父母有重男輕女之偏見,倘若膝下無子,一旦坐上輪椅, 便隻好恪守家中;那無能力托千斤之女, 隻會碼字敲鍵盤的追隨的史哥鄧老再次高呼 – 為輪椅上的人們, 修個坡吧!

在美國, 這似乎不是個問題。 有常人走的道, 便有輪椅走的坡。機場,商店,餐館,劇院……找出個沒有坡的地方倒是挺難的,好像是法律規定。在新西蘭也是如此。有一次在溫泉浴,一位輪椅上的人指出,該溫泉內的廁所沒有供輪椅上的人扶著的欄杆, 家屬揚言要狀告溫泉其廁所不符合法律規定……

奧運會使北京宏觀上現代了許多,可年年日日生活在這裏的老百姓,還在這微觀上的不足之處無能為力。

---機場---

在美國經常往返於機場,便習慣了按照頭上的指示牌開車-ARRIVAL, DEPARTURE; 然後還是按照頭上的指示牌找到要找的航空公司。可這麽做,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就有點找不著北。大方向還是按照到達-出發來分, 可再具體一些, 就不好看了。要把車開得很慢很近才能夠看清侯機廳外的一小塊牌子上寫著航空公司的名字。車開近了,到也沒什麽;可在車流湧動的機場,漫漫的開車為了看清路標,就影響交通了。

進入候機大廳裏麵, 如果又是按照美國的方式抬頭看標牌, 看熒光屏, 就又找不著北了;侯機大廳裏有不少的服務小姐站在那裏指路,要上前詢問,才可獲知那個航空公司在ABCDE的哪裏CHECK IN。想象著奧運會期間,那麽大的客流量,是否也是如此來疏導旅客的?

想起十幾年前,意想不到的拿到了移民簽證, 茫然不知所措的打電話問詢使館到了國外該向何處報道,至今仍記得當時聽到的回答“你愛去哪去哪,誰管你呀?”十幾年來,習慣了在國外的自主自立,猛一回國有人“管”了, 還挺不適應的。

微觀上的北京,如果再到位些,則真是從表至裏的國際大都市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8)
評論
秦垣川 回複 悄悄話 Beijing has already more than it deserves. Forget about private "meeting rooms" for the moment. Other places do not have enough hospitals to rescue dying patients,and patients are operated in hallways or under very primitive conditions. People are dying as a result of overall poor health care infrastructure. Lets first talk about improving the basic infrastructure everywhere before we talk about improving the comfort/privacy in Beijing.
want_try 回複 悄悄話 In my observation in airports, managers in China are very much enjoy management, they're not try to minimize the management. I mean they even don't think this way.
wxcqq 回複 悄悄話 Beijing is a big city, but it is not yet considered as International big city, there are lots of things that ned to catch up the global standard... just got back from Beijing, and very much concur what you said in this blog....
999ggg 回複 悄悄話 談話室?怕是還沒有這個意識。我在國內時在高校工作。中午辦公室人員吃飯就在辦公室裏進行,最要命的是刷飯盒永遠都在廁所。經常看到有人會和從廁所出來的手拿飯盒的人打招呼,“吃了嗎?”蓋了無數的新樓,從來沒有想到要改變這個。生活方式作為一種習慣,是很難改變的。
綠水人家 回複 悄悄話 這回答真有味:“你愛去哪去哪,誰管你呀? 能想象到博主聞聽此言後的茫然不知所措 哈哈哈
大江川 回複 悄悄話 各有千秋。
魚——熊腳。
redwest 回複 悄悄話 我本來也不是很想留在美國,可在這兒看了一次病後,就決定留下來了。醫療條件和醫德沒法比啊。
娓娓 回複 悄悄話 觀察細微,謝謝分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