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減的博克

記錄自己的生活和感悟,與讀者分享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放開了想–回國能夠幹點什麽?

(2009-02-20 14:59:48) 下一個

如果說幾年前回京時, 對於親朋酷為自豪的北京的這變化,那變化還不以為然的話,而奧運會後的北京,卻著實令人刮目相看了。非但如此, 還前所未有的動搖了自己那紮根美國的決心。

於是乎, 由著勁的想, 自己回國去能幹些什麽?

(一)

奧運會後, 北京的天空又灰了起來,而私人汽車的數量仍在劇增,且車型比較數年前,更換了一代。住宅樓區, 胡同小巷都停得滿滿的,大多是一手車, 或薄或厚的落滿了塵土。遲早會有人或公司來興建立體停車樓, 以解決滿地趴的停車現象。停車樓是大工程, 小人物我隻有七嘴八舌的份;可建個洗車站 CAR WASH),卻是可以考慮的吧?不就是巨型毛刷以及高壓水加肥皂嗎?機器價廉就上機器, 勞動力可行就上人,說不定還能解決一些就業問題哪?

現在國內什麽都實行刷卡, 咱這洗車站就不投幣而刷卡,自助的就按時記價, 人為的就按工核算。把車保養的幹幹靜靜是一種風采,一種精神麵貌, 就象男士出門要剃須,女士塗口紅一樣。想象著車中人西裝革履,裏外名牌的不得不每天頂著一層塵土,洗車這行業應該說是簡單易行,前景可觀吧?

(二)

還是因為北京的塵土, 穿淺色內衣的衣領一天就髒, 兩天就得換。於是想到了洗衣房這個行業。如果說洗車這生意對我來說還是紙上談兵, 一點經驗沒有;那麽洗衣房我則可以說是非但不陌生,還稍微知道的多那麽一點點。以美國為例, 宏觀的看, 似乎家家都有洗衣機;可就在這個大前提下, 一家有55年之久的洗衣房服務公司,其生意深入到各個大專院校, 軍隊,公寓,養老院,以至監獄,任憑金融風暴橫卷豎掃,其經營效益穩如泰山,毫毛無損,隻要學校不關閉, 軍隊不解散,公寓不搬空……

想到北京的洗衣機再飽和, 也飽和不過美國吧?何況北京的人口多, 灰塵多,不具備安裝洗衣機的平房多,外地或年輕人租房子的多,公寓和養老院有增無減,或許用不了一年半載,國人也從白領到藍領的有了每天換衣服的習慣,美國能投幣,刷卡,電腦控製的搞上五十年還在不斷的推陳出新,即使國內的洗衣房已經開始起步了,也應該說前途還是極其光明的吧?

(三)

生活起居, 衣食住行,前麵說了“行”,說了“衣”,這接下來的自然就要說“吃”。在美國,無論何時,走進餐館,第一個感覺就是“經濟危機?金融風暴?哪兒那?”在北京也同樣,誰進了餐館都這麽自問, 可沒見一個人轉身就走的。麥當勞,肯德基都火了二十年了,年輕人一茬接一茬的長,此洋餐照火不誤。

西式快餐的經典絕招之一是其係統在工作, 而不是師傅帶徒弟式的運作;而火在中國的另一原因便是西餐中吃-蛋塔, 果汁兒的都往上招呼,老美都沒聽說過,橘汁兒能當熱飲喝。國情!誰大冬天的喝涼水呀, 準著涼拉肚子。

基於此兩點, 想出了開一家西餐館, 取名“西班牙風情”。主要以西班牙,墨西哥風味米為主打菜目。看看美國超市上的RONI GOYA ZATARAIN 各種口味的“方便米” “方便麵”不下二十種, 米麵皆有, 二十幾個品種,西式風格,中式口味, 能撐起一家店鋪吧? 想當年那火了一陣的加州牛肉麵, 還沒有二十幾個品種呢,又有誰在美國聽說過這加州牛肉麵?

除了“米”“麵”之外, 再加一道肉鹵-西式牛肉羹。沒有肉就拴不住男人的胃, 而男人可是餐館買單的主力呀!小菜可以上墨西哥沙拉, 重頭戲的酒則一定要加勒比海的雞尾酒, 洋氣, 浪漫, 走遍美國的大小酒吧, 利潤就出在這五光十色,五彩繽紛的加勒比海雞尾酒上。再學習BONAVENTURE頂層餐廳的經營法, 將雞尾酒杯做成造型各異的玫瑰花形, 高跟鞋型, 高爾夫球杆型或棒球手套型, 以供品飲者收藏,收集越想越興奮, 光是想想就快火起來了。

(四)

即使當了“西班牙風情”連鎖店的總策劃,也要麵對每一個人都要麵對的問題, 年邁多病的父母, 生活需要照料, 精神需要安撫。可以預言, 這將是今後幾十年,不僅自己,而是中國麵臨的巨大社會問題。養老院, 敬老院,托老所在中國還剛剛起步,道聽途說來的, 似乎對其服務,貶多褒少;在網上看到的(照片),不甚滿意。

曾在美國去過住家附近的老年公寓,其格局像是三四星級的賓館,其裝潢布置卻象居家一般的溫馨。不時見到行走於樓道的護士以及行動方便者推著輪椅上的人,開著玩笑“HE IS MY PUSHER”。公寓的管理人員看上去很是和靄善良, 具有愛心耐心。組織大家做手工, 也組織大家“YARD SALE”,逢節假日,還有學生去公寓給老年人們表演節目。

真希望父母也能在這樣充滿友愛的環境中,安享晚年。多一些同年齡的朋友, 少一些代溝之爭,讓孩子在外邊去奮鬥闖蕩, 為你掙夠驕傲;而避開那久病床前無孝子的魚死網破。開辦一家養老院,向美國學習經營管理,試想這“供”與“需”的關係, 得有個若幹年才能飽和吧?

(五)

前麵說的,都是為人民服務的設想,WAL-MART FAMILY DOLLAR之所以能夠在全盤的金融危機中堅挺, 就是走的為大眾老百姓服務的路線。而中國的經濟在騰飛, 富人,有錢人層出不窮,如果他們開始琢磨著學開私人飛機了, 這, 我熟啊。簡單的, 來美國學,飛行學校,一對一的教練, 初級的, 從跑道飛機起步; 中級的,直升飛機立式上下;深入的,可考教練駕照, 商業駕照;全麵的,外加機械師證書;學完後, 買架一手二手飛機回國, 您就是本國本省本市本村兒的第一家飛行俱樂部的發起人, 墊基人,核心力量。

複雜的, 在國內開飛行學校, 這, 我可不熟。航空局什麽規定?多少領空對私人開放?是否接受美國的教練執照?筆試和飛行的考試規章製度?年齡要求,體檢標準?就此打住, 不熟的就先別去做, 弄熟了再說。

這一二三四五的大膽想象, 是受網上文章的啟發, 說是就因為國內還有不足, 有差距, 才有發展的機會。的確, 象各方麵都相當完善了的西方,再有五年十年,是不是還在升職了,失業了的正玄曲線上跌宕起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7)
評論
啪啪 回複 悄悄話 把美國的測謊器弄回國,一定好賣。
samsyrny 回複 悄悄話 樓主好像對國內的情況不太了解,這樣回國創業風險太大。
北京的小區小巷內到處趴車,是因為免費或者很便宜。其實幾乎每個樓的地下車庫裏都很多空位,但價格要貴好幾倍,大家覺得既貴又遠。
北京能刷車的地方遍地都是,機器、人工的都有,城裏一般10元,郊區5-8元,昌平甚至還有溫泉水刷車。不過北京確實髒,一般刷車後2天就髒了。所以,正常大家都是一個禮拜到十天刷一次車。刷多了多累呀,而且沒用,尤其是夏天雨前。

國內名牌的蝸輪洗衣機才幾百元,普及率很高,幾乎跟電視一樣普及。好多城市裏的白領家裏都有一個專門的小洗衣機洗內衣,或者手洗。當然,也有個別窮人沒有洗衣機,但是買不起洗衣機的人,是不會去洗衣房的。窮人錢不多,但洗衣服的時間多的是。

西餐館我不懂,沒有發言權。不過,我知道國內雖然有肯德基這種味道完全本土化的洋快餐,也有很多地道的西餐館。我知道一個土耳其朋友,很驚歎於上海的土耳其餐廳--竟然提供地道的土耳其水煙。美國的土耳其餐館都沒有,隻有土耳其國內的餐館才能有這種服務。

老年公寓是個發展方向,但還是需要一個接受過程。現在大多數老人還是覺得住在老年公寓裏是不光彩的事情。畢竟以前這隻是五保戶呆的地方。
揚子江酒店 回複 悄悄話 洗衣店不行,國人(特別上海人)對洗衣服要求甚高,內衣外衣還不能混在一起洗,內衣內褲手洗,襪子要手洗,料子好的都要手洗,你想他們會出去用大家混在一起用的洗衣機?那裏麵的菌不要太多哦。我們出國久了,習慣了洗澡用浴巾,他們可都是用毛巾,而且還分上身下身的,不能混的。每次回去有時候親朋好友邀著去他們家裏住幾天,我都非常怕一不小心踩著地雷了,搞錯毛巾了,放錯洗衣機了。一扔內褲或是襪子進洗衣機,他們都會拿出來,說這個要手洗,不要和衣服混一起。
家裏條件好的吧,一般都是請個鍾點工手洗衣服,哈哈,洗衣店,難成氣候的。他們對這種公用的東西怕得要死。
民工,他們不舍得錢,反正也不缺力氣,都手洗了,最多洗的頻率比人家少點,洗完濕嗒嗒地隨便往哪裏一掛了事。
_2g 回複 悄悄話 說起清潔, 那叫人失望喔. 2009春節回國, 全國一個髒字當頭. 人們也習慣了. 不想花那錢. 這直接反映了民族素質. 我也想回國發展清潔行業. 不是技術含量, 而是感情含量. 政府這方麵也應投入. 如洗車, 隻收5元, 半價, 政府貼5元. 在開始初期, 甚至投入更多. 讓人們開始愛清潔衛生. 並嚐到甜頭. 再慢慢地減小投入. 同樣的建築物外表清潔衛生, 各類的廁所,... 太多事情做.
999ggg 回複 悄悄話 好像就是第四條關於老人院的值得考慮。您一定去國時間很長了,比如第一、二點,覺得很難實現。現如今國內的洗車生意人工的才不過10元8元的,但並不是人人都願意把車洗幹淨。一是不舍的花錢---即使不貴。二是習慣,不認為不幹淨有啥不好,不耽誤開車用車就行了。你回國乘坐出租車試一下裏麵的味道就知道了。衣服更是這樣,幹淨的標準每一個人都不同。愛幹淨的人不會因為沒有洗衣店就穿髒衣服。不愛幹淨的人免費給他洗都不會接受。況且你還要收錢?改變過人的生活習慣,在收入水平提高的基礎上,一定還要有一個類似新生活運動的文化運動才能奏效。我們的文化和曆史造就了我們的生活習慣,看上去不大的小事其實是最不好改變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