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農村懷念“赤腳醫生”
(2009-01-22 05:56:03)
下一個
雖然中國的“赤腳醫生”製度依靠的是原始的設備和非正式的醫生,但正如世界衛生組織所肯定的那樣,它是中國農村基本醫療服務事業發展中的一項創舉。
中國共產黨在1949年建國時,擁有5.4億人口的中國隻有大約4萬名醫生,意味著平均每1.35萬中國人才有一名醫生(現在的比例是950:1)。而醫生數量極度匱乏的同時,還伴隨著另外一個問題。除了一些中醫之外,大多數醫生集中在城市,農村實際上沒有真正的醫療服務,傳染病頻發和衛生條件惡劣等問題十分普遍。
中國解放初期就把農村醫療服務當作一項頭等大事。由於缺少專業醫生,中央政府於1951年決定,由衛生員而不是正式醫生為農村地區提供基本醫療服務。1957年,中國共有20多萬名由地方政府管理的“鄉村醫生”。雖然這些鄉村醫生隻接受過基礎培訓,治不了疑難雜症,但卻發揮了巨大作用,特別是防止小傷小病惡化和完成全國範圍的疫苗接種計劃。
1968年,鄉村醫生製度更名為“赤腳醫生”製度,這個名字源自經常光著腳在稻田裏幹活的南方農民。
“赤腳醫生”製度對整個農村醫療事業的影響是巨大的。盡管僅限於滿足最基本的醫療服務需求,但鑒於當時中國的條件,這項製度可謂瑕不掩瑜。然而,去集體化的代價之一是農村醫療體係的瓦解。中國當局並非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但尚未采取係統化的措施來糾正經濟改革的一些負麵影響。
用世界衛生組織的話來說,中國內部在醫療水平上有天壤之別。
即便是城市也幾乎沒有基本醫療服務,就算是最簡單的醫療服務需求,人們也得上醫院。由於醫院現在要自負盈虧,加上79%的中國人沒有醫療保險,老百姓的負擔很重,許多人根本付不起醫療費。
每950個中國人擁有一名醫生的比例看似振奮人心,但它並不能反映出大多數醫生集中在城市的現實。同樣,雖然中國大多數綜合醫院的水平明顯低於西方,但少數專科醫院卻擁有最高明的醫生和最先進的設備,越來越迎合中國新貴們的需求。
中國的許多人得不到最基本的醫療服務,但也正是中國人每年在美容手術上花掉約20億美元。據估計,中國還需要增加50萬名醫生並平均分布在全國各地,才能滿足中國人真正需要的醫療服務需求。然而,這不僅需要培養更多醫生,還需要改變醫生的地位和收入水平。
西方醫學界人士認為,中國政府正逐漸認識到,它亟須解決農村地區的醫療問題,否則這將很可能演變成嚴重危機。
來源: 亞洲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