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官方的曆史敘述中,1957年的整風鳴放是因為資產階級及資產階級知識分子趁機向中國共產黨發動了猖狂進攻,中共中央因此發動了反右派運動。右派分子的活動領域,主要是在民主黨派內、教育界、文學藝術界、新聞界、科技界、工商界和黨政機關等“知識分子成堆”的地方。
然而,在我們閱讀1957年的整風鳴放言論時可以看到,像章伯鈞、羅隆基、儲安平等能夠對黨和國家大政方針提出意見的,隻是極少數具有良好文化素養的知識分子。雖然他們的意見是在報刊上作為典型的反黨反社會主義的“右派”言論,組織全民進行討伐,但大量的“右派”言論則是反映基層民眾“今不如昔”的生存狀況的。特別在基層的“反右”鬥爭中,這類言論可謂車載鬥量,是各地“右派言論”的主體方麵。主要反映的是對統購統銷、合作化、農民生活和城鄉政策等方麵。言論者並不限於民主黨派和知識分子,社會上的三教九流,工人、農民、職員、幹部和其他勞動階層都在其中。這些關於民瘼的大量言論,反映了社會真實的生活狀況和鮮活的民間輿情,是“右派言論”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麵,它們發自於言論者親身感受的生活現實,其意義並不亞於那些大知識分子的治國宏論。從中可以看到,廣大民眾對於剛剛進入的社會主義是不認同的。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所以在“反右”運動開展之後,毛澤東和中共中央在8、9月間接連下達了在農村和工廠企業進行社會主義教育的指示,在工人農民中開展了一場關於社會主義優越性的大辯論。那些散布過不滿言論的幹部群眾都受到了嚴厲的批判和處理。
本文選取的主要材料來源是:中共浙江省委整風辦公室:《右派言論匯編》(1958年5月);中共河南省委整風領導小組編:《反動論點摘錄之二》(1957年6月22日);中共安徽省委宣傳部編:《右派分子的反動言論資料》;中共天津市委整風辦公室編印:《本市機關、學校右派言論輯要》(1957年10月);中共大連造船廠委員會整風辦公室編:《大字報匯編(摘要)》(第二輯)(1957年11月);山東省委整風辦公室編輯:《右派分子言論匯集》(1957年7月8日);江西省宣傳部編印:《毒草匯編》第一集、第二集等內部反右資料匯編。
一、關於統購統銷“搞錯了”的言論
1、富庶和貧窮地區的反映
浙江省平湖縣地處長三角中心地帶,是江南有名的“魚米之鄉”,素有“金平湖”的美譽。當地幹部的不滿言論有:“糧食是搞糟的……平湖是餘糧之鄉,吃飯不放在心上,但目前吃不飽是普遍的,糧食'三定'(”三定“,即中共中央1955年3月正式試行的糧食”定產、定購、定銷“政策。當時官方輿論稱:“三定”使農民安心生產了。從相關“右派言論”反映,此舉並沒有真正解決讓農民安心生產的問題。)後農民拖老攜女外出求乞“。還有的發牢騷說:“人民政府死要糧,共產黨好是好,三頓稀飯吃不牢,蔣介石壞是壞,三頓白飯不用憂”。(中共浙江省委整風辦公室:《右派言論匯編》(1958年5月),第146、147頁)
寧波當地幹部的感受也是如此。有的講得比較政治:“糧食統購統銷是'官逼民反'的政策,糧食統購統銷是農民鬧事的根源”。有的講得比較生活:“雜糧農民一貫來當菜吃,芋艿從封建時代以來就不當口糧;現在要抵口糧,使農民實際留糧減少。因此農民吃不飽飯了”。有的還講:“糧食是農民生產出來的,農民反而吃不飽。”“糧食供應城市寬,農村緊……(國家)隻管一億城市人民吃飽飯,不管五億農民吃不飽飯。”(同上,第146、147頁。)
其他地區的意見,也是大同小異。山東、安徽、江西等地,雖然不及浙江富庶,但對統購統銷的不滿並無二致。再具體到不同社會階層,不同年齡段的人群,雖然大家生活圈子不同,具體感受不一樣,結論卻是相同的,都是認為“糧食統購統銷搞糟了”。
如安徽一個農業廠的技術員汪朝元總結說:“農村有四死:賣糧逼死,買糧等死,買不到糧餓死,賣糧再買糧虧死”。(中共安徽省委宣傳部編:《右派分子的反動言論資料》,第44頁。)江西等地的民眾說:“國家對農民的糧食限製得太死,農民無米下鍋,吃青菜,還要勞動。農民種田餓肚子,種棉花沒有衣服穿,牛耕田(農民)馬吃穀(幹部)。”(中共江西省委宣傳部編:《毒草匯編》第二集,第29頁。)這種牛耕馬穀的言論在全國各地到處都有流傳。
河南的言論說:“我現在明白了過去梁漱溟說的'工人生活在天上天,農民生活在地下地',是完全正確的。”“河南統購太狠了,都統到人民肉裏去了,因此河南人民很不滿。”“解放初期糧食夠吃,物資不緊張,可是實行統購統銷後糧食不夠吃了,物資緊張了。”(河南省委整風領導小組編:《反動論點摘錄之二》(1957年6月22日),第8頁。)
具體接觸統購統銷工作的一些部門,特別是來自農業、商業和糧食等部門的言論,因為業務原因,了解具體情況比較多,對問題的感觸更深刻。這在各地的“右派言論”中是比較突出的。下麵兩則言論是來自安徽省的出自地市一級機關幹部之口的。
安徽蕪湖市財貿辦公室幹部樂平說:“統購統銷是一種主觀主義,是糧食工作上的最大的錯誤(不能認為是缺點)。過去農村是'大口小口一年三石六鬥',可是現在是490斤原糧,怎麽叫農民夠吃?……農民不夠吃硬說夠吃。”(中共安徽省委宣傳部編:《右派分子的反動言論資料》,第44頁。)
安徽六安專署農業局副局長何少桓說:“農民480斤原糧實在太少,民生問題是大事,民以食為天嘛!”“國民黨是抓壯丁搞垮的,共產黨就失敗在統購統銷。”“糧食是農民手裏種出來的,為什麽不給農民一點富餘呢?”(同上)
2、江西臨川縣地方幹部的反映
作為縣級的材料,江西省撫州地區臨川縣的“右派言論”,則比較集中地反映了地方幹部對統購統銷的意見。
(1)統購統銷搞得吃不飽飯。
臨川縣委農村工作部長傅瑞林說:“農村糧食統購統銷是勞民傷財,嘉溪區因買糧有20%的社員誤工,使農民吃虧5萬元。”“政府購多了,我家吃了兩天糠,餓死老婆倒沒關係,餓死小孩更成問題。”“480~520斤的留糧標準真不夠吃,現在比過去要多吃飯,沒有吃飽腳是軟的。”“餓得難受……這是實際問題,不解決就反映到中央去。”(中共江西省委宣傳部編:《毒草匯編》第二集,第44頁。)
臨川縣糧食局幹部胡亦昌說:“撫州市掌握糧食定量不夠,米不夠吃是普遍的,小孩大了也不增糧,大人隻有吃稀飯”。(同上,第45頁。)
臨川縣糧食局幹部周龍光說:“統購統銷搞得不好,定量過死,搞的絕大多數農民把種子糧都吃了。……我家裏就沒有飯吃,仔女餓的吼吼叫”(同上)。
(2)統購統銷搞“左”了。
臨川縣溫圳鎮人委幹部徐節元說:“我村不實事求是,逼死人,全部把口糧搜去,還不相信。冷天把人搞得打赤膊,拿風車去扇,當地主看待,結果受不了,就吊死了。……我認為糧食統購統銷很左,冤枉逼死了好多人,人家沒有收到,硬說人家收到了。”(同上,第46頁。)
糧食局周龍光說:“五五年我在南昌開會,討論糧食定量問題,省對吉安專區的定量很滿意,並以吉安地委黨校每人每天用糧十三兩做典型。我認為是假的,左了。……是卡緊腰帶做典型,那樣長的人十三兩怎麽夠呢?在工作方法上寧願過左些,其實後來又要加,怎樣黃鰍同黃鱔賽拉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