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摯愛中華(8)追尋人生的意義

(2009-08-29 13:48:17) 下一個
第八章 追尋人生的意義

夕陽斜照著光禿的山巔;

奔雷驚起沃野上的草樹;

寧靜的夜色伴著河上山峰的孤塔;

古舊的城垣還保留著堅固的外廊;

遠處寺院的鍾聲在夜空中回蕩;

苦力在午後的暑熱中歌唱。

蜿蜒的長江,

半掩在竹林內的寺院,

剪裁有致的蘇州庭園,

還有帝王宮殿的金碧輝煌。

中國——世紀以來一直散發著她那迷人的眩惑。

然而戴德生並非為了欣賞湖光山色的瑰麗和探索這片土地的幽秘而來。他離鄉背井,經曆艱險的風浪,走過半個地球,是因為他相信中國人走迷了路,而且千千萬萬人正在毫無希望之中走向滅亡。據說中國有各種宗教,許多人士則喜談人生哲學和政經理論;他希望為他們帶來真理的信息。

在芸芸的中國學者之中,最著名的是孔子(主前551至479年)。他生於舊約以斯拉時代的中國。

孔子的時代中國人的宗教信仰大概有四個特色。首先是天和神的觀念。孔子本人有著一種強烈的使命感,認為上天賦予其使命,也會助他完成使命。中國古代典籍中也屢屢提及「上帝」,秉公義以治天下,也要求人重義輕利?

第二個特色是多神主義,有社稷之神、上地之神、廚灶之神、倉廩之神,而山川、星辰亦皆有神靈。

第三個特色是敬拜祖先,在中國人之中最為根深蒂固,幾乎每戶人家都有神位,象一個壁櫥,上麵放有刻著家中各代祖宗姓名的木牌。有錢人家的神位都鑲著金邊或各種的裝飾。家人定時向著這些牌位跪拜,供奉香燭,和獻上食品祭牲。家長去世,長子便代表家人獻祭,在墳墓前跪下禱告說:「願骨和肉回歸塵土,願魂魄寄於牌位,與我們同住!」

中國人認為敬拜祖先是家庭生活中最重要的責任。他們相信借此可與靈界契合,而死去的先人能否享福,也端賴後代的祭祀。相反而言,祖宗的魂魄也有賜福和降禍的能力。此外,祭祖的禮儀亦有凝聚宗族和維係社會安定的功能。

中國古代宗教製度的第四個特征,是由稱為天子的皇帝代表人民獻祭,即「封禪」之禮。天子在「皇天上帝」之神位前跪地叩首,代表國家人民向天答謝並示臣伏。

孔子非常重視這些宗教傳統。在他而言,神靈之事是理所當然,而人類的命運也由至高無上的神明所操縱和掌管。但他的興趣卻不在於宗教,他是一位倫理教師,具有政治理想。

孔子的學說被稱為一種「基於普通常識和家常品德的功利主義福音」。對他來說,學習是為了達到進德的目的,他的目標是以古代道德的標準來改革腐敗的周朝。他推崇「君子」,眨抑「小人」。「君子」就是追求道德修養,遵守社會規範的人。

孔子的學說以「仁」為最高的品德。「仁」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孔子的教訓和基督教的倫理觀也有相異之處。對於傷害別人或者殘害公理者,孔子不主張憐憫與饒恕,而是「以直報怨」。

孔子的學說主要是針對一部分來自統治階層的聽眾,一般人還是以拜神祭祖為主。而普遍影響他們的是道教。

道教源於道家,其創始人為老子,生於孔子時代,據說稍長於孔子。道家的哲學是探索自然,但後來的道教卻變成民間的宗教,與符咒、驅鬼、風水、占卜等混為一談,在以後的數世紀,與儒家爭竟。有幾個朝代,連皇帝及其它統治者都深受它的影響。

漢朝(主前206至主後221年)最後罷黜百家,獨尊儒學,按賢才取土,設立以儒家經典為主的官學,又立科舉,成為以後千百年來中國選拔人才的標準。

漢朝之後四個世紀,才有第一位宣教士赴華傳教。佛教在這時已由印度傳人中國,並且傳播甚速,很快成為一個勢力龐大的宗教。戴德生在中國時,常遇到那些穿著黃色僧衣、剃光了頭的和尚。然而佛教雖然流行,並沒有取代儒、道二教,中國的宗教往往是此三者的混合體。

最後,由於科舉製度的確立,成為大部分中國士人踏上仕途及獲得財富與社會地位的途徑。科舉考試的範圍,主要是儒家經典。當然,這種取人惟才的製度也有不少缺點,但大致上還算相當成功。儒家哲學在人倫關係上有極佳的理想和教訓,使中國有著安定的社會秩序,也帶來一定程度的興盛和繁榮。它推動各項文學活動,也極之推崇高雅的情操、舉止,以及禮儀和詩詞。

在清朝(1644至1911年),中國文化開始影響及歐洲。羅馬天主教的傳教土把一部分儒家典籍翻譯成歐州語文,他們所著關於中國的書籍,也受到普遍的歡迎。一般來說,傳教士的著作流露了對中國文化的欽慕,甚至感染許多歐洲人,因而興起了一降「中國熱」。當時歐洲的洛可可式(Rococo)藝術就反映出中國的影響;有錢的歐洲人建造中國園林和庭台樓閣,在花園中種植各種中國花卉——壯丹、茶花、菊花、芍藥等等;中國轎子也很流行,還有中國的漆器、香燭、茶具、中國繪畫和中國式的牆紙等。

由於清朝時中西文化的交流,兩個世界的接觸日益頻密,中國的社會也就產生了巨大的變化。更因為滿清統治者愈來愈腐敗無能,中國正麵臨自古至今從未遇過的危機及劇變。太平天國的動亂正是一個例子。在這樣一個變動的大時代中,戴德生懷著興奮和希望來到中國。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