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蘭原創

天生夜遊神,小半生從事中文。敝姓王,但從未登基,隻是沾了些先祖靈氣而已;生於午夜,著歌而來……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惠蘭的翻譯】《我曾以為父親是上帝》譯後記

(2009-01-09 06:59:47) 下一個







《我曾以為父親是上帝》譯後記

近年來,美國作家保羅·奧斯特( Paul Auster) 的係列暢銷書在美國和歐洲很是流行,雖然他的文字被譯成近三十種語言在世界各地出版,但中譯本卻不是太多。前些年當我還在美國上學時,有天,一個美國同學發現我不在圖書館收集畢業論文的資料,而是忙著翻譯約翰·斯坦貝克的《珍珠》(The Pearl),他大吃一驚,問我是不是靠這個工作來交學費。我還沒來得及回話,他就讓我翻譯保羅·奧斯特的書《我曾以為父親是上帝》(I Thought My Father Was God)。他很熱心,還從書架上取來這本書讓我看。我翻了翻那本書,很喜歡那些故事,不過那時我隻是忙中偷閑,譯些美國作家的薄書或詩歌來自娛自樂,沒有時間譯任何一本厚書。

也許是緣分吧,沒想到現在真是由我來譯這本書。我立即讓朋友從美國寄來保羅·奧斯特的《紐約三部曲》(The New York Trilogy)等書閑時翻翻,發現他的書與我近來讀過的美國作家的文字相比,不是一般的好看,而是非常好看。他的作品給我的感覺是簡潔、冷峻、豐富、意味深長而又懸念迭起,拿起書來有種不想放手的快感,丟下書後不乏思索不盡的餘味兒。

《我曾以為父親是上帝》並不是保羅·奧斯特的原著,而是他從四千多位美國民間作者那裏收集、挑選、整理出來的真實短篇故事集,在美國國家公共電台(NPR)播出之後結集出版的。這些文字雖然出自經曆不同、年齡各異、職業懸殊、文筆不等的各類、各地美國民眾之手,但文字的整體多少都帶有點兒保羅·奧斯特自己本身的文字特點:簡潔、冷峻、豐富、富有寓意。除此之外,本書還表現出一種典型的美國式幽默。

由於本書收集的都是來自民間的真實故事和對社會、生活和人生的感悟,因此這些文字成為難得的對美國社會真實生活的寫照和美國民眾的內心世界真實展示。書裏故事發生的許多地方我都去過,有的地方我還居住了一段時間。在讀時和譯時便有一種特別的親切感:好像那些故事就發生在我的親人、朋友、老師、同學和同事之中一般;或又好像那些其實都是我自己的故事。從每一部分的每一篇故事裏,我們都可以得到意外的感受和驚喜:《藍色的天空》(Blue Skies)向讀者展示人與動物間的親情和冥冥之中的某種聯係;《沒有吸取的教訓》(A Lesson Not Learned)道出家長的不當言行給孩子的心靈和未來生活造成的傷害;《一盤豌豆》(A Plate of Peas)從一個孩子的嘴裏說出麵對金錢誘惑時堅持原則對人一生的重要;《光亮裏的槍聲》(A Shot in the Light)寫出了對生命的尊重和麵對死亡時人性的光亮;《十分選手》(The Ten-Goal Player)以非戰的場境寫出戰爭的殘酷;《淩晨四點零五分》(4:05 A.M.)則寫出了夢幻與現實驚人的吻合;而《馬丁尼雞尾酒》(Martini with a Twist)簡直就是癡人或玩家的行話。除此之外,我個人還特別喜歡極富幽默色彩的《滑稽篇》裏的故事。例如,《與男人作對的大衣》(Man vs. Coat)寫作者約會意中人卻被大衣攪黃的故事,看起來簡直荒唐透頂,但現實生活中的確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再比如《那是娛樂》 That’s Entertainment)裏的情節,就是再內向、再嚴肅的人讀完都會捧腹大笑。

總之,這是一本讓人從不同的角度,透過形形色色作者的眼光觀察美國社會的各個層麵以及人們內心世界的真實記錄;這本書對於所有想了解美國真實生活的讀者來說,無疑是一個鮮活的美國民間生活博物館;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如同是自己親自徜徉在美國的大街小巷、機關學校、公司農場一般,隨時隨意地走進莊重的教堂、典雅的音樂廳,或是看到各式各樣的街頭雜耍、風土人情,甚至還能聽到販夫走卒的推銷叫賣;這是一本值得放在枕旁手邊隨時翻翻的有意思的小書。

本書在翻譯的過程中得到周德群博士等人以及本書責任編輯和譯林出版社的大力支持與幫助,特此致謝。 



惠蘭   2008年12月30,北京




(惠蘭新浪博客地址: http://blog.sina.com.cn/huilan1991)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寒枝 回複 悄悄話 恭喜姐姐!很久沒來這裏了,剛剛發現姐姐又貼了幾篇!
請查悄悄話:)
惠蘭 回複 悄悄話 多謝.
玄米 回複 悄悄話 成果不小啊,祝賀你。希望能在中國見到你的書。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