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149)
2006 (139)
2007 (75)
2010 (1)
2014 (1)
最後的井鹽
撰文/惠蘭 攝影/餘銘源 陽公田 供圖/自貢市鹽業曆史博物館
之五:因鹽設市
清末的自貢鹽業,因太平天國的失敗而淮鹽複銷湘鄂,致使市場縮小,但由於生產力的提高和近代技術的采用,仍保持較為穩定的狀態。
自明代嘉靖年間至清代雍正時期的兩百餘年間,隨著自流井的開鑿,逐步實現了鹽業生產中心從富順、鄧井關一帶西移並向貢井地區靠近。自流井與貢井僅距10裏,相隔一河,生產與經營極易融匯交流,自明末以來便出現了建置分隸於富順、榮縣,而鹽務各卻歸屬於富義廠的局麵。至清雍正七年(1729年),因自流井、貢井兩地鹽業的興盛,自流井縣丞署和貢井縣丞署應運而生,自流井、貢井分別成為富順、榮縣的分縣。清代末年,以自流井、貢井為中心的富榮鹽場,已形成了一個鹽業經濟區,從而為自流井、貢井合組而成"自貢"的格局奠定了基礎。1911年12月30日,自貢地區的鹽商在宣布脫離清廷獨立後,為"方興自貢","張大民權",在自流井井神祠召開會議,成立自貢地方議事會。此時的四川,"成渝與自貢皆蜀省重要之區,成都握樞密,渝城得形勢,自貢占餉源,合治則雄,分治則弱,鼎足之形,缺一不可。"自貢地方議事會成立後,便開始爭取在自貢地區建立新和縣的活動。
經過一年多時間的籌備,1939年9月1日正式宣告成立自貢市,直隸省政府管轄,為除成渝之外四川省的第三個省轄市。建市之初,由富順、榮縣分別劃出自流井和貢井地域內五鄉鎮組成自貢市。至此,這一地區在長達近1500年的時間內,終於從因鹽設鎮、因鹽設縣達到了因鹽設市。而自貢鹽業無疑成了自貢城市形成和發展的基礎與動力。
(作者郵址:ruomu0320@yahoo.com.cn ) 注:未經作者本人同意,請勿轉載。
鳴謝: 本文采訪期間,曾得到自貢市久大鹽業集團公司、自貢市鹽業曆史博物館、自貢日報、自貢鹽業曆史編撰辦公室、自貢市新聞出版局等單位和各界人士特別是自貢老鹽工的大力支持,在此一並致謝。
1928年和1931年,自貢地方各界人士曾兩次提出設立自貢市。雖未獲準,但冠以自貢之名的政治機構、商會和同業公會相繼成立。抗戰時期自貢鹽業實行增產加運以來,使長期以來以經濟上實已融為一體的自流井和貢井,建立統一的、獨立的行政建置的需要日益迫切,條件也完全成熟。1938年6月,四川省政府"爰經本府省務會議議決,仿照各省市先例,先行成立自貢市政籌備處。
忘了說一句,本文著重寫鹽。但關於自貢的三大特色:井鹽、燈會和恐龍,將會在《最後的井鹽之一:自貢詩情》裏有些簡單描述,到時請讀。
自貢最有名的三樣東西是:井鹽、燈會和恐龍。恐龍館建在發掘現場,十分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