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琵琶協奏曲曲目初探(39):劉德海、芮雪的《霸王卸甲》(1995或以前)

(2025-10-09 09:43:30) 下一個

琵琶與(西方)管弦樂隊《霸王卸甲》是1995年(或以前)劉德海根據同名傳統琵琶曲改編,芮雪配器,同年10月在香港龍音唱片公司出版發行的《祁連狂想 - 楊靖琵琶獨奏》專輯中,作為最後壓軸的樂曲,由琵琶演奏家楊靖與中央樂團交響樂隊合作,李心草指揮。

劉德海,琵琶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1937年生於上海,13歲開始學琵琶等樂器,1957年入中央音樂學院主修琵琶,1960年提前畢業留校任教,1970年到中央樂團擔任琵琶獨奏演員,1983年到中國音樂學院,曾任教授、民樂係主任,副院長,博士生導師;創作有多首琵琶曲,包括著名的《秦俑》、《童年》、《天鵝》、《老童》、《春蠶》等獨奏曲,及協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與他人合作);其中有些已成為琵琶專業教學的經典教材。

(可惜沒有找到作曲家芮雪的照片。)

芮雪,作曲家,自幼學習二胡,1984年考入南京藝術學院附中,1987考入中國音樂學院民樂係,一年後轉入作曲係,1993年畢業後留中國音樂學院附中,擔任作曲及作曲理論教學工作;1996年赴日留學,2002年畢業於東京學藝大學並獲碩士學位;回國後擔任中國音樂學院附中理作學科主任;作品以民族器樂為主,也有用中西樂器混合的室內樂。

傳統琵琶獨奏曲《霸王卸甲》是從項羽的角度,表現他在楚漢相爭的決戰中失敗的情景。其曲譜最早見於清代中葉由無錫華秋蘋編訂,1818年刊印的《琵琶譜》。清末民初的幾個琵琶流派也演奏此曲,但傳譜有一定差異。劉德海改編的此曲是根據汪派第二代傳人李廷鬆先生的演奏譜,此譜原包括以下16個段落:(一)營鼓、 (二)升帳、 (三)點將一、 (四)整隊、 (五)點將二、 (六)出陣一、 (七)出陣二、 (八)接戰、 (九)垓下酣戰、 (十)楚歌、 (十一)別姬、 (十二)鼓角甲聲、 (十三)出圍、 (十四)追兵、 (十五)逐騎、 (十六)眾軍歸裏。劉德海改編的此曲,在結構段落上有所刪減,特別是在“別姬”以後,完全刪去了最後四段,並對原“鼓角甲聲”一段做了很大改動,音樂逐漸徐緩低沉,最後琵琶以幾個不諧和泛音的掃弦,仿佛是項羽自刎後寶劍的落地之聲。

下麵是琵琶與管弦樂隊《霸王卸甲》的音頻,取自前麵提到的香港龍音唱片公司1995年發行的專輯,全曲用時11分零7秒。

楊靖,琵琶演奏家,1965年生於湖北武漢,6歲開始學琵琶,1977年入武漢音樂學院附中,1982 年就讀於中國音樂學院,師從劉德海教授。1986年本科畢業,1988年舉獲碩士學位並留校任教;現任中國音樂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IlLVjK1S_o

 

主要參考文獻:

百度百科:劉德海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8%98%E5%BE%B7%E6%B5%B7/62440?fromModule=lemma_inlink  

 

百度百科:芮雪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8A%AE%E9%9B%AA/64846325?fromModule=lemma_sense-layer#viewPageContent

 

繆天瑞主編《音樂百科詞典》,“霸王卸甲”(條目作者 吳犇),1998年,北京,人們音樂出版社,p.38。

https://dl.ziliaozhan.win/%E4%B9%A6%E7%B1%8D/pdf/%E8%BE%9E%E5%85%B8/%5B%E9%9F%B3%E4%B9%90%E7%99%BE%E7%A7%91%E8%AF%8D%E5%85%B8%5D.pdf?


百度百科:楊靖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D%A8%E9%9D%96/5215933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