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2)
2010 (28)
2015 (3)
2017 (51)
2019 (49)
2024 (1)
柳琴、琵琶雙協奏曲《嵩山印象》是王惠然、王紅藝作曲,王惠然配器的;據介紹,作品曾於1993年6月獲得台北市立國樂團第七屆國樂征曲“佳作獎”,所以創作的年代當在1993年或以前;首演情況不詳。

王惠然,琵琶、柳琴演奏家,作曲家,指揮家;原籍浙江省鎮海縣,1936年出生於上海;自幼喜愛民族音樂,13歲起自學琵琶、月琴等民族樂器;1953年與同伴組織起“新音越劇音樂組”,1955年考入單縣越劇團;1956年考入在北京的公安軍文工團任琵琶獨奏演員,其間曾向琵琶名家李廷鬆先生學習;1958年隨團被調往濟南軍區前衛歌舞團,擔任民族樂隊首席及琵琶、柳琴獨奏演員,曾擔任濟南前衛民族樂團藝術指導、指揮、一級作曲;創作多部民族器樂作品,特別是多首琵琶曲,柳琴曲。

王紅藝,柳琴演奏家,自幼隨其父王惠然學琴;1978年考入濟南軍區前衛歌舞團民樂團,1982年(14歲)獲全國少兒民樂比賽專業院校組金獎;1988年畢業於山東師範大學藝術係;1991年至1995年任總政歌舞團獨奏演員;1993年起任中央音樂學院柳琴專業教師;1997年任珠海女子室內中樂團藝術指導;2003年考入天津音樂學院研究生部,2006年獲柳琴專業文學碩士學位;現任天津音樂學院教授,中央音樂學院、天津音樂學院柳琴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
據龍音製作有限公司(ROI - Dragon's Music)1996年出版的王紅藝柳琴專輯《江月琴聲》的介紹,其中的柳琴、琵琶雙協奏曲《嵩山印象》“是一首採用河南地區的豫劇、民間曲牌和民歌為素材,加以提煉和發展,充分發揮柳琴和琵琶各種技巧的新鮮組合,並以大樂隊的多種多變的藝術手法為基礎創作而成的佳作。採用柳琴、琵琶雙協奏的形式,在我國音樂史上還是第一次。”作品由兩個帶標題的樂章組成:第一樂章:嵩山情懷,第二樂章:少林神功。
下麵是作品的一個視頻,是2015年12月在香港舉行的《〝王〞者樂》音樂會上,由魏青演奏柳琴,韓露演奏琵琶,新聲國樂團協奏,邱少彬指揮演出的錄像。全曲時長約12分50秒。
韓露,琵琶演奏家,8歲開始隨其父學習琵琶,後師從著名琵琶、柳琴演奏家王惠然,現為珠海民族管弦樂團琵琶演奏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56grIlBC3g
主要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王惠然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8E%8B%E6%83%A0%E7%84%B6/1232559
百度百科:王紅藝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8E%8B%E7%BA%A2%E8%89%BA/3905679
寒方琵琶穀:柳琴、琵琶雙協奏《嵩山印象》
https://hanfangpipavalley.com/2007/12/12/liuqin-and-pipa-concerto-the-impressions-of-mount-song/
珠海網:今日麵孔|韓露,專注沉澱“琵琶行”
https://pub-zhtb.hizh.cn/s/202007/15/AP5f0ea6d5e4b054161f3d2d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