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哈裏森(Lou Harrison)於1997年為琵琶演奏家吳蠻創作的《琵琶與弦樂隊協奏曲》(Concerto for Pipa and String Orchestra),由吳蠻與斯圖加特室內樂隊(Stuttgart Chamber Orchestra)合作,拉塞爾·戴維斯(Russell Davies)指揮,於1997年5月在紐約的林肯中心首演。
盧•哈裏森,M國作曲家,1917年生於俄勒岡州,從小移居舊金山一帶,深受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各種民族民間音樂的影響,同時也得到西方古典音樂方麵的啟蒙;曾參加考埃爾的“世界人民音樂”課程,並跟隨考埃爾學習對位法及作曲,又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師從勳伯格;作為研究亞洲和其他各地民族音樂的專家,曾於20世紀60年代初訪問亞洲;致力於多種風格的音樂創作,熱衷於推動多元文化。
盧•哈裏森的《琵琶與弦樂隊協奏曲》由四個樂章組成,其中第二樂章又分四個小部分,各樂章及小部分的標題如下:
第一樂章,快板(I. Allegro);
第二樂章,1.點點滴滴 三駕馬車(II.1. Bits and Pieces. Troika);
2.點點滴滴 三人共享(II.2. Bits and Pieces. Three Sharing);
3.點點滴滴 “風與梅”紀念劉天華(II.3. Bits and Pieces. "Wind and Plum" To the memory of Liu Tien Hua);
4.點點滴滴 那不勒斯(II. 4. Bits and Pieces. Neapolitan);
第三樂章,理查德·洛克挽歌(III. Threnody for Richard Locke);
第四樂章,模板(IV. Estampie)。
從部分小標題可以看出,這部作品具有多元文化元素,例如第二樂章的第3部分“‘風與梅’紀念劉天華”當然有中國元素;第二樂章第4部分“那不勒斯”具有意大利元素;而第三樂章“理查德·洛克挽歌”具有M國元素(理查德·洛克是M國著名評論家和散文家),等等。
下麵的音頻是由吳蠻演奏琵琶,麗貝卡·米勒 (Rebecca Miller)指揮倫敦新職業管弦樂團(The New Professional Orchestra,London)協奏的,錄音年代不詳,全曲時長約26分46秒。
吳蠻,琵琶演奏家,作曲家;生於浙江杭州,九歲開始學柳琴,十歲開始學琵琶,1977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經附中,本科,於1987年獲該院第一位琵琶演奏碩士,1990年到M國,現居加州聖地亞哥;1998年參與組建馬友友的絲路樂團;創作並演奏多首琵琶曲,還參與創作並演奏多種風格的跨文化音樂;被中外多所音樂院校分別授予或聘為榮譽院士,榮譽博士,榮譽教授或客座教授。
主要參考資料:
中文維基百科:盧·哈裏森
吳蠻的個人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