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犇的博客

音樂欣賞, 往事回顧
個人資料
正文

留學回憶(13):開始在匹大信息科學學院修課

(2021-09-30 06:36:29) 下一個

如果一個人努力完成了學業,卻在畢業後很難找到對口的工作,這難免尷尬。而我當年正麵臨這種局麵。

                                           

在匹大音樂係讀研的後期,我已經知道畢業後工作非常難找。這是因為,學民族音樂學的博士畢業後,對口的工作幾乎隻有一種,那就是到大專院校教書,通常是從當助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開始,教“世界音樂”及民族音樂學。然而大學的教職往往是有條件的終身製(tenure-track position),隻要在這種位置上完成教學工作,有一定研究成果,並遵守規章製度的,除非自己辭職,都會幹到退休。由於“一個蘿卜一個坑”,隻有當有人退休或辭職或去世時,才會公開招聘新人填補空缺,因此機會是非常少的。一旦有招人的機會,通常會在民族音樂學學會的通訊上公開發表招人公告。在我印象裏,一年好像隻有兩三個這樣的位置出現,而每個位置都有幾十個人申請,申請者都是博士或博士候選人,競爭之激烈可想而知。

 

鑒於這種形勢,我在從音樂係畢業之前的一兩年,就已經在找“後路”,即開始到匹大信息科學學院修課,希望從那裏得到一個學位,以便能找IT業的工作。一開始,我還隻把這作為一條候補的路,即還是努力把音樂係的博士論文寫好,爭取找到音樂方麵的工作;如果不行,再走這條“後路”。

 

巧的是,匹大信息科學學院的教學兼辦公樓就在音樂係的樓旁邊,我很方便地打聽到,那裏有一個信息科學碩士學位的program,注冊時,本科的專業不限,隻要求修過數學,統計學,心理學,和計算機編程語言的各一門課,即可注冊信息科學的碩士生。與文理學院相似,信息科學學院的碩士也要求至少修夠36個學分,即12門課或11門課加一篇碩士論文。

 

 

上圖是匹大信息科學學院樓,其辦公室,教室,試驗室等都在這個樓裏(照片來自網絡。)

 

我當時對注冊預先要求的那四門本科課程一個也沒有,又擔心自己音樂學的背景離信息科學太遠,怕人家不收。記得我為此經過預約,曾到信息科學學院的招生辦公室谘詢過一次。辦公室專門安排了一位教授和我進行了一對一的談話。談話的具體內容我已經記不清了,但大體是我先說了自己的背景和擔心後,那位教授對我能否注冊那裏的碩士生給予了肯定的回答,因為以前曾有過人文藝術學科背景的人拿了他們的碩士學位。那位教授還建議我一步一步來,先修完那四門預先要求的本科課程再來注冊,並熱情鼓勵我要有信心。對此,我是很感激的,因為人家對我這種沒有這方麵基礎的人不但不歧視,還很鼓勵。我自己也因此有了信心。

 

在開始修那邊的課之前,我把自己的想法和在音樂係的導師榮鴻曾教授都談了。他表示理解,並在我每學期的選課單上都簽了字。按照注冊信息科學碩士生的“預先要求”(Pre-requirement),我在準備音樂的博士論文的同時,先後修了以下四門本科程度的課:

Preparation for Business Calculus(商業演算的準備);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Data(數據統計分析);

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 a Natural Science(作為自然科學的心理學概論);

Introduction to Computer Programming–Pascal(計算機編程概論–帕斯卡語言)。

 

 

上圖是我上過的那四門課之一“數據統計分析”課所用的教科書《統計學實踐概論》(Introduction to the Practice of Statistics)的封麵,是1993年出版的書。

 

修完那四門課,我正式申請了信息科學的碩士生,並在準備音樂的博士論文的同時,繼續到信息科學學院修碩士課程。後來,我收到了信息科學學院關於正式錄取我為攻讀信息科學碩士學位(MSIS,Master of Science for Information Science)研究生的通知。與此同時,信息科學學院還給我指定了一位導師 - 道格拉斯•梅茨勒(Douglas Metzler)教授。那裏的每個研究生都有導師;導師的一項具體工作就是指導學生每學期選課,並在選課單上簽字,當然如果學生對學業有什麽問題,可以和導師預約麵談。

 

 

上圖是信息科學學院關於正式錄取我為攻讀信息科學碩士學位研究生的通知,是由信息科學學院錄取辦公室邁克爾·劉易斯(Michael Lewis)主任於1998年6月18日簽署的。

 

萬事開頭難,記得剛開始上信息科學方麵的課時,“信息科學概論”那門課第一次課的作業就是用 html 語言做一個個人簡曆的網頁,放到學院內部的Unix網絡服務器上。老師在課上隻大體介紹了幾句 html 語言,完全沒說細節。對 Unix 操作係統也隻提了幾個最初要用到的指令,就讓學生自己下去做,下次上課之前完成。這個作業對已經有一定 html 和 Unix 經驗的同學來說,技術上沒什麽問題,就是盡量把網頁做得漂亮點;但我此前根本不知道 html 和 Unix 為何物,得從頭學,主要的精力全用在技術上,特別是 syntax 和 format上。記得直到交作業的最後時限,我才把自己的網頁上所有syntax 的錯誤糾正過來,上傳到學院的 Unix服務器上。至於網頁做得是否好看已經顧不得了。在瀏覽器上輸入網址,網頁就能顯現,已經是勝利了。當然,後來學得多了,回頭再看那個網頁真是太小兒科了!

 

如前所述,我於1998年4月取得了音樂的博士學位,並在那年再一次申請了兩家對口的工作,即在大學教書的位置,可惜都沒有成功。說“再一次”,是因為一年以前,我得到博士候選人的資格後,就曾申請過兩家同類的工作,無果。需要說明的是,我在音樂係的導師榮鴻曾教授對我申請音樂的工作是全力支持的,每申請一個地方,他都為我寫推薦信。記得為我寫過這類推薦信的還有音樂係的阿金•尤巴教授(以前介紹過)。對他們的的這些支持和幫助,我永遠心存感激之情。

 

得到博士學位後求職未果,到了我人生的一個岔路口。是繼續在各地尋找音樂的職業,還是繼續學信息科學,得到碩士後做IT業的工作?這確實是個嚴峻的問題。當時在我麵前有幾種機會:一是回國工作。我當初離開藝術研究院的時候,人事處按慣例給我辦的是五年停薪留職;當時正好到五年了,我如果回去,繼續在音樂研究所工作可能問題不大。然而我經過考慮,覺得還是沒法回去,因為我太太當年國內單位分的那套老式兩居室早已按規定交還給單位了,而那幾年經過住房商品化改革,各單位已經不再分房了,所以我如果回去就連住處都成問題;而且在這邊我太太已經有了穩定的工作,女兒正在上高中,這些也是不能不考慮的。除了回國工作,通過看廣告和與朋友聯係詢問,得知還有兩個機會:一個是港大當時正在招收音樂學或民族音樂學的博士後;另一個是台大當時可以接受為期一年的訪問學者(一年以後有續的可能)。這兩個機會我也經過認真考慮,但終於覺得都不合適,所以沒做進一步爭取或申請。盡管如此,我很感激為我提供相關信息的兩位朋友!

 

這樣,在我得到音樂的博士卻找不到對口工作的情況下,先前開始學信息科學的“後路”就變成了“主路”。我必須繼續努力學好,得到信息科學的碩士學位,以便去找IT業的工作。

 

(未完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Chang_Le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tw1234' 的評論 : 謝謝關注和鼓勵! 沒錯,美國的文化和製度也是土壤。
tw1234 回複 悄悄話 非常佩服你!音樂背景,那麽大年紀,能夠轉計算機!當然美國的文化和製度也是土壤。
Chang_Le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寶馬奔馳' 的評論 : 謝謝評論! 對我來說是很難,好在都過去了。
寶馬奔馳 回複 悄悄話 佩服!常言道隔行如隔山,微積分、統計學、計算機編程這些課程,三牛兄是怎麽啃下來的?多少的頭懸梁、錐刺股,可想而知。佩服!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