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可夫斯基(Pyotr Ilyich Tchaikovsky,1840-1893)是俄國著名作曲家,其創作體裁多樣,數量繁多,不乏傳世之名作。他一生創作了多部交響曲,其中正式編號的有六部。這裏將欣賞他的“第五”和“第六”。
柴可夫斯基的《e小調第五交響曲》,以下簡稱“老柴第五”,作於1888年,並於同年由作曲家本人指揮在聖彼得堡首演。作品據說是柴可夫斯基在歐洲遊曆時得到的創作靈感,是獻給德國作曲家,時任漢堡愛樂協會主席的阿韋-拉勒芒(Johann Theodor Friedrich Avé-Lallemant)的。
“老柴第五”全曲由以下四個樂章組成:
I:行板轉朝氣蓬勃的快板-(Andante – Allegro con anima– Molto più tranquillo);
II:略帶自由感的如歌行板(Andante cantabile, con alcuna licenza);
III:華爾茲,中庸的快板(Valse. Allegro moderato);
IV:終曲,莊嚴的行板轉活潑的快板(Finale: Andante maestoso– Allegro vivace)。
全曲用時約近50分鍾。
“老柴第五” 的樂隊包括長笛三支,其中一支兼短笛;雙簧管,單簧管,大管各兩支;圓號四支,小號兩支,長號三支,大號一支;加定音鼓和通常的弓弦樂。
“老柴第五”沒有文學性標題,屬非標題音樂(non-program music)。然而根據作曲家本人的筆記,作品的表達與“命運”有關。因此很多人相信,作品表達了作曲家自己在生活中的感悟,包括對命運的懷疑,彷徨與抗爭等。
全曲結構方麵的一個突出特點,是所謂“循環曲式”(cyclic form)的運用。關於“循環曲式”,我們在前麵欣賞弗蘭克的《d小調交響曲》時曾談到過。這裏想再強調一下:我認為“循環曲式”這個中文翻譯並不確切,容易引起誤解,即被誤認為那是一種“曲式”。我認為,這裏的 cyclic form 如果意譯應該是“音樂主題在結構中多次(變化)出現的形式”。 “老柴第五”對所謂“循環曲式”的運用是很明顯的,即第一樂章開始出現的主題,在四個樂章中都有變化出現。同一主題變化出現在多個樂章,有利於增強全曲的統一。在交響曲創作領域,所謂“循環曲式”這種手法與先前柏遼茲的“固定樂思”及李斯特的“主題變形”的手法是一脈相承的。
作為十九世紀後半葉的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音樂大都具有浪漫樂派的風格。同時,由於十九世紀後半葉歐洲民族主義的興盛,音樂創作中出現了所謂“民族樂派”(musical nationalism),即通過運用本民族的曲調,節奏,動機等表現對本民族的認同,頌揚等。在音樂風格上,“民族樂派”實際是浪漫樂派的一個分支。我認為,不能籠統地說某作曲家就是什麽派,而是應該對他的作品進行具體分析,看作品更多具有什麽流派的風格。當然,如果某作曲家的大多數作品都具有某流派的風格,那麽也可以說這位作曲家基本屬於某流派。我覺得“老柴第五”整體上具有浪漫派風格,同時也具有俄羅斯民族風格的某些顯現。
下麵“老柴第五”的一個音像,由俄國著名指揮家尤裏·特米爾卡諾夫 (Юрий Темирканов)指揮彼得堡愛樂樂團(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ской Филармонии)演奏(年代不詳,從視頻上傳的日期可見是2012年7月以前),音像開始是介紹,音樂從5:57左右開始:
Tchaikovsky - Symphony No. 5 in E minor, Op. 64
下麵是“老柴第五”的一個音頻版本,由卡拉揚於1971年指揮柏林愛樂樂團演奏:
Tchaikovsky Symphony No.5 Herbert von Karajan 197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eNeQrUXymg&ab_channel=KapellChang
還有多種版本的柴可夫斯基交響曲全集的唱片或錄像。下麵是洛林 馬澤爾(Lorin Maazel)於1960-1964年指揮維也納愛樂樂團演奏柴可夫斯基交響曲全集音頻:
P.Tchaikovsky Complete Symphonies [ L.Maazel Vienna-PO ] (1960~6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CxQf1FlFxQ&ab_channel=BATACHANDESU
關於這部交響曲的更多概況,英文見維基百科: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ymphony_No._5_(Tchaikovsky)
中文見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E5%B0%8F%E8%B0%83%E7%AC%AC%E4%BA%94%E4%BA%A4%E5%93%8D%E6%9B%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