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的中國人喜歡給別的種族的人起一些小名, 我們叫墨西哥人”老墨”, 黑人”老黑”, 印度人”老印”. 在這些聽起來親切的名字下麵, 總讓人覺得有一點點的不屑和歧視. 對於別的種族我不清楚, 但是我很清楚對印度人我是有歧視的. 雖然在理論上知道人人平等, 可是感情上實在接受不了他們. 你自己看嘛~~~以我們中國人的眼光來看, 他們是:
皮膚太黑, 體味太大, 食物太臭, 孩子太野
男人穿裙, 女人露肚, 搖頭晃腦, 口音怪異
當然我對他們的意見其實不是那麽淺薄的, 在美國生活的15年間認識不少印度人, 甚至和一些鳳毛麟角的老印成為了朋友. 可是我所聽說的和親身經曆的確實有很多不好的故事. 多的不說, 就說03年賣房的事吧.
我們決定把新州Piscataway的房子賣了, 做一些戰略調整. 我們當時的房子那叫受歡迎呀. 一個是因為4間臥室, 地下室和車庫全有, 而且麵積不大不小, 非常適合一個家庭居住. 最關鍵的是那個房子是我們花大手筆和心血裝修布置過的. 根據不同的用處, 每個房間被我們油漆過, 會客廳幽雅, 飯廳莊重, 女兒的房間是淺紫色的, 真的是心曠神怡. 其中重要房間還有老公自己裝的美麗的decorated railings. 定做的木製窗簾上端掛著我精心設計的絲製裝飾. 家具也是從Thomasville定做的. 我們漂亮的房子吸引了一大批人來看, 至少有50家吧, 我想. 很多人看了就愛上了, 為了表示誠意, 他們當場就要和我們有一些口頭的承諾.
長話短說, 在這些人中脫穎而出的是一個老印家庭. 夫妻都穿得很西式也很體麵, 兩個孩子, 一男一女. 他們看完房子喜歡, 就和我們談. 從談話中我們了解他們是從外州搬來的, 非常想找一個合適的地方住下來, 孩子們可以開始上學. 男的好象在紐約上班, 女的忘記在什麽地方了, 反正也有很好的工作. 他們價錢上很靈活, 就是喜歡我們的房子, 想盡快買到. 他們說別的都沒有要求, 唯一的要求是要快點成交. 老公說快慢不是完全取決於我們, 要看你們的貸款辦得順利不順利. 那個老印男的很穩重地說, 貸款不用擔心, 實在不行, 我們就付現金好了. 我和老公不由得互相對視, “啊? 這麽有錢呀?” 在心裏自然就給他們已經很高的分數上又加了重重決定性的幾分.
看, 我又說長了….故事的最後是這樣的. 那個老印家庭最後買走了我們漂亮的房子, 但成交並不是很順利. 為什麽呢? 因為他們沒錢付首付. 最後以5%的首付勉強拿到貸款. 我們呢? 在告別自己心愛的房子的失落感上, 又不免加了一份對老印信度的失望感. 貸款不丟人. 但是和別人吹噓要用現金付款, 最後連5%都有困難就很丟人了. 這對我們這些就知道傻存錢的中國人來說是不可理解的.
不由得開懷大笑...哈哈...在一天單調的生活之後能看到你有趣的評論, 爽~~~ 晚安.
“The Namesake”總該是出喜戲吧?
另:下文中的老印不會成為雷鋒吧?
※悄悄說的話:地中海那一帶的人汫的不是國語聽聽就算了。
地中海的評論可稱為有理有力有截. 我的老印的下文是比較正麵的. 說起和中國的相似, 看看小區裏晚飯後散步的老人就知道了, 不是老中就是老印.有個電影大力推薦."The Namesake".
不過, 印裔同誌們還有一個特點, 就是強烈的愛國主義, 不論外人怎麽看印度, 他們的民族自豪感還是很強地. 經他們一說, 不了解印度的人可能覺得他們比美國還要民主, 還要先進, 連老英和老美都差得遠哩. 聽到他們這種語氣, 俺都有點糊塗了, 那幾十多年前被老英殖民的受壓迫和剝削的而且至今仍保留很多老英習俗的那個國家不是印度嗎? 總這點上看, 俺的感覺還是和你的評論不謀而合地!
不知是指那個老印家還是這個老中家? 哈哈..
有期盼自然會有失落。
提醒的有道理, 真的耶, 我們都是"老中"....猛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