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呐 喊----------
若鴻於2010.3.6
我伏在山穀底呼號
我佇立在懸崖邊長嘯
我沿著巨鷹的翅尖遙望
望不穿
蒼
穹
我在叢林中疾行
我在草原上飛奔
暴風驟雨迎麵襲來
眼光穿不透雨霧
隻看到
黑
暗
我融入黃河憤怒奔騰
我匯入長江嗚咽悲鳴
我環抱著千年古鬆奮力搖撼
卻感動不了
上
天
於雪山之巔誕生
卻渴望在深海之底長眠
路邊行人匆匆
回望
誰又是誰的
過
客
********************************************************************************************
這個也是舊作. 就是2010年3月我被關在家裏做工事的時候寫的.還沒做木工之前,一個人和水泥,砌圍牆的時候.這首詩的題目本來叫做 <絕望> 的,參賽時把題目改做了 <呐喊>
結果.參賽後.這個被大家評為一首氣勢磅礴的詩. 其實,都是我換了題目後的誤導,由此可見,同一首詩,安上不同的題目,其意思就南轅北轍了.
我現在,不做 呐喊 .把這首詩作為 <絕望> 給大家解惑一下.
一,寫作背景
這首詩作於2010年3月.和<等待>是同時發表的.寫作背景也相同.所以直接把<等待>的寫作背景照搬過來.
2010年初的冬季(常規上稱春季.但是很冷).我剛剛結束了第三次的"出城旅行"因為很多說不上名堂的原因,不得不違背當初離城的初衷.重新回到城裏.
接下來迎接我的是更苛刻的更隔絕人世的"獄中"生活.包括那些木工和建築工事都是我在"獄中""洗心革麵"的"勞動改造"的成果.
那時,沒有上網.出入城門.使用交通工具的自由.第一次作此文時.是通過手機拍照,然後用E-MAIL發送給一個城外的知心MM,由她將照片張貼在網站和網友們麵世的. 包括<等待>也是這種方法.
二,這首詩想表達的是 久困牢籠的絕望.
第一段,我是想把自己比做猛獸.除了哭嚎與咆哮,對於日益殘酷的生存環境,它無力改變.
第二段,我是把自己比做一個迷途的旅者.他不是在做普通的旅行.他的旅行沒有終點,沒有期限,沒有幹糧,水,和指南針.他必須一路走,一路尋找沙漠的綠洲.這個旅行的過程叫人生.
第三段,是寫我的悲憤,掙紮和無奈.
這一段貌似很氣勢磅礴.其實是想表現人的弱小和無助.
任是猛獸也好.旅人也罷,誰能看得到滔滔河水中掙紮的你?. 我可以在黃河中盡情的奔騰,可是,誰又能看得到我掀起的小小浪花?
我可以隨著長江盡情悲鳴,滿載歌舞的船隻早已掩蓋了我的哭聲.
我可以奮力去搖撼一株直通天庭的千年古鬆. 可是它的針葉不會為我絲毫動容.又何以通曉天庭,我的悲痛?
最後一段,意思很容易明白,寫的是我的歸去.這是哭號.飛奔,嗚咽之後絕望.這是一種欲哭無淚,欲訴無主,欲罷不能,欲語還休的絕望----不如歸去.
再解釋一下雪山, 要聲明的是,我和西藏無關.我出生地是新疆.這裏雪山不是特指.
那麽"過客" 就是我歸去後,還留在人間的所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