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yiweixin (轉貼,特此聲明)*******
K兄:近安!
來函拜讀,受教了。
關於"三線"的話題,在網上已看了不少,但大多是對逝去的回憶與感歎。而"三線"無可奈何的衰落,對其成因的分析卻大多了了。
對此我也想了很多,卻一直理不出頭緒,因為你問到,在這裏隻好說點看法。
和任何事物一樣,"三線"也經曆了興起,繁榮,衰落這三個過程,而每個過程都是由天時,地利,人和三個因素決定。
"三線"興起,大致是在一九六五年前後。
天時:國家與蘇聯交惡,判斷與蘇聯必有一戰,吸取蘇聯二次大戰的教訓,提出"備戰,備荒,為人民",將重點擺到"大後方",主要是川,黔兩省建起"大三線"。各地又在隨後的一九六八年就地建"小三線",一時間,全國幾百萬人開進"三線",轟轟烈烈形成高潮,湧現出大量可歌可泣的故事。
地利:"三線"單位基本都建在山區,這都是從打仗的需要出發,按照"依山傍水紮大營"的指導思想,再加上下麵各級的層層發揮,就變成"山,散,洞"。而川,黔的地理環境正好符合。我原來工作過的一個"三線"廠--504,地處貴州都勻,在選廠址時,軍代表駕吉普車,開到連小路都沒有的地方,就確定就地建廠。
人和:那時的人一切服從組織需要,和五十年代建設大西北一樣,現在既然國家要建"三線",當然人人服從需要,象504廠,從南京714廠和寶雞782廠大量配套調進了幾百戶幹部,職工,需要什麽專業技術,就調什麽專業的技術人員,需要什麽工種,就調什麽工人師傅。那時,哈軍工的畢業生,成建製分配到三線,光504廠就分來二三十人,還有天津技校,南無學校,也大批分來,再加上海軍複員,陸軍複員,貴陽青工,都勻青工,一時間山溝裏人聲鼎沸,帶來了三線建設的高潮。
進入八十年代,國家對國際形勢的判斷作出重大調整,給中國代來寶貴的和平時期,隨著國家改革開放,"三線"逐漸走到它的衰落。
天時:隨著與美,蘇關係的緩和,戰爭的陰影逐漸消失,三線生存的基礎沒有了,它第一次與沿海地區的工廠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地利:由於三線地區的交通,通訊,工業配套的落後,在市場經濟的激烈競爭中,"三線"企業已無法與沿海地區抗衡,盡管三線人想盡辦法,也無法扭轉頹式,隻能無可奈何的走向盡頭。當然,也有一些三線廠搬出山溝,向大城市靠攏,浴火重生,但仔細看來,這些廠要麽是資源型企業,如攀枝花鋼廠,要麽是材料元器件企業,如貴州振華集團在貴陽新添寨的一些廠,它們夾著軍工定點的優勢,尚有生存的空間。但與"三線"的概念已相去萬裏了!
人和:隨著改革開放,外麵的世界對於山溝裏的人有著無比的誘惑力,"三線"的人象退潮的水,從山溝裏流走,除了一些退休的老人和籍貫當地的人留守外,"三線"工廠已成為"空巢"。
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象無可奈何的落花,"三線"走進了曆史。
如今,"三線"這樣一場涉及幾千萬人的"運動",竟極少有人提及,偶爾提及,如電視劇《青紅》,《大工匠》 ,也隻是配角的一點枝節,以至於年青人問"三線是什麽?" 我花了好大的勁,從六五年說起,也無法讓他們搞明白當年為什麽要那樣"折騰"。
人們好像在回避什麽,人們又在等待什麽,總不能看著這場讓千萬人流血流汗,貢獻了青春與子孫的"運動"象灰土一樣湮滅。
老K,說這麽多,你可能也無法明白,我有一些資料,有空給你看看。
順頌
大安!
勞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