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若恩:失真的GDP——未被發覺的經濟衰退
宏觀經濟政策目標第一個是保障就業,第二是經濟增長,第三是物價穩定。從這個排序中可以看出我的傾向性。保障就業在中國有重要的意義,但非常不幸的是我們沒有宏觀數據監控失業的問題,這不是我們的問題,這是統計局的問題。我們不能因為沒有數據就忘掉這個問題,按照我自己的估計,我認為中國現在城鎮失業率如果以科學核算應該在10%以上,如果沒有農村緩衝作用,就是一個農民工在城市失業可以回家種地,那會更高。因此把提高就業放在宏觀經濟政策目標的首位。
我主要講一下中國經濟宏觀經濟形勢的判斷,為了看這個問題,多少看一下國外的情況,也就是美國、歐元區、日本,第一個核心問題是美國儲蓄率隻有 4.4,而中國居民儲蓄率有22.6,這件事很多人認為是中國儲蓄太多投資太多,我認為恰恰相反,這是我們的好事,美國人儲蓄太少所以有了這麽多麻煩。
下麵我們看次貸引起的事情,但次貸發生之前,占據所有媒體的是什麽問題?是全球不均衡問題,背後是美國的雙赤字問題。美國曆史上出現過一次雙赤字,就是1980年代,現在出現了第二次,貿易順差和財政赤字同時產生,但是很多人把這個問題轉化為全球不平衡的問題。
我並不是為了賣弄學問我隻是為了證明我不是杜撰的,博可那教授2005年的講座,和原來Robert在2006年的講座,他們的講座並沒有本質不得差異,認為美國雙赤字問題或者貿易赤字問題是由於全球的儲蓄過剩,而Robert認為這個詞用錯了。他認為不是儲蓄過剩,而是投資不足。我認為這兩種說法,本質是一樣的,就是要在美國之外找到美國的問題的根源,這樣就可以全球化,當然顯然這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實際上是由於美國經濟增長方式出現問題。
次貸危機爆發之後,很快把雙赤字問題掩蓋了,我們看到最近的BIS估計,到9月份資產是減記5千多億元,在這數字之前,紐約大學一個教授估計美國次貸危機最後形成的損失是一萬億美元到2萬億美元。有一些信號,比如信用卡。我們要從這個角度來意識到美國經濟的特點,是信用危機。我接觸過美國專門做評估的人,他們發現一個現象,美國消費者的行為過去是先還房貸再還信用卡,現在是先還信用卡,因為不還信用卡就什麽都不還了。這次危機核心的東西,是信用危機。
剛才我們談到7千億,大概在這個周末揭曉,美國國會批準救市的到底是7千億還是2500億。但我想,無論是什麽結果,美國財政赤字的問題是沒有解決的。2005年Kotlikoff有一篇文章,按照他的方法,真正影響美國的根源是老齡化問題和社保體係不完整的問題。按照他當年的預見,他認為最後美國經濟的困境是由於政府支付龐大福利開支最後帶來的財政問題。他當年沒有預見到還要花7千億美元。所以他當年認為不但是美國有這個問題,日本、歐洲也有這樣的問題,老齡化帶來的社會保障體係,對整個社會的重負是財政學家的共同討論過的問題,所以現在我們可以理解這7千億。
現在很多人都同意目前中國經濟快速下滑。在對這個問題上,我覺得給我們造成誤解的是上半年的GDP10.4%,從這裏說起,GDP核算有兩種基本方法,一種是支出法,下麵用的是支出法證明掩蓋了經濟下滑的情況。
為什麽這樣?因為多年做生產法GDP計算發訣,是把名義GDP變成實際GDP之後算增長率,核心問題實際是物價指數,但這個物價指數不是我們現在大家看到的,不是CPI也不是PPI,是一個分行業的物價指數。我認為存在三個問題,第一,單縮雙縮的問題,我認為他們在把名義量變成實際量上有存在改進的地方。第二整個服務業,我們看到PPI是工業的出廠價格,但還有服務業的出廠價格,我認為有非常大的改進餘地。第三2004年經濟普查之後,曾經把曆史數據上調0.2%,這個調整帶來的結果是高估競爭增長。為了能夠把這個問題做進一步探索,我下麵從支出法看這個問題。
在去年年底國家統計局公布一個結果,大家都很熟悉,就是11.4裏分成4.4、4.3、2.7三個部分的貢獻。如果你從支出法看問題,經濟增長 GDP的增長應該等於三個分類的增長的加全平均。我們下麵把三個分類情況稍微看一下,07年零售總額增長13%,我說的是實際增長,但1-8月份增長 14.6%,這個問題大家都知道,零售額的數怎麽那麽高,做宏觀的全知道。固定資產這塊去年全年實際增長20.9%,1-8月份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實際增長 17.4%,城鎮增長速度通常高於全社會,投資對於GDP的貢獻從4.3下降到3.6個百分點。最後是進出口,去年實際增長49%,今年1-8月份實際增長是6%,進口價格漲比出口價格漲的快,所以實際增長是6。把三個部分加起來我得到的結果是8.8%,也就是說我認為這8.8%更加接近經濟現在的實際狀況。所以生產法的結果對形式掩蓋了經濟下滑情況,我們有很多其他東西可以佐證這點。
大家看工業增加值,發電量的增長速度,很多省份已經是負增長。另外對政府刺激比較大的是稅收,8月份有大幅度下降,上半年我們還看到一個數據,就是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去年12下降到6.3,居民實際收入下降加上財富效應已經消失的無影無蹤,個人消費肯定要下來,所以零售額給我們的是假象。所以我認為中國經濟已經快速下滑,從指出法的角度,明年問題就會爆發。如果我們繼續看生產法,我估計到明年下半年它的數字也會滑到8.5。
第二個問題,通貨膨脹不是現在的焦點問題,它不應該成為困擾貨幣政策由緊縮轉向擴張的障礙。看CPI下麵有8個小類,增長最快的一個是食品,一個是居住,房租加裝修的價格,這是推進CPI上升的動力。其他六小類,三升三降。所以這個基礎上,結構通貨膨脹的說法是完全可以成立的,而且我認為有相當一部分是外部收入。
外部收入就是能源大商品價格,然後特定商品供應問題,這是食品。所以我認為這輪通貨膨脹主要不是由於總需求過高所導致的,不是由於貨幣發行過多導致的。
我們看8月份數據,CPI逐月下降,已經說明了通貨膨脹的壓力正在釋放,如果堅持這個速度,換成年率,是負的話就繼續往下走。大約等於乘以 12。所以看2008年CPI環比出現負增長,一個是5月一個是8月。隻有一個月會帶來物價上升,就是2月份,很特殊。剩下7個月帶來的結果,都是CPI 下降的。因此我說,上升的概率是1/8,就是12%。當然我覺得2月份的數據太特殊了,所以再打點折扣變成10%,是小概率事件,所以實際不可能發生。至於兩次負增長,環比,結果就是到明年4月份和6月份出現CPI同比負增長。CPI問題大家都不再說了,很多人說 PPI,我認為決定PPI的是油價,油價今年確實走的驚心動魄,但我們可以看到,背後是兩個基本要素,我不太同意基本麵的解釋,因為基本麵可以解釋5年、 10年趨勢,無法解決幾個月從85到147。我認為決定油價基本要素,第一是美元匯率變化跟石油期貨價格的變化;第二就是紐約交易所原油期貨價格,把新加坡期貨價格和紐約商交所期貨價格放在一塊,可以看到曲線配合非常好。也有人做過這方麵的研究,認為國際現貨與國際期貨有長期協同的關係,紐約商品期貨市場上期貨價格的形成很明顯是金融投機的問題。所以我想是投機者的投機行為,非商業投資者的概念,後來發現一個瑞士公司持倉量非常大。我們處在非常糟糕的狀態,我們在緊縮自己的貨幣,緊縮貸款,付出代價,控製通脹,但國際上投資者在國際期貨市場獲取超額的利潤。所以是傷害的全球消費者,美國消費者也在受損害。
所以這樣的情況下緊縮自己的貨幣對全球商品期貨市場價格上升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損害是我們自己的實體經濟。所以真正要擔心的是經濟快速下滑以及通縮緊縮。1997年和1998年的經驗表明,如果在經濟開始下滑的時候不及時啟動經濟,則經濟下滑的趨勢需要更大的力度和更長的時間才能挽救回來。98 年GDP7.8%,99年GDP7.1%,2000年GDP是8%,2001年GDP是7.3%,要把下滑經濟拉回來也不是非常容易的問題。
下麵說點具體的,怎麽來刺激內需,大家不會有分歧,但很多人希望刺激消費,但消費要首先收入的水平。我不認為收入會有快速增長的現象,所以我覺得消費上升的空間是十分有限,我們可以看今年以來公布的城鄉居民的收入數字都能證明,唯一辦法是加快投資增長。投資在哪快?房地產,所以我想隻有房地產產業正常發展,而不是處於受壓抑的狀態才能持續經濟保經濟增長,這樣的結果我們需要的是貨幣政策根本性調整,首先下調準備金率,其次是財政政策的配套,財政收入增長減緩,包括08年大量特殊的財政支出,可以回想一下08年財政上多花了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