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占庭的簡短曆史,一起來看一下王朝的盛衰興旺。
拜占庭的曆史
在黑暗時代和中世紀,拜占庭是一個非常強盛並且持久的優秀文明。在羅馬滅亡之前,古羅馬帝國由兩部份組成:西羅馬帝國以意大利為中心,東羅馬帝國則環繞著整個土耳其和黑海區域。當羅馬遭到野蠻民族進攻,最終四分五裂之後,帝國的西半部份一直保持著昔日輝煌的榮譽稱號。而從公元十五世紀到中世紀的末期,帝國的東半部份定都在拜占庭(Byzantium,就是原來的君士坦丁堡),這一稱號的始創者是十四世紀古羅馬的君士坦丁大帝。
從那時候起,拜占庭王朝所麵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如何應付那些處於黑暗時代的野蠻民族的瘋狂進攻。按照ES的說法,Byzantine一詞是從原本的Byzantium演變而來,後者是古希臘的一座城市,靠近博斯普魯斯海峽(Bosphorus),是連接黑海與愛琴海的重要通道。當整個羅馬帝國崩潰於野蠻民族的入侵時,君士坦丁堡倚仗著固若金湯的防禦工事和便捷的海上通道而幸免於難。在那個時代,任何其它文明都無法與拜占庭王朝的艦隊相抗衡,即使陸上的補給線被土耳其、波斯和一些東部的野蠻民族完全切斷,拜占庭仍然能夠通過海上通道獲得所需要的一切物資。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拜占庭能夠通過海上貿易積累大量的財富,而且這還是當時西方與中國之間唯一的貿易通道。ES的工作人員談到,Nomisma,一種拜占庭的貨幣,在地中海區域流通了將近800年。拜占庭的海軍能充份保證貿易航線的自由暢通,許多阿拉伯的艦隊都被其徹底擊潰。拜占庭的海軍使用著在當時西方比較先進的希臘火器。除了強大的海軍之外,拜占庭人還擁有一支訓練有素、紀律嚴明的陸上部隊。拜占庭的軍隊裏。有來自羅馬、希臘、哥特和中東地區的士兵,他們都受過很好的訓練,裝備了精良的武器,拜占庭的陸軍是當時最出色的軍團之一。
曆史上的拜占庭王朝,一直努力著想恢複昔日古羅馬帝國的榮耀時代。最初的嚐試者是查士丁尼一世(Justinian
I),拜占庭王朝的第一任統治者。他的將軍,貝利薩留(Belisarius)統率著那一時代西方最強大的軍團,貝利薩留曾經在意大利打敗了奧托哥特人,在東方擊退波斯帝國的入侵,並將拜占庭的勢力範圍擴大到了北非,這使得拜占庭的周邊國家都心甘情願地向其俯首稱臣。然而阿拉伯勢力的進攻,使得這些輝煌的勝利逐漸蒙上陰影。在公元七世紀和八世紀,阿拉伯人先後攻占了埃及、北非和西班牙不斷侵蝕著拜占庭王朝的領土,就連小亞細亞也在公元十一世紀初被攻克了,這使得拜占庭王朝失去了最重要的食物與馬匹的供給來源。同時,拜占庭王朝還要應付意大利盟友的突然反叛。
在遭到鄰邦意大利的背叛,並疲於應付阿拉伯和土耳其進攻的拜占庭王朝,最終滅亡了。公元十四世紀,土耳其人占領了埃迪爾內(Adrianople)。公元1453年,土耳其的軍隊攻陷了君士坦丁堡,終結了盛極一時的拜占庭王朝。
世界上防衛最堅固的城市之一、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的包圍戰發生於1453年。進攻的一方的首領是土耳其帝國的蘇丹穆罕默德二世。當時該城的衛軍最多有一萬人,而土耳其人有一萬到一萬五千人。包圍戰持續了五十天。土耳其人運用了各種各樣的戰爭策略。他們用重炮轟擊城牆,用戰船來切開該市的海上防衛。他們用了龐大的步兵團來猛攻該城。
用重炮在城牆上轟開缺口後,五月的某天的淩晨一點,土耳其人發動了第一次衝鋒。士兵的吼聲在數十裏外都可以聽到。這次衝鋒的軍隊是土耳其野蠻的非正規軍。他們試圖進攻城牆最薄弱的地方。他們知道自己在人數和作戰技能方麵都處於劣勢,但他們仍然熱情的戰鬥。戰鬥了兩小時後,他們遵命撤退。
第二次進攻的是伊斯哈克(Ishak)的軍隊的安那托尼亞語係的土耳其人。這支軍隊從他們特殊的製服上很容易辨別出來。這支軍隊比前一支更加訓練有素。他們炮轟城牆。他們利用喇叭和其他的工具製造噪音來分散守軍的注意力。他們是第一批衝進城市的軍隊。他們進入城市時,基督教徒早有準備。他們殺死了大部分入侵的軍隊。這次戰鬥在破曉時結束。
在守軍能夠休整前,第三次進攻開始了。穆罕默德最喜愛的蘇丹近衛軍開始進攻。他們向敵人發射箭和子彈,投擲石頭和標槍。和其他兩次進攻不同,他們作戰步調一致,臻於完美。這次士兵們在柵欄處進行了長期的肉搏戰。總有一方不得不失敗,失敗的是基督教徒們。在作戰的過程中,土耳其人想起了一個名叫科克波塔(Kerkoporta)的出口。他們注意到了基督徒們意外的忘記了關閉這個出口。基督教的軍隊常常從那裏出來試圖刺入土耳其人側翼的軍隊。土耳其猛烈的進攻這個出口,但是基督徒們在他們徹底攻占城市前一直把他們阻擋在外。
在陸地上作戰的同時,土耳其人也試圖掌握製海權。眾多的船隻排列在從金角灣到馬摩拉海岸間的海麵上。很多士兵從船隻上出發去協助陸地上的士兵。當信號一發出後,這些船隻上的士兵湧向港口,開始掠奪城市。
現在土耳其人徹底控製了這座城市。穆罕默德把它改名為伊斯坦布爾。為了進一步使得這個城市更加輝煌,他建造了清真市、宮殿、紀念碑和溝渠。現在被伊斯蘭教正式擁有了這座城市。征服者們製定了新的製度。希臘人必須在帝國內部成立各個小的被稱為“栗”的社區。基督徒仍然可以保留他們的信仰,但是必須穿戴特殊的服裝,並且不得持有武器。於是偉大的城市君士坦丁堡結束了。
就文明發展程度而言,在 6-11世紀之間,西方基督教文明無疑是最為落後的。在此幾百年間,西方世界一直生活在君士坦丁堡和麥加的陰影之中。我們在這裏過多的關注歐洲文明,特別是西歐文明,主要是西歐文明最後超越了它的其它對手,而對世界文明的進程作出了更大的貢獻。但我們還是應該充分認識到拜占庭和伊斯蘭文明所取得成就的價值。一方麵由於它們自身的成就,另一方麵由於它們對西歐社會發展所產生的直接的和間接的影響,這二種文明都很值得我們注意。我們在這一講裏先涉及拜占庭文明(作為中世紀歐洲的一個組成部分),而下一講準備貢獻給伊斯蘭文明。
一、拜占庭文化的突出成就
1、拜占庭概況
拜占庭帝國也有人稱為東羅馬帝國。
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e the Great,306-337)將拜占庭(古希臘的移民城市)命名為“君士坦丁堡”,成為羅馬帝國首都。公元395年東西羅馬分裂,但一般認為拜占庭帝國的曆史可能要從610年算起,從那時起,到公元1453年奧斯曼土耳其攻陷這一拜占庭帝國的都城止,拜占庭的曆史約延續近千年。
起點存在爭議:許多學者認為拜占庭曆史開始於君士坦丁或者查士丁尼(Justinian I 527-565)統治時期,也有堅持希拉克略(Heraclius)上台之時(610年)。如果從文化的角度講,我個人傾向於把查士丁尼皇帝統治(527-565年)作為拜占庭曆史的開端。
2、拜占庭文明的特點
拜占庭帝國(又稱東羅馬帝國),以巴爾幹半島為中心,屬土包括小亞細亞、敘利亞、巴勒斯坦、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和南高加索的一部分。拜占庭帝國的曆史具有以下的特點:
(1)、深入東方後,一直與東方民族處於長期的衝突之中。最初是與波斯的衝突。希拉克略終於628年在尼尼微取得決定性勝利。但不久又遭遇到阿拉伯人的進攻。後來還和東歐和北歐一些民族發生衝突(保加爾人、亞美尼亞人、格魯吉亞人、和諾曼人等)。最後被塞爾柱土耳其人所粉碎。
(2)、政治上的君主專製統治,並且擁有完善的官僚體製。它基本承襲了羅馬帝國的統治機器,皇帝擁有很大的權力,並且是世襲的。不過到後期,權力卻越來越落入少數富有而野心勃勃的世家手中。由於拜占庭的統治者承繼了羅馬帝國諸皇帝的做法,宣稱自己是神授的絕對君主,因而,除非使用陰謀手段與暴力,否則無法與他們對抗。正因為此,拜占庭上充斥著各種各樣的宮廷叛亂。拜占庭也因其不可勝數的幕後交易而聲名狼藉,所以後人常常使用“拜占庭”一詞表示極其複雜和曲折的密謀。對拜占庭帝國而言,幸運的是不時有一些聰明能幹的皇帝脫穎而出;同時,在宮廷出現動亂期間,帝國官僚機構仍能發揮作用。
(3)濃厚的宗教氛圍。拜占庭對深奧的宗教問題具有強烈的興趣,其程度毫不遜色於我們今日對政治和體育的熱衷——實際上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拜占庭往往會為某一教義中的個別詞而揮戈相向,甚而去死。在8世紀到9世紀,拜占庭發生了反對崇拜偶像運動(破壞聖像運動)。這一運動興起的原因,是(A)基督教在拜占庭受猶太教和伊斯蘭教的衝擊,一種文明衝撞的產物。(B)同時,下層群眾對基督教的不滿也通過這種形式表示出來。(C)此外,還有皇帝與教會政治經濟利益上的衝突。
3、拜占庭對人類文化的貢獻
(1)保存了大量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文化珍品。
(2)建築。聖索菲亞大教堂是拜占庭文化的代表作。這座教堂溶入了古代希臘、羅馬、基督教和東方的特征,它不是獻給一個名叫索菲亞的聖人,而是獻給“Hagia Sophia”——上帝本身(sophia 在希臘語裏是“智慧”的意思)。 此外,帶有拜占庭風格的代表性建築還有聖馬可教堂,聖維塔爾(St.Vitale)教堂(內部有查士丁尼、蒂奧多拉Theodora的鑲嵌畫)
(3)法律。查士丁尼法典 。
公元528年,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法律專家組成委員會,整理自羅馬共和國以來頒行的法令和元老院的決議,編纂一部新的法典。529年,新法典以《憲政法典》(Codex Constitutionum)的名稱頒行。之後又編成了《法理匯要》、《法學總綱》。在此同時,查士丁尼還不時頒布一些新的法令。554年,特裏波尼安和他的四個助手將這些法令也收入法典的修訂版裏,並以《法令新編》(Novellae)的名義頒布。上述法律文集統稱《民法綱要》(Corpus Juris Civilis),即平時人們所說的《查士丁尼法典》。這是歐洲曆史上第一部係統完備的法典,對以後歐洲各國的法律有重大影響;
這部法典將正統的基督教觀念納入法律之中。
法典對於戴克裏先皇帝以來,在羅馬貴族階級中逐漸形成的各個等級作了認可,分貴族為“公”(Patricii)、“侯”(illustres)、“伯”(spectabiles)、“子”(clarissimi)、“男”(gloriosi)五個等級。
法典主張解放奴隸。法典對財產的繼承作了一些決定性的改變。未留遺囑的財產改由子、孫等直係親屬繼承。法典還規定教會的財產,不論動產或不動產,包括農奴、奴隸等都不得轉讓 。
法典某些條文的規定比較野蠻,如允許殘害罪犯的肢體以作為懲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