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人談中國-"歡迎批評"我做主

(2009-03-07 06:44:25) 下一個


群眾敢於向領導質疑

近日,在四川瀘州合江縣,縣電視台每天中午和晚上反複播放一部時長16分鍾的短片,片中當地一名群眾激動地質問:縣長、書記在幹什麽?,來表示對當地政府部門沒有管理好街道環境衛生的不滿。(3月3日四川在線網)

這名群眾對著攝像機,敢於質問縣領導,對他的勇敢我表示敬佩。因為在常人看來,對著電視鏡頭質問當地領導,很有被穿小鞋、挨批評甚或受更大處分的風險,所以習慣於在攝像機前謹慎措詞、對事不對人甚至用歌德體語言來代替內心的不滿。

此外,當地縣委書記、縣長的雅量也值得稱道。縣委書記事後在接受采訪時說:沒有管好就是沒有管好,我們應該有承擔責任的風度。回避矛盾和問題才影響黨委政府形象。他說得簡潔有力,淺顯易懂。但可惜的是,我們很少看到這種有群眾公開質疑領導鏡頭的電視短片,這說明當地縣領導的寬容心在同儕中並不多見。

多層過濾

不過,這部短片的送審程序表明了它其實仍然是經過體製過濾的產物,是領導一時覺悟催生的幸運兒,而不是體製的漏網之魚。此種體製不破,合江縣這一令人稱道的輿論監督做法就缺少被效仿、被借鑒的體製基礎,即使在合江本地,也難免不是曇花一現。

從四川在線網的那則新聞中,我們看到,當地電視台記者在拍攝短片後,第一步是由台長和其他同誌審查,結果是決定剪掉敏感鏡頭;第二步是將刪去了敏感鏡頭的片子送常務副縣長杜安堅審查;第三步是縣長周毅等縣領導要求審看短片;第四步是周縣長將短片原始情況匯報給縣委書記李波。最終,李波認為應該把被刪的內容重新還原,於是層層通知電視台複原了敏感鏡頭。

顯而易見,如果沒有縣委書記的同意與要求,敏感鏡頭就不會播出。在這種嚴密的送審製度下,沒有一個敏感鏡頭可以逃脫被刪剪的命運。隻有縣領導的個人意誌,才能為敏感鏡頭的播出撐腰打氣。

歡迎批評

依靠這種方式來實行輿論監督,當然很不可靠。群眾要批評縣委書記、縣長,結果短片卻被送給他們本人審查。他們通情達理則可,若是聽不得批評,或是十分愛惜羽毛,顧及短片對自身形象的影響,那其中的敏感鏡頭就一定夭折了。

問題的關鍵在於,是依靠領導個人的寬宏大量來實行監督,還是依靠破除不合理的審查製度來實行監督?

事實上,合江縣電視台領導在短片未報送上級審查之前,就先行決定刪剪相關敏感鏡頭的做法已經揭開了答案。

普遍說來,群眾對上級官員的批評總是逆耳,而且有影響官員形象、仕途的可能。在這種情況下,寄望於官員的一時善念、一時大度,確實很不保險。

合江電視台領導沒有鬥膽去老虎嘴上捋須,其實如果是沒有體製性的保障,又有幾個人敢呢?

注:《中國人談中國》的文章不代表BBC的立場和觀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