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讓中國人加薪刺激消費--溫家寶:指責中國儲蓄過多是“荒謬的”

(2009-02-06 00:09:44) 下一個
作者:英國《金融時報》亞洲版主編戴維·皮林(David Pilling) 2009-02-06

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本周告訴英國《金融時報》,指責中國儲蓄過多是“荒謬的”。倘若美國、英國及其它西方國家愚蠢到以超前消費的方式兜售他們的未來,他們所需要做的就是攬鏡自照。

人們可能會讚同溫家寶的觀點,雖然經濟學原理顯示,中國的儲蓄習慣,必須由其它地區的過度消費加以均衡。然而,眼下重要的不是追究責任(盡管這一向很有趣),而是要明白,中國及亞洲其它地區不能繼續走同樣的道路。美國人現在很缺錢,無法繼續充當亞洲的需求引擎。

要知道為什麽,請看美國的個人消費。在20世紀的最後25年,個人消費占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徘徊在67%左右。按照前25年的標準,這已經屬於高水平。但從2000年至2008年,該比例又升至72%的空前水平。這一趨勢如今已出現痛苦的逆轉。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亞洲區主席斯蒂芬8226;羅奇(Stephen Roach)諷刺地指出:“我們已經一直在向71%下降。”換句話說,要美國人再像以前一樣購物,需要等上很長時間。

亞洲人或者必須減少製造,把更多時間用於為彼此服務,或者必須自己購買更多東西。總之,家庭必須增加消費。但實際情況卻一直朝著錯誤的方向發展。盡管人們認為該地區的中產階層在不斷壯大,消費占快速增長的GDP的比例卻持續下滑——而且下滑速度很快。

1980年,亞洲發展中國家消費占產出的比例為65%,如今為47%左右。1997-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暴露出該地區經濟體易受資金流衝擊的弱點,它們對這場危機的主要反應是擴大出口。這樣一來,亞洲把依賴對象從一種換到了另一種。

經濟學家已開始提出種種平衡經濟增長的對策。排在第一位的是建設更加完善的社會安全網,以降低家庭熱衷於防老防病等預防性儲蓄的傾向,這不失為明智的建議。其它建議包括取消鼓勵出口和製造業、卻損害服務業的補貼政策,打擊不利於消費者的壟斷現象,以及允許貨幣升值。

一些更基本的事情卻很少有人提起。怎樣做才能讓工人們的腰包鼓起來?在整個亞洲,工人的工資增長都落後於經濟增長。可支配收入減少,也就難怪消費下滑。

不隻是亞洲工資增長緩慢。全球貿易及投資流動增加,使生產要素的天平從勞動力向資本傾斜。如果一個國家的人力成本太高,資本完全可以轉移到其它地區。隻是這種變化在亞洲尤其明顯,包括中國。在中國,工資總和占GDP的比例為40%左右,遠低於七國集團(G7)的平均值,後者即使在現在仍為52%左右,而10年前中國大致也是這個水平。

日本的情況相同。根據政治學家羅納德8226;多爾(Ronald Dore)的研究,日本勞動力市場的結構性變化,以及轉向更加以股東為中心的資本主義觀點,已損害到工人的利益。他發現,從2001年至2005年日本經濟複蘇氣漸,名義工資實際上下降了6%。同期,盡管企業囤積了更多現金,股息卻增長了175%。相比之下,在20世紀80年代末的複蘇時期,工資增長近五分之一,股息卻幾乎沒有變化。

對於上述變化,人們有許多解釋,包括工會權力減弱、外資持股增加、股東基礎穩定性下降以及逾三分之一勞動力屬於臨時雇員等。其結果是,許多日本企業競爭力增強。但在宏觀經濟層麵上,居民可支配收入卻有所下降。

中國的情況略有不同,但結果是一樣的。與日本不同的是,中國仍可通過將農民轉變為工人,增加勞動力供應。打工者源源不斷地流入工廠,有助於抑製多數地區的工資增長。結果,消費開支占GDP的比例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的45%左右,下降到了如今的35%。

中國領導人直到最近才試圖解決這個問題,部分是為了推動已開始習慣依賴廉價勞動力的行業移向價值鏈高端。政府實施了更高的勞動標準和最低工資製。這些政策幾乎立竿見影,促進了工廠的轉型,例如從生產打火機轉向生產眼鏡,要不就是關閉。一切情況良好,直到經濟受到房地產市場降溫和外部貿易衝擊的雙重打壓。眼下政府正在為2000萬農民工(占總數的15%左右)失去工作而擔憂——這一情況不利於推動總體消費需求。

雖然麵臨種種困難,但自上而下推行(因缺乏得力的工會)那些政策是朝著正確方向邁出了一步。溫家寶雖然表示指責中國儲蓄過多是“荒謬的”,但他明白中國的13億人必須減少儲蓄,增加消費。早在2006年,他就警告中國經濟“不穩定、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他沒有說出的是,鑒於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的分量日益上升,中國所麵臨的形勢,同樣是世界其它地區所麵臨的形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