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分析:菲亞特-克萊斯勒結盟

(2009-02-06 00:09:44) 下一個
菲亞特(Fiat)有可能成為美國三大汽車製造商的一個潛在救星,毫不誇張地說,這個想法在5年前仍相當令人難以置信。

2004年,即菲亞特富有傳奇色彩的主席詹尼8226;阿涅利(Gianni Agnelli)去世一年後,這家意大利汽車集團負債累累,每年虧損約10億歐元(合16億美元),與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的關係也陷入不愉快的境地。它迫切需要一個轉折。

而在當年6月,塞爾焦8226;馬爾基翁內(Sergio Marchionne)就任首席執行官,轉折也到來了。

馬爾基翁內使菲亞特撤出了與通用汽車的聯盟,削減了成本,優化了生產,圍繞其核心品牌重組了公司,終於使菲亞特扭虧為盈。

在過去連續15個季度中,該公司一直處於盈利狀態,這為馬爾基翁內贏得了業內強人的聲譽。

菲亞特獲得成功的證據將於1月22日揭曉,屆時它將宣布,該集團在2008年取得約33億歐元的利潤。

相比之下,美國汽車業三巨頭中規模最小的克萊斯勒(Chrysler)則一無是處,它本月接受了美國政府40億美元的緊急貸款。

馬爾基翁內在上個月接受行業雜誌《歐洲汽車新聞》(Automotive News Europe)時預測,僅有6家大型汽車製造商能從經濟衰退中幸存。

不過,本周菲亞特與克萊斯勒的交易——菲亞特將向克萊斯勒提供技術和銷售渠道,回報是克萊斯勒35%的股權——使人們不禁要問,對菲亞特而言,這是否是一個正確的舉措。

股市的最初的反應很謹慎——菲亞特股價在輕微上漲後,當天收盤下跌1.3%。

菲亞特的股價在最近幾天一直承受壓力。之前,該公司一名重要高管突然離職,還有消息稱,菲亞特可能會失去投資級的評級。這是由於全球汽車製造商如今所麵臨運營環境正在不斷惡化。

分析師認為,這筆交易引發了許多問題。

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汽車業分析師阿恩特8226;埃林霍斯特(Arndt Ellinghorst)表示:“我們對這兩家公司結盟的初步看法是,菲亞特在邁向整合的道路上犯了一個重大錯誤。”

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分析師哈拉德8226;亨德裏克斯(Harald Hendrikse)表示,對菲亞特來說,讓克萊斯勒獲得成功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克萊斯勒股東、私人股本集團賽伯樂資產管理公司(Cerberus Capital Management)與一度擁有克萊斯勒的德國汽車製造商戴姆勒(Daimler)都失敗了。

其它分析師提到,菲亞特-克萊斯勒聯盟非但不會促進全球汽車業整合,相反,由於這個新實體的創建,該行業的攤子還鋪得更大了——至少在最初階段如此。

英國《金融時報》文森特8226;博蘭(Vincent Boland)、伯納德8226;西蒙(Bernard Simon)和朱莉8226;麥金托什(Julie MacIntosh)報道

譯者/陳雲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