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猶太人的一千年-- 一個民族消亡與融合的故事

(2009-02-06 00:09:44) 下一個


明朝末年,有一個天主教傳教士叫利馬竇,不遠萬裏,來到中國,要向中國人傳播上帝的福音。他確信,他是第一個從西方來到中國的上帝使者。利馬竇在北京建立了耶穌會,開始接觸各界人士,包括皇上、大臣和平民。有一次,他見到了一位來北京趕考的舉子,這個人叫艾田。利馬竇請艾田到教堂裏喝茶。教堂裏掛著聖母瑪利亞抱著幼年耶穌的圖片。艾田便開口問道,這是利百加和雅各吧?利馬竇頓時口瞪目呆,這個艾田到底是何許人?艾田說,我是上帝的信徒,是一賜樂業——以色列人。

西方人第一次知道,在遙遠的中國,還有一群信仰上帝的猶太教徒。他們有自己的猶太教堂,有自己的拉比。他們從哪裏來?什麽時候來到中國?他們的聖經是什麽版本,有多麽古老?利馬竇很想知道答案。於是利馬竇便派了一個中國的耶穌會士到艾田的老家,河南開封,去尋求答案。

在開封,他果然見到了一個猶太人社區。這裏生活著一個猶太群體。他們有自己的猶太會堂,有自己的拉比,過著虔誠的宗教生活。在古老的中國,自古就有福音在傳播。從會堂的碑刻裏,利馬竇知道了,從漢朝開始,猶太人就來到了中國,從宋朝開始,開封就有了猶太人社區,這些猶太人,不但在中國經商,還參加科舉,還當官。他們,才是最早來到中國的上帝的使者。利馬竇發現中國有猶太人的這一年,是一六二五年。距猶太人定居開封已經四百多年。

中國猶太人引起世界的注意。但在中國,在開封,人們對他們的存在卻從未大驚小怪,他們就是我們的兄弟,我們的鄰居,就像回回一樣,除了不吃豬肉,不信佛道,沒什麽兩樣。因為,他們來到中國,時間太長了,長到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他們的祖先什麽時間踏上這片土地的。

最早記載猶太人在中國的,是元史。史書上把這批人稱為“術忽”,術忽是阿拉伯人對猶太人的稱呼。元朝時大批阿拉伯人進入中原,這些人對猶太人的稱呼,也就成了蒙古人的稱呼。一般認為,猶太人進入中國,應該是在唐末,而成批進入中國,且建立了自己的社區,應該是北宋。北宋王朝最盛時,猶太人定居在開封。開封猶太人最多時,有五百多戶,四千多口。但是,千年過去,今天,中國猶太人已經融入中華民族,成了回族和漢族的成員。在世界猶太史上,這是一個特例。

世界上,猶太人是最有民族凝聚力的民族。這源於猶太人一千多年受迫害,被打壓的經曆。猶太是一個古老的民族,但也是世界史上經曆最坎坷,最悲慘的民族。在歐洲,在西亞,他們被屠殺,被驅趕,亡國之痛,永遠銘記在每一個猶太人的腦海。公元二世紀,羅馬帝國攻進巴勒斯坦,屠殺猶太人一百五十萬,幸存者也被趕出家園,猶太亡國。他們逃往歐洲,但被歐洲各國的基督徒們視為瘟疫。他們是殺害基督的人,因此,一個猶太人從一生下來,就被判為異教徒,一生中就要與歧視、隔離、驅趕甚至殺戮為伴。在中世紀的歐洲,猶太人被強迫住進專為猶太人設置的“隔都”居住,不能與基督徒混居,當然更不能通婚,一點小事,就可能引發一波反猶浪潮;一個爭端,就可能召來殺身之禍。十九世紀初,俄國掀起反猶浪潮,引發波蘭、羅馬尼亞直到奧匈帝國的屠殺猶太人的狂潮。第二次世界大戰,納粹德國更屠殺六百萬猶太人,造成人類曆史上最大的血案。

就是在這種經曆下,造就了猶太人強烈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一千多年裏,無論流浪各方,無論集居的猶太人有多麽少,他們都堅守猶太教教規,按照猶太人生活習俗生活,無論受到怎麽樣的歧視,他們都堅強以待,以自己是猶太人,是大衛的子孫而驕傲。而絕不被外族同化。歐洲幾十個國家都有猶太人,一千多年的腥風血雨,沒有使猶太人消失,他們還是猶太人,沒有變成俄羅斯人,沒有變成法蘭西人,沒有變成英格蘭人。還在行割禮,還堅持不吃豬肉,還堅持每日三次的禮拜。

隻有一個例外。就是中國。在中國,猶太人自然地融入了回族和漢族,成了猶太血統的回回和漢人。他們崇敬自己的猶太祖先,也熱愛中華文化,他們成了不信猶太教的猶太人,中國猶太人。這個演化,隻經過了的七百年。

中國猶太人與其他民族的自然融合的原因是什麽?原因是多方麵的,但有一個主要的原因,是中華文化的寬厚和接納。上海有一個猶太研究中心,主任是潘光教授。潘光教授在哈佛大學作過一次講演。他說,“在猶太民族大離散的曆史上,像開封猶太社團這樣在沒有任何外界壓力的情況下自然同化於客居地文化和社會之中的情況是不多見的。其本質性原因實在隻有兩條:一是開封猶太人始終與客居地中國的其他民族和宗教集團享有平等的權利;二是開封猶太社團在其存在的最後200年裏處於與外界完全隔絕的狀態。”我認為,自由與平等,是中國猶太人融合於中華民族的基礎。平等的交往,自由的通婚,猶太血統的稀釋和回漢血統的漸濃,是導致猶太民族在中國的最終消亡與再生的最深層次的原因。

從古至今有許多猶太人來華定居,包括唐宋時期散居在從西安到廣州,從揚州到泉州的猶太客商,清朝進入中國東北地區的猶太移民,也包括二戰時期從歐洲逃往上海、哈爾濱的大批猶太難民。無論他們什麽時間來,從哪裏來,中國從來都把他們當作客人看待,中國自古至今都是猶太人的樂土。開封猶太社區建立之初,便得到宋朝皇室的恩許。元朝時蒙古人把色目人劃分為第二等,僅次於蒙古人,與西域回回等同,屬於上等人。明朝推翻蒙元,按理說該對猶太人清算了吧?可是不,朱元璋下了一道“歸我中夏,遵守祖風,留遺汴梁”的赦令,開封猶太社區不但安然無恙,而且還重修猶太會堂,仍舊安居樂業。就在同一時期,歐洲掀起一波又一波屠殺猶太人高潮的時候,中國猶太人渾然不覺,在中華大地上過著與其它民族一樣安定的生活。直到明代,中國的猶太人有河南,陝西、寧夏和江蘇、浙江三大分支。明代開封的猶太人善於經商,重視教育,生活富庶。較前代不同的是,他們除了過著猶太人自己的宗教生活外,更接近漢回社會的世俗生活。僅有明一代,開封猶太人考取進士的就有二十多人,對於一個僅有幾千人的社會群體來說,這個比例大大超過漢族人口的平均水平。到清代,這一趨勢不減。康熙年間,鎮守開封的軍事長官,就是猶太人趙承基。他的職務是大梁道中軍守備。這個趙承基當了大官以後,出資重修建猶太會堂,並且立碑以記。正是在這種寬鬆的環境中,一代又一代,中國猶太人中回漢血統日漸增多,猶太血統日漸稀釋,中華文化日漸濃厚,猶太文化日漸淡薄,中國猶太人變成具有猶太血統的中國人。猶太作為一個民族,在中國消亡了。

一八四一年,也就是清末道光二十一年,猶太會堂被洪水衝垮。一八五零年,開封猶太會堂最後一名拉比去世,在開封猶太人中間,再也找不到一個懂希伯來文,能解釋聖經的人來接替逝去的老拉比,開封的猶太人從此停止了宗教生活。在清末民初戰亂和流離中,開封猶太人的生活與同一個城市的回漢兄弟一樣,開始艱難起來。到民國二年,民國政府給猶太七姓百姓發了猶太會堂的地契,第二年,這塊地被猶太的子孫們以一千三百元大洋賣給了基督教會。這一天,距猶太人來到開封,已經一千年。

中國猶太人從明朝開始改姓,列維改為李,亞當改為艾,示巴改為石,還有為朝廷立了功的,被賜於立都開封的宋王朝的趙姓。現在開封的猶太人,仍有七姓八家,趙,艾,李,張,石,金,高。還有從張姓分離出來的章姓。分散在全國各地的更多,近幾年,在雲南和台灣都找到猶太後裔。民國時期,這些人在填報民族成分時,還填報猶太族。抗戰期間,大批歐洲猶太人來到上海,他們在聽到開封猶太人艱難處境時,還集資幫助這些早年來到中國的兄弟緩解困難,並把一些生活困難的同胞接到上海,給他們找事做。解放初期,一九五二年國慶節,少數民族觀禮團進京,還選了開封猶太人的代表。艾鳳鳴和石敏英兩位猶太人,和全國其它少數民族代表一起,受到毛主席、周總理、朱委員長接見。可惜的是,猶太人沒有把握這個機會,最終在認定民族的時候,五十六個民族中,猶太族沒有入列。也許,這一年,是中國猶太族正式消失的紀念年。從此,中國猶太人按各人選擇,填報漢族或回族。以生活習俗接近,填報回族的更多些。在阿拉伯世界與以色列打的不可開交的時候,在中國,猶太人的後裔和阿拉伯人的後裔卻融合在一起,那融合劑,應該是中國以和為貴,中庸敦厚的文化因子。

現在的開封,猶太人居住的教經胡同仍在,生活在胡同裏的猶太人也仍在,雖然,他們再也不能到教堂去禮拜,但是,祖上傳下的規矩,還在嚴格地遵守著。守安息日,守割禮,不吃豬肉,宰殺牛羊時,先挑去腳筋。這是為了紀念他們的先祖雅各在與人角鬥時扭傷腳筋的一種忌諱。他們居住的胡同,也因此很長時間裏,被叫為挑筋胡同。直到民國時,才被馮玉祥將軍改為比較文雅的教經胡同。他們來到中國時,大批西亞、中亞的穆斯林也進入中原,長得都是高鼻凹眼,說的都是聽不懂的外國話,中國人搞不懂他們的區別,把猶太人也叫作回回,為了和用白頭巾纏頭的穆斯林區別,把用藍布纏頭的猶太人稱作青回回。今天的猶太人,還念念不忘他們的祖先。一代一代,口口相傳,告訴後人,我們是大衛的子孫。作為一個民族,中國猶太族消亡了,但作為一個民族的傳統,卻並未消失,因為,它已經凝結在中國猶太人的血液中。
 
 中國猶太人的一千年,是悲歡離合的一千年,但是,他們避開了歐洲與西亞一千多年的迫害與屠殺,他們在中華民族大家庭裏得到更多的是尊重與溫暖。從這一點來說,他們是幸運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