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恩斯主義不靈
(2009-02-06 00:09:44)
下一個
什麽理論能夠迅速而有效地把我們從日益臨近的衰退中拯救出來?使用上世紀70年代發端於芝加哥的“新古典”波動理論——這種理論中包含了“風險管理”模型——是不可想象的,因為此輪資產價格暴跌,恰恰證明了這一理論的錯誤。有些人轉而想到了約翰•梅納德•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他在不確定性和投機方麵的洞見頗深。但他的就業理論存在問題,而且再怎麽說,“凱恩斯主義”政策解決方案也值得懷疑。
各銀行談到房價低迷,都說這是某種衝擊造成的結果。在它們的模型中,“隨機衝擊”(random shocks)常常會使資產價格低於預測值。事實上,地震、幹旱或其它外力都不會導致價格下跌。根本原因在於使用了嚴重錯誤的模型來進行預測。投機者和購房者認為租金或建築成本會上升,於是押注未來的房價會上漲,這同時也抬高了現有房屋的價格。但許多年過去了,(實際)租金和成本都變化不大。如果它們沒有上漲,(實際)價格遲早都要回落。
這就是凱恩斯的世界。在劍橋(Cambridge),他在《概率論》(Treatise on Probability)一書中說明了一個投資者可能在多大程度上容忍未知的意外事件。在倫敦,他與“狡猾的”奧斯瓦爾德•托因比•福爾克(Oswald Toynbee Falk)運作了一隻對衝基金,並掙到了錢,不過,在1929年初,因大宗商品價格暴跌而陷入困境。他總結道,投資者的信心是“脆弱的”。隨著投資者一個接一個地逃離,先前不斷上漲的資產價格剛開始可能隻是有些不穩,但最終會連同信心一起崩潰。
在1936年的《通論》(General Theory)一書中,凱恩斯把資產價格放在了就業決定的核心。如果投資者人氣的變化導致商業資產的估值(連同股價和房價)大幅下挫,商業投資就會被削減,而就業機會也將減少——失業率就會上升——這主要是在資本品領域。
不幸的是,自那以後,他的理論都不太見效。凱恩斯犯下了一個巨大的錯誤——沒有區分資產價格下跌是源於貨幣原因(貨幣需求外生或內生性的增長),還是與貨幣供求不相關(比如說,對商業資產或房屋未來收益預期的下降)。前一種現象可以通過貨幣手段來解決:央行可增加貨幣供應(如通過購買公共債務),從而推動資產價格回升,但不會引起其它價格和工資無意義的螺旋上升。
不過,最近的房地產投機崩潰是一種非貨幣現象:相對於(一籃子)消費品的貨幣價格,(一籃子)房屋的貨幣價格必須降低。凱恩斯曾辯稱,增加貨幣供應在這種情況下同樣適用:工人們覺察不到,其它競爭性工作崗位的工資已躍升至與他們一樣的水平,因此,他們不敢要求漲工資,以達到與以往一樣的實際工資水平;這樣,雇傭活動就會增加,而就業率會有所回升。但要維持這種反彈,肯定要求工資不斷上漲,且漲幅總是領先預期一步。逐漸地,凱恩斯開始專注於通過非貨幣措施,來改變投資者信心喪失後新的非貨幣平衡。
凱恩斯一直覺得,消費者需求也能促進就業。需求增加會鼓勵公司增產,並雇傭更多的工人——剛開始的時候情況是如此。但是在一個擁有自己貨幣的開放經濟體中,大部分刺激作用會超越國界。在全球經濟中,消費者需求增長最終隻會提高利率,從而引發實際資產價格、投資和實際工資水平的下降。
凱恩斯強調投資需求在增加就業方麵的杠杆作用。根據該理論,政府可以通過對新企業或雇傭新員工實施投資稅收抵免或補貼,以刺激私人投資。凱恩斯較為青睞由國家或國有企業來投資。
美國的機場如同惡夢,橋梁也搖搖欲墜——美國人會歡迎“基礎設施建設”。不過,我們必須要問,從私人投資向國家投資的大規模轉變,是否會抑製創新型商業理念的孕育、發展和采納?資本主義理論強調新商業理念來源的多樣化、支持這些理念發展的企業家群體的多樣化、資金來源的多樣化——天使投資者、風險投資家等等——以及終端用戶排序的多樣化。它還強調了下麵一點的重要性:除了自己的良知,金融企業和商業企業的所有者不需要對任何人負責——隻有這樣,才能讓他們自由運用自己的直覺——而不是相反,承擔政府雇員所要求的那些嚴格責任。因此,一國中央政府在投資領域發揮的作用明顯加大,會遏製創新,並降低已有創新的質量。我們還是會陷入衰退之中。
在生命即將結束時,凱恩斯寫道:“現代主義的廢話,誤入歧途,並且變得酸腐、愚蠢”。他告訴自己的朋友弗裏德裏希•哈耶克(Friedrich Hayek),他打算在下一本書中重新審視自己的理論。他本應繼續前行。我們所有人對凱恩斯非凡貢獻的欽佩,不應該成為我們前行的障礙。
本文作者為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資本主義和社會中心(Center on Capitalism and Society)主任,200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