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全球“裁員潮”迫近中國

(2009-02-06 00:09:44) 下一個

  職場裁員,誰是下一個?

  覆巢之下無完卵,當美國華爾街成群的金融精英抱著紙箱從辦公室走上街頭時,在中國,一場從金融到實業的職場變動也已在所難免。

  金融、地產、IT、航空、電力等等行業,無一幸免落入低潮,昨日看起來還風光無限的精英和白領,如今麵臨的卻是一個很油鹽醬醋的問題:裁員潮會不會來臨?明天誰將有可能失去飯碗?
  
金融職場辟謠忙
  10月13日,互聯網上刊出的一幅幾名華爾街金融從業人員在街頭賣藝的圖片,在中國金融從業人員中到處傳閱。而來自全球再就業谘詢公司的數據稱,2008年至今,美國金融行業的裁員數量居各行業之首,約為10.3萬人。

  而自雷曼破產清算的消息傳出之後,在中國的金融行業,那些一年前還利潤豐厚得令人眼紅的企業便開始忙著對減薪和裁員的消息進行辟謠。從投行到券商,從基金到銀行,中金、中信證券、國泰君安、廣發證券,匯豐(中國),無不深陷減薪和裁員傳言漩渦。

  風起於青萍之末,市場的敏感神經最先為中信證券所挑撥,10月14日,原本隨大盤窄幅震蕩的中信證券忽然開始跳水,帶動整個券商板塊急劇下挫。當日收盤時,中信、海通、國金等龍頭股均以跌停報收。而對其形成“垂直打擊”的是關於中信證券降薪20%的傳言。來自路透社的消息稱,中信證券將自11月起對員工實施減薪計劃,下降幅度為5%~20%。

  緊隨其後是關於中金公司投行部門將裁員1/6的消息,如同急石投湖所擊起的漣漪,幾乎在一夜之間傳遍金融行內。

  雖然這兩家公司的對外發言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都否認了降薪和裁員的消息,但這並不能說服行業內正在日益明顯的感觀。“我們研究所的領導上個月來的時候就跟我們說過這個月會降薪,但目前還沒降,離年末還有兩個月,現在做這種決定好像不太合適。”國泰君安證券一位分析師告訴本刊記者,“但年終獎肯定是期望值大降了。”
  10月27日,廣發證券市場部一位人士則告訴記者,公司內部亦在流傳投行部門即將降薪,而市場部的員工由於底薪比較低,主要靠提成,暫時沒有降薪計劃。不過,他們現在也沒有多少活幹,就在一周前,部門休假,“國慶剛剛旅遊完,又去遊了一回。”她說。

  在眾多的降薪裁員消息中,投行部門紛紛被認為是最有可能首先波及的部門,這些部門人員在市場好的時候,人員多,收入高,年薪百萬之上者比比皆是。而隨著上市、再融資項目的停滯,這個部門是“最閑的”。

  今年以來,受房地產泡沫危機的影響,多家大型地產商在香港的IPO以及公司債發行已經暫停,同時,近期A股的IPO已經變相暫停。據統計,截至目前共有34家公司的IPO方案經發審委審議通過但尚未發行,此外還有300餘家公司在排隊等候過會。

  而根據湯森路透統計,截至10月13日,券商行業來自內地IPO和再融資的傭金收入分別為26.75億元和11.92億元,同比下降了60.9%和68.8%。

  慘淡業績之下,減薪已是木已成舟。2008年中報顯示,上半年上市券商已發放的職工薪酬約為31.6億元,較2007年同期減少8.6%。東北證券、國元、長江、宏源證券的人工費用也均明顯下降。“大部分應該是獎金,去年可以看成是牛市紅利,原本也不應該那麽高的。”上述國泰君安分析師說。

  在降薪和裁員的憂慮中,被認為最“堅挺”的,大概就是基金公司了,在熊市裏,大基金的日子一般比券商好過,工資也比較高。“基金公司資產管理規模在100億,就是成本區,對應管理費用是1億,一個基金公司運營費用一般在8000萬/年。裁員一般不會出現,管理規模在100億以下的基金可能會出現虧損和降薪的情況。”泰達荷銀基金機構理財部一位人士告訴本刊記者。

  受影響的群體還包括一些從事私募的人員,“炒商品期貨的爆倉了一大批,都不玩了。一些跌破淨值的小型私募基金也清盤了很多。”主要操作權證的私募人士陳陽告訴記者。

  與並未普遍到來的降薪和裁員相比,目前,比較明確的是,金融行業的就業通道已經變得非常狹窄。根據跨國人力資源公司翰德公司最新發布的2008年第四季度的中國地區招聘意向報告,銀行及金融服務業的招聘意向已從第三季度的64%下降到第四季度的50%。

  “這是比較早一點的調研結果,根據我們最新從客戶處獲得的信息,大部分的銀行及金融服務業的近期招聘計劃都已經凍結,就是不再新招人了,而在外資銀行和一些內地投行中,已經開始出現了裁員的舉動。”翰德公司市場部負責人劉倩對本刊記者說。

國內招聘網站智聯招聘的數據分析也顯示,金融行業招聘信息中,客戶經理/主管、保險精算/產品研發、儲備經理人,這三類職位的人才需求呈現出明顯減少的趨勢,9月份與8月份相比分別減少了3.88%、4.44%和12.96%。由於上海、北京兩地機構與國際金融市場的聯係更為密切,這三類職位需求減少更為明顯,儲備經理人職位需求減少幅度都超過了15%。

地產就業的窄門

  除了銀行和金融業,房地產行業估計是今年以來景氣度下滑最厲害的行業之一。伴隨著“地產寒冬”的到來,這個同樣曾經風光無限的行業從業人員,也過起了打算盤的日子。

  萬科員工因被解聘和對離職金不滿而自焚的事件被業內看成是這個行業近10年難得一遇的“寒冬”中之冰山一角。而中原地產的裁員消息,則被認為是多米諾骨牌即將展開的一個先兆。

  中原地產董事局主席施永青於10月22日公開說,目前中原在香港有200多家分行,每月有5至6家分行關門,而公司對每個員工都分有一個任務額度,如果做不到就自動淘汰,在這個過程中就出現了所謂的裁員。現在香港中原營業部的人員減少了10%左右,每月都有100多人離開,3個月就有500多人,而且目前中原不再進新人。

  施說,在裁減後勤行政人員的同時,月薪在1萬至2萬元的員工,減薪幅度約為8%;月薪2萬至3萬元的,減薪幅度約12%;月薪若在3萬元或以上的,減薪幅度最高,達到15%。接下來中原還有可能裁減20%左右的人員,而這些人員,大部分是內地的員工。上海、深圳中原目前都已經出現了裁員。

  同為地產中介行業的廣州美聯地產董事總經理劉誌忠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裁員的事情現在每個企業都有,包括美聯。隻不過中原一次性裁員的數量比較大,才會引起這麽大的轟動,事實上,美聯一直都有裁員,隻是不是大量減少。

  而眼下,裁員和降薪風潮已從中介向開發商波及,“地產經紀、物管經紀的流動性正在降低,而銷售、業務人員的流動率正在增高,被動離職率(被裁)在增高,而主動離職率正在下降。裁員和合並崗位的舉動正在出現,裁的主要是是行政、客服、財務、人力資源等職位的人員,還有開發人員轉崗,長期休假。”人力資源服務公司北京太和顧問房地產行業分析師王知白告訴本刊記者,太和顧問的房地產客戶有多家大型地產商,“由於房地產開發大多以項目的形式,一般是進入後期營銷之後,就裁減前麵的一些開發設計和計劃部門的人員。”王說。

  降薪則是一種普遍現象,早在8月底,中海地產便已向各區域公司和地區公司下發了將在下半年把管理費用指標下浮20%的通知。9月中,地產行業一家龍頭公司因將一些非業務部門人員抽調至銷售前線,變相增加工作壓力借此減員。

  國內上市公司中今年降薪幅度最大的則是宜華地產,其降薪幅度由去年的16.4%升至今年的79%。今年各房地產上市公司的中報也顯示,77家地產上市公司中,有16家下調了“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如宜華地產由去年同期的0.08億元,下降到今年的0.02億元,下降幅度為79.01%;天保基建由0.16億元下降到0.07億元,下降幅度為57.61%。

  “從我們接觸客戶的情況來說,大的集團公司目前的招聘和漲薪計劃已經基本停滯,但集團公司目前輕易還不會做出降薪的舉動,因為企業用人是長期計劃,對中高層管理人員,要提供一個相對穩定和長期的職業生涯規劃。”王知白說。

  “一些公司出現的情況是高管人員會降薪,但中低層人員不會降薪,因為中高層人員一般來講對公司人力成本的支出影響較大,而那些年薪在上百萬元以上的高管,則適當地降薪,以縮減人力費用,而對於低層人員而言,由於他們對薪酬變動很在乎,流動性也比較強,所以房地產企業一般是采取裁員而非降薪的方式。”他說。

  王知白判斷,房地產職場整體的影響正在朝著三個方向走:一是薪酬預期降低,高薪挖角的現象減少。二是對人員素質的要求提高。三是需求量出現倒置,不再像以往一樣供不應求。

  從IT到製造
  當下遊的製造業被金融危機、出口退稅、新勞動法、原材料上漲等一係列的負麵因素攪得雞犬不寧的時候,上遊的IT行業不可避免地也被拖累,這個行業的從業人員正在變得越來越“I am tired”(我很累,簡稱IT)。

  聯想集團計劃在全球裁員50人的消息中雖然沒有包括中國大陸,但仍如一顆深水炸彈投入國內IT業界。而境況更為慘淡的,是景氣度早已下降的軟件服務業,關於用友、金蝶裁員的消息也在業內流傳。同樣不可避免的還有互聯網企業,包括酷6、土豆網、阿裏巴巴、博客網也紛紛傳出裁員的消息。

  “去年廣州分公司簽了800多萬的單,回款400多萬,今年到現在一共才簽了96萬,回款不到30萬。”在一家總部位於北京的軟件公司廣州分公司任職的鍾輝(化名)告訴記者,總公司前九個月已經虧損200多萬元,而一年的人力費用支出也要接近1200萬元,總部於今年國慶後就撤銷了上海分公司,除分公司的老總回北京任銷售總監之外,上海分公司40名員工全部解雇。而廣州分公司高峰時有15名員工,如今隻剩下2個人,同樣麵臨著被撤銷的命運。

  鍾輝所在的這家企業主要做ERP軟件,客戶大部分是中大型製造企業,一年之前,他還在激情高昂地與珠江啤酒、珠江鋼琴、廣西玉柴等大客戶頻頻接觸,今年則是“一點希望也沒有,小企業就更不用說了,幾十萬塊錢的單送出去十萬八萬,人家都不做。”他說。

  年景好的時候,一榮俱榮,年景不好的時候,一損俱損。如今,除卻銀行、金融、地產這些以往被稱為高利潤高收入行業的職場正在產生地震之外,一些以往也同樣被列為高利潤高收入的實體經濟領域也刮起了裁員風。

  3月,國電重慶恒泰發電有限公司萬盛電廠中層以上管理人員已經開始減薪30%,基層減薪20%;湖南華電長沙發電廠減薪也是從3月起,幅度是20%;武漢青山熱電廠中層以上管理人員減薪30%,基層員工減薪10%;在電力行業,領導的降幅高於基層員工,而火電廠又是減薪重災區。

  7月,南方航空公司高調宣稱下半年減薪10%,涉及對象包括基層以上全體管理人員,減薪是該公司13億元運營成本壓縮的一部分。

  8月,另一個高調宣稱減薪的是國電集團,這家公司的領導人說,因為經營虧損,公司領導要帶頭減薪30%。而在電力行業,一些沒有宣布減薪的公司也在降低獎金標準。

  10月,國內鋼鐵三強之一的武鋼集團聲稱正在醞釀公司內部的降薪事宜,普通工人降薪20%,而處級及處級以上幹部降薪幅度則將達到50%。

  當這場危機如瘟疫般從金融領域向實體經濟擴散的時候,零散的、此起彼伏的裁員消息,似乎在昭示著暗潮的湧動。

  職場規劃走向

  隨著宏觀經濟的持續降溫,危機影響的進一步擴大,麵對可能更為困難的2009年,失業潮會不會到來,是一大考驗。

  在金融和地產行業,翰德公司的劉倩和太和顧問的王知白都表示,明年裁員和降薪的情況將會加劇,特別是在春節之後,“但大規模的裁員不會出現,金融和地產都屬於資金和知識密集型行業,不是勞動密集型企業,對人員素質要求也高。”王知白說。

  “在危機之後,大家也開始考慮金融體係中的‘道德標準’。華爾街,包括歐洲的金融市場都在考慮金融機構需要怎麽樣的高級管理人、CEO、CFO,如何防範和控製風險變成現在更多金融機構的話題。怎麽樣的金融機構文化是值得推崇的?以往的激進、激情、冒險等等都是銀行家的最好體現,現在還會是這樣嗎?也許銀行會設置更多的風險控製部門,招募更多的審計和內部控製人員。”Eliot-Elixir Associates-PE/VC人力資源谘詢公司合夥人張璐認為。

  有部分企業則趁著這個時候,逆勢儲備人才。上海市金融辦主任方星海不久前便透露,上海金融工委正計劃組織滬上金融機構招聘團,到華爾街進行“人才選秀”。據稱,此次由上海市金融服務辦、市人事局牽頭的“海外金融人才招聘團”將相繼前往美國紐約華爾街、英國倫敦金融城招聘包括風險管理和控製、資產管理、產品研發、基金經理、行業研究、金融工程、衍生品產品、養老金受托業務等15類上海市緊缺的中高端金融人才。至今已有15家中央在滬金融機構和上海市艚鶉諢?梗?婕耙?小⒅と?⒒?稹⒆什?芾淼裙餐瞥雋?10餘個需求崗位。

  “中投、中金這樣的大投行可能會有這方麵的需求,目標一般瞄準的是在大型金融機構任職的中國人,要求是要有中國經驗,懂得中國的遊戲規則。否則,人家願不願來是個問題,來了好不好用又是一個問題。”劉倩說。

  而對於國內大部分的金融從業人員而言,雖然降薪裁員的消息滿天飛,但可謂“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分析師的年薪普遍有二三十萬,就是降一半,降到十五萬,那也隻是上一輪熊市的水平。現在大基金公司中有經驗的研究員月薪都有七八萬塊錢,”國泰君安上述分析師認為,“那比其他行業還是要好很多啊,沒有人會願意轉行的,更不會有人去幹製造業,幹慣了金融行業的,都會嫌製造業太累。再說如果實在降得受不了,也可以離開機構,去上市公司證券部門任職。”

  在他看來,年景不好的時候,職業規劃的走向要麽是去讀書,繼續深造,要麽就找一個差一點的公司。事實上,在一些券商內部,正在趁著這個相對空閑期間對核心員工進行培訓,加強員工的忠誠度。

  選擇繼續深造是很多人的想法,來自中山大學管理學院EMBA招生辦的消息稱,今年的招生不降反增。而泰達荷銀機構理財部上述職員即選擇了花15萬元的學費去讀香港中文大學的金融EMBA班,隻不過,由於今年的收入不理想,他付出的代價是把自己的房子轉手賣掉。

  “這個影響是周期性的,這個時候無論是企業,還是職員,都要做好自己的職業培訓和規劃,再過幾年,行業景氣度一提升,供需又會旺盛起來,提高自己本身的技能,是應對之策。”王知白認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