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家小子

歡迎閱讀, 並且發表評論
正文

行年五十

(2004-10-24 23:11:05) 下一個

行年五十

   昔莊周稱遞伯“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宋太宗趙光也說:“朕不待五十已知四十年非矣”。

為人君者能夠這樣想,真是一點都不糊塗,一個人年輕時有年輕的想法,老了又有老年人的慧悟之心,倒不一定是錯誤。

我當醫生時,很有體會。剛畢業的前兩年。見到病人來總是興奮,生怕病人不來找我,內外婦兒所有科我都會,病人講了一半,我已經知道他是什麽病,心裏早已計劃好怎麽給他治,真可謂初生牛犢不怕虎。五年以後,想法不同了,聽病人講完還要問上幾句,生怕出一點差錯,搭上一條人命;如今畢業十年有餘,見病人就怕,有許多情況對我來講雖是百分之一的例外,但對病家而言,真是百分之百的遺憾,即使病人治好了,也總有一些遺憾,感到或許可以好得更快一些,或許可以替病人省一些錢或許可以不心挨一刀,或許可以找一個更好的療法,經曆越多,越膽小。有一次為一個病人請神精外科專家胡鬆寒老先生來會診,他足足分析了三個小時,連病人吃喝拉撒都講到,可謂細中又細,會後我問他:“老師經驗多多,還這麽小心。”曰:“一將功成萬骨枯,主任醫師的經驗多是血的教訓換來的呀!”一句話,說得我膽寒。從此,再也不敢狂妄自大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