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很苦也很香,用心去品嚐

一塊方糖掉進了咖啡,是甜了咖啡還是苦了方糖?
個人資料
正文

我的爺爺——張庭濟

(2017-07-28 14:22:25) 下一個

這次去北京,有機會去看看父親從小長大的地方,北京東城區南河沿大街111號。

早晨,從王府井大街騎自行車出來,一個拐彎,意外的看到“歐美同學會”的大牌子。

記得1981年曾經和父親在北京看望老戰友的時候,一起來過這裏,記得當時已經是同學會的辦公地點了。

告知我來意,門衛有人情味的讓我進去,院子裏古色古香的建築,規劃整齊的房子,沒有一點生活的氣息。拍了幾張照片回來留作紀念。

記憶中的爺爺——張庭濟,都是從網絡各方搜索來的信息

1919年5月4日,“五四”運動在北京爆發,作為中國革命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件,“五四”運動拉開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北京學生3000餘人在天安門前集會,高呼“外爭國權,內懲國賊”、“取消二十一條”、“拒絕和約簽字”等口號,並舉行了遊行示威。在這些愛國學生中有一位平湖籍的重要人物——張庭濟

張庭濟,字柱中,號柳西、瘦石山人,光緒二十一年(1895)生於新埭厙港(今溪洋村)。光緒二十七年(1901),啟蒙於家塾“耕書堂”。光緒三十三年(1907),就讀於新溪學堂(現新埭中心小學)。宣統元年(1909),考入上海麥倫書院。民國二年(1913),考入天津北洋學堂。民國五年(1916),考入北京大學文本科英文門,成為新埭鎮上第一位大學生。

民國八年(1919), “五四”運動爆發。是年,張庭濟已是北大本科英文係三年級學生,在各校代表集會時他因為英文好而被推舉為北大學生總代表之一,赴美、英等國駐華使館遞交《說帖》。

是年夏,張庭濟畢業於北京大學,由胡適先生舉薦,並得到蔡元培校長同意,留校任教。民國十一年(1922)夏,應聘任河南焦作福中礦務大學教務部成員。民國十二年(1923),回家鄉平湖任教育局教育科長。次年,加入國民黨。同年3月,任浙江省立二中(現為嘉興一中)校長。民國十八年(1929)2月,在國民黨浙江省第二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候補執委候選人。民國二十年(1931)8月,任浙江省立金華中學(現為金華一中)訓育處主任。1934年8月,張庭濟得到恩師蔡元培的引薦,先後任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秘書、總務處處長等職。

“七七事變”後,北平淪陷,張庭濟奉命留守,負典守之職。抗戰時期,故宮博物院院長等人帶部分珍寶西遷避難,張庭濟以故宮博物院處長的身份,擔當著院長的責任。為保護國家珍貴文物和紫禁城宮殿建築免遭破壞,功不可沒。特別是在此期間,麵對明、清兩代保存下來的古建築,極為主張必須及時對其實物精確測繪,以防戰爭損毀之不測,期間留下300多張珍貴圖紙。

民國三十七年(1948)十一月,奉命在故宮博物院南京分院工作。由於在國民黨敗退台灣之前,令其將博物院文物清理後運往台灣,張庭濟堅決不從,於次年6月,被免去故宮博物院總務處長職務。8月,張庭濟回到新埭。1952年,到上海某團體舉辦的文化講習班當一名教員,住上海鴨綠江路121弄3號,後定居於上海。1954年加入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1958年5月31日,張庭濟在上海病逝,終年64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