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發言人的口碑

(2009-08-07 21:20:46) 下一個
不知何時起,發言人已泛濫成災。各國、各級政府、許多大公司和民間機構有發言人。

政府發言人的作用應是公布真相,澄清事實,而不是掩蓋真相,製造假象。然而,現實好像不是這樣。多年來,各國民眾對政府發言人很少有正麵評價。更有人言,政府發言人是謊言製造者,或是職業騙子。這話似乎太極端,但發言人的口碑不佳卻是事實。想吃發言人這碗飯還不易。發言人要會說話字斟句酌、要臉不紅新不跳地答覆外界提出的各種刁鑽問題,要學會揣摩並迎合聽者的胃口,去說謊話、空話和套話。發言人絕對不可表露與上司不同的觀點,否則飯碗難保。因此,講原則、說謊臉紅者不可作發言人。

發言人是靠嘴巴吃飯的,用嘴巴來完成上司吩咐的任務。作為稱職的發言人,條件之一是準確領會上司意圖,包括上司無法啟齒的意圖。發言人要代替上司就有關問題對外作口頭答覆,對付那些無孔不入媒體提問。發言人要始終效忠上司,以文明的語言為上司塗脂抹粉。上司犯錯誤時,發言人為他們隱瞞。不能隱瞞時,就為他們辯解、推卸責任。

在民主國家,發言人一般就眾所周知的訊息不敢隱瞞或說謊,他們答覆問題常用的伎倆是回避或避重就輕。在專製國家,發言人經常說謊,用「不知道」、「不知情」、「不是職權範圍」和「無可奉告」等裝糊塗的方式答覆提問算是比較文明的了。經常在電視上看到有些發言人被媒體的問題弄得很尷尬。之所以尷尬是因這些人如有點廉恥心,為了飯碗不得不說謊。私下裏,他們一定會覺得自己很卑鄙。

中國政府也有許多發言人。除政體外,中國政府在其他方麵一直在趕世界潮流,隻要不危及其統治,什麽都可采納。中國發言人製度的形成是是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外交部是采用發言人製度比較早的部門。之後二十多年裏,中央及地方政府陸續冒出來相對固定的發言人。與外部世界交往比較多的部門有不隻一個發言人。

中國的發言人製度鍛煉出不少臭名昭著的發言人。除了極少數外,絕大多數發言人在做了一段時間後就飛黃騰達了。中國政府部門的發言人並沒多少言可發,黨和上司對他們的限製太多了,因此他們隻好以含糊其辭的外交辭令或謊言對外發言。就發言人製度的成立,中國官方解釋是它可促進政府和公眾之間的溝通,增強行政部門運作的透明度。實際上,中國的發言人製度純粹是為中共塗脂抹粉的製度,是壟斷信息的製度。說謊獲利,誠實雖不至致禍,但對發言人的仕途絕對不利。

曾有一中國大陸發言人曾私下裏跟我說:發言人就是什麽都不發言。這話說得一針見血。其實,發言人都在發言,就是所發出的言裏沒有內容。發言沒有內容也許是算好的,怕就怕是內容裏充滿的都是謊言。在中國官場上混得好的爬得上去的,都知道“能說的少說,不能說的絕對不說”的做官原則。發言人也是官,是靠嘴皮子吃飯的,更得遵守這個原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