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重傳統要麵子 東北人和他們的城市

(2008-10-17 21:25:13) 下一個
重傳統要麵子 東北人和他們的城市

  任憑社會起起落落,東北人性格依舊。時間到了上個世紀的90年代,東北人恍然醒悟,開始為自己好好打造未來。沈陽、大連、哈爾濱等相繼提出建設國際性城市的構想。在文化磁場的輻射力上,誰將成為這一寒地城市群的中心呢…

  有人戲言:上個世紀從東北“出口”到關內的隻有兩樣東西,張作霖的口頭語“媽個巴子”和趙本山的小品。還有人說,東北地區原始文化積累過於貧微。東北不出聖人,棍子掃一圈,掃倒的全是武夫為生活在一個廣闊地域的人畫像是困難的,同時也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

  談到東北人,北京大學中文係副教授孔慶東這位東北漢子滔滔不絕:對某一地區的人的判斷很大程度上是通過其他地區的人的想象方式完成的,這種想象常常是片麵的和虛幻的。相對於人們對北京人和上海人的研究和總結,對東北人的研究實在太少了。中國人對東北人的認識是簡單的,而事實上,東北人“特複雜”,很難概括出其共同點。

  作為一個中國現代文學的研究者,孔慶東舉了一個例子,在現代文學家中,蕭軍和端木蕻良都是東北人,卻代表了東北人兩種完全不同的極端。東北人是豪放的,同時也是細膩的,而且東北人一旦細致起來,其程度決不輸於江南一帶的人。就像在身高普遍比較高的“東北大漢”堆裏,也會湧現出個別潘長江這樣的“精華”。

  重傳統要麵子

  東北的文化從古至今變化很大。吉林大學曆史係副教授楊軍說,明清兩代,統治東北地區的主要是滿族文化。八旗入關以後,東北大部分地區成為無人區。滿族人將白山黑水的東北地區視為聖地,為了保護東北地區不被漢人破壞,清政府對東北實行封禁政策。封禁政策一直延續至清代中後期,後來為了充實邊防,抵禦外來侵略,清政府才解除了封禁。

  19世紀末20世紀初東北解禁以後,關內由於土地稀少,而且迫於兵荒馬亂、災害連年和官府的橫征暴斂,關裏人掀起了“闖關東”的熱潮。這些“闖關東”的人們一路乞討到地域遼闊的東北大地謀生,在曆史上寫下悲壯的一頁。“他們過的完全是野人般的生活。但是他們卻總算維持住了生命。”散文作家峻青在《東北紀行》一文中這樣描述。

  在闖關東的人中,絕大部分是山東人和河北人。資料表明,在解放前東北的3500萬居民中,山東人就占了2000萬。山東人和河北人的到來也帶來了他們的文化,整個東北文化其實就是山東、河北漢文化的一個變型。東北人的豪放、粗魯、熱情、暴躁、率直、閑散,很大程度上都與山東人相似,遼南方言接近於山東方言。

  人對故土越是遠離,就越是懷念,也就更能保持故鄉的傳統,典型的例子是華僑對傳統的繼承要好於生活在國內的人。“闖關東”來到東北的關裏人帶來中原的風俗習氣,而且到今天仍很好地保留了傳統。東北人是各個地方的中國人裏麵最看重婚喪嫁娶這些場麵上的事的,說白了,就是要麵子。無論家裏是否寬裕,遇到這些場麵上的事都不能對付。直到今天,鋪張浪費的風氣在東北仍舊很盛。

  “山林氣概”

  孔慶東用這樣一個極富美學味道的詞語來概括東北人身上的“土匪氣”。

  東北地區地處北溫帶,由於緯度較高,冬季漫長而寒冷。氣候對人的性格會產生影響,這早就被孟德斯鳩所注意到,他曾經寫道:“人們在寒冷的氣候下,便有較充沛的精力。心髒的跳動和纖維末端的反應都較強,分泌比較均衡,血液更有力地走向心房;在相互的左右下,心髒有了更大的力量。心髒力量的加強自然會產生許多效果,例如,有較強的自信,也就是說有較大的勇氣,對自己的優越性有較多的認識,對自己的安全較有信心,較為直爽,較少猜疑、策略和詭計。”

  古代的東北地區,人們以遊牧和打獵為生。由於遠離中華文明的中心,東北人在曆史上文化發展顯得落後。當中原地區的人們已經拋棄了刀耕火種的生產方式,開始以集體的力量對抗自然時,東北人仍然停留在以個體力量爭取生存空間的階段。另外,東北地區由於歸屬中原的王朝秩序比較晚,生活在東北的人們享有比關內地區的人更大的自由度。特定的生存環境使東北人養成了尊重個體力量、尊崇英雄、講究忠義精神的傳統。

  東北人這方麵的特點在“闖關東”曆史過程中得以加深。本來從關內來的人就以底層社會的“不法之徒”為主,這些人來到東北,長期的艱苦生活、沒有一個安定的環境甚至沒有維持正常社會秩序的力量造成了各自為政、強者為王的心理。在早期的關內移民中,隻有強悍的人才有活下去的可能,溫文爾雅的即使遷入東北,也很快被這種艱苦生活所淘汰。

  到了今天,東北人身上還存留著暴躁並具攻擊性的特點。台灣作家柏楊在總結中國人的醜陋時曾總結了一點:“隻要瞪他一眼,馬上動刀子。”這個概括用在東北人身上再合適不過。東北人出了名的愛打架,而打架的原因往往就是誰多看了誰一眼這樣雞毛蒜皮的小事。東北治安狀況差是出了名的,有人戲言:“不到東北不知道膽小”。

  缺乏冒險精神

  從整體上來講,東北人缺乏冒險精神,容易安於現狀,不思進取。由於冬季較長,耕種季節相對短,在長時間的農閑時間內,東北人很少有人外出打工,而是把時間放在喝酒賭博上。改革開放以後,東北的經濟連年不景氣,但是這種狀況仍然沒有多少改觀,大批的勞動力閑置,外麵的世界仿佛天然對東北人沒有吸引力。

  楊軍分析,東北人懶散的作風客觀是由自然條件和氣候條件決定的。東北的冬季很長,不但不能耕種,戶外活動都受到很大的限製,因此東北人有“貓冬”的習慣。另外,東北自古物產豐富,有“棒打麅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裏”之說。東北人均耕地麵積多,雖然隻能耕種一季,但人均糧食產量足夠一年的食用。這使得短時間的勞作供應一年到頭的溫飽成為可能。東北有句俗語,生動地描繪了東北人一年到頭的生活狀態:“三個月種田,三個月過年,三個月幹閑。”

  對東北人“小富即安”性格的成因,東北土生土長的作家遲子建認為,是當年冒著生命危險“闖關東”的老客們將這種生活態度帶到了東北大地。那些“闖關東”的關內人之所以離開家鄉來到東北大地,主要是因為生計問題,而不是抱著尋找新大陸的夢想來東北的。這就決定了他們沒有特別大的抱負,在解決吃飯問題後,就感到滿足了。而且,“闖關東”時代的東北,男女比例相差懸殊,來到東北的關內人娶媳婦極為困難。吃飽飯、成個家,“三畝地,一頭牛,孩子老婆熱炕頭”成了他們的最高理想。這種著眼當下、少思未來的心態在那些“關東客”和他們的後代的心中根深蒂固。

  建國以來,東北建立起了一套完善的計劃經濟體製,人們幾十年來過著按部就班的生活,麵臨社會的變革,一時間手足無措是在情理之中的。

  轉軌期間的痛楚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計劃經濟體製的結束,全社會向市場經濟轉型,東北陷入了困頓和迷茫。20世紀90年代初,東北普遍出現了工業經濟效益下滑的“東北現象”。1990年東北三省工業總產值僅比上年增長0.6%,與全國平均增長7%的水平相差甚遠。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前後,被稱為“糧食市場穩壓器”的東北農業再次遭遇了與當年工業幾乎相同的尷尬,媒體將其命名為“新東北現象”。

  在媒體的宣傳報道中,東北地區在轉型期間的落後被歸結為東北人市場觀念的落後和舊有體製的弊端。但是,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的學者們都對此表示反對,他們認為這是宣傳製造的假象,掩蓋了問題產生的深層次原因,將經濟社會轉軌的滯後和由此造成的陣痛推給東北人自己是不負責任的。

  東北財經大學經濟研究所東北經濟問題研究專家李懷認為,建國以後東北的經濟社會狀況的變遷與國家的政策密切相關。最初,國家將東北定位為中國的工農業基地是出於全局的戰略考慮,當時台灣問題尚待解決,沿海一帶隨時可能發生戰事;而東北靠近蘇聯,相對安全。另外,東北輕、重工業和農業的底子都很好,地廣人稀,不存在關裏地區的人口壓力,交通發達,有全國最密集的鐵路網,發展前景很好。所以國家重點開發東北,並用東北的資源支援其他地區的建設。

  楊軍認為,建國初期,東北地區是當時中國除上海以外最有潛力的地區。但是國家對東北一直是索取大於投入,東北工業企業的產出和資源都用在了支持其他地區的建設與開發上:大慶的石油、鞍鋼的鋼鐵、大興安嶺的木材、阜新的煤炭被源源不斷運往其它地區支援建設,連很多熟練工人都輸送到其它地區,但東北卻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加上20世紀50年代以後中蘇關係緊張,雙邊貿易受阻,也限製了東北地區經濟的發展。

  幾十年下來,東北原有老底幾乎被掏空,原有的優勢蕩然無存。這是東北輕重工業在改革開放以後徹底垮掉的最根本原因。比如阜新,豐富的煤炭資源在計劃調配下被掠奪殆盡,等到資源枯竭後卻要阜新人自己來尋找出路,這是很不公平的。

  改革開放以後,國家重點扶持東南沿海。近年來,隨著東南經濟的騰飛,國家又決定開發大西北,東北再一次失去發展的機遇。在此期間,東北繼續處於被忽視的狀態下,極大地影響了其經濟的發展。隨著工業時代的結束,重工業已是夕陽產業,再加上東北重工業都由國家直接控製,甚至不能決定自己原材料與產品的價格,虧損是自然的了。

  因為經濟的落後,各地對東北人的不正確認識更加有所加深。楊軍認為,東北的現狀是由這種特殊經曆決定的。這一點絕不能歸結為東北人的劣根性所致,任何地區的人都沒有資格嘲笑東北人。

  孔慶東提出了“新中國的東北人”的說法。他說由於建國以後計劃經濟年代的沉澱,當代的東北人有一種“社會主義情結”。孔慶東認為,東北人已經適應了社會化大生產的格局,但是新時代卻將他們拋棄了,幾十年的努力和貢獻付之東流。東北地區的人均受教育水平在全國範圍內是最高的,東北人不笨,如果東北得到機遇,一樣可以發展得好。

  構思國際大都市

  進入90年代,在我國城市建設領域逐步形成了一股新的潮流,選擇並確立建設現代化國際性城市為城市跨世紀發展的戰略目標,正成為我國城市發展的一個趨勢。

  所謂“國際化大都市”,或稱為“國際性大城市”、“全球性城市”的概念是英國學者霍耳在1966年提出的。之後,美國學者威爾夫和符裏德曼又作出新的假說及理論上的概括。現在公認的“國際化大都市”,其主要標誌概括起來為:主要的金融中心、跨國公司總部所在地、國際性機構的集中地、第三產業高度發展、主要製造業中心、世界交通的重要樞紐、城市人口規模達到一定標準。綜觀起來,區位優勢、國際性的港口貿易、金融保險業、跨國公司集團化的一體化以及重大區域性的基礎和服務產業國際化服務,都是構成國際化大都市的基本要素。不久前,有關國際組織在對世界公認的11個“世界城市”以上述等16個項目內容進行評議時,除倫敦、紐約、東京等幾個城市外,其他城市隻具備國際性城市的一部分功能。顯而易見,我們國家與之相比,還有著很明顯的差距。

  大連:20年建成“北方香港”。基本實現現代化,成為重要的國際交通樞紐,技術先進的工業基地,東北亞地區的商貿、金融、旅遊、信息中心之一。

  哈爾濱:東北亞重要國際經貿城市。2000年起,再用一段時間,把哈爾濱建成經濟外向化、金融國際化、交通網絡化、城建現代化、產業高級化、城鄉一體化的功能配套的國際經貿城市。

  沈陽:2020年東北亞金融中心。逐步形成東北地區的金融中心和完善的金融市場、金融網絡,為形成東北亞金融中心奠定基礎。建立起立足沈陽、依托東北、麵向全國、輻射東北亞、聯係全世界的開放型、高效率的金融市場體係。到2020年,將沈陽建成東北亞的金融中心,成為東北亞區域的現代化、國際化城市。  1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