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太多全國各地人們打筆仗,你好,我好.你壞,他壞.夠了!終於拿起筆自己寫一點東西,不為別的,隻為我摯愛的家鄉--東北,鳴幾聲怨,以減輕我心中壓抑了多年的沉重感,表達一下我對他們的懷念.這片文章是在VORLESUNG上寫的,思路可能有些亂,請各位讀者諒解. 我出來前是遼寧省某重工業城市某局辦公室成員,負責寫一點東西.接觸的文件資料多一點,內心便有諸多的憤慨:為什麽東北會變成這個樣子?這難道僅僅是偶然的嗎?為什麽我們無法發展,越來越差?現在可以肯定的是,整個東北的"落後化","非工業化",並非偶然,而是某種無形的東西在起作用,如果你不想被任何的謊言和矯飾所迷惑,那就請往下看! 先看看剛剛建國的時候.如果大家看過那時候中央政府出的任何一個關於工業和產業布局的文獻,都回注意到這樣的一句話"中國的工業,主要集中於上海和偏居一地".這個"偏居一地"是什麽意思?中央政府可是對東北連稱呼一下都不屑的!毫無疑問的是,上海是輕工業的基地,占全國輕工業產量的35%左右.而當時的東北,準確地說是遼寧,卻把當時全國重工業的產量囊括了近七成!其中,關係到國際民生的主要產品:鋼材,成品油,電力,機床,軍工更高達八成以上!即便是原煤這樣在關內手工勞動盛行的產業,遼寧仍然占到55%的份額(因為有撫順,阜新這兩個當時在亞洲無可匹敵的露天煤礦).今天,總有一些人牽強附會地說什麽武漢,青島,天津,甚至重慶,太原什麽的是"老工業基地",這真叫人笑掉大牙.不客氣地講,跟遼寧中部的重工業基地相比,這些城市根本不配叫什麽工業基地,頂多能稱得上"手工業基地".當時東北區的主席高崗很牛,為什麽?資格老是一方麵,主要是實力強,毛澤東在北京閱兵,他在沈陽閱兵,然後的群眾隊伍展示的是什麽?北京老百姓拿出來的是棉花和麥子,沈陽的老百姓拿出來的是火車和機床!諸位有興趣的去看看老將軍們的回憶錄,多少人走南闖北很多年,"到了南滿才見到成片的高壓電網,密集的鐵路,知道了什麽叫工業".這裏還必須提及一個城市-大連.大連是日本人在中國的戰略基地,基礎設施良好,工業底子勝過川琦和廣島。剛建國時,大連是中國最大,也是保存最完好的重化學工業基地,其中原因我就不說了.關於大連的貢獻,這裏還要糾正一個曆史的冤案。大家可能都還記得某位元帥在淮海戰役之後講的一句話:淮海戰役是小推車推出來的。但是,曆史上的原話是:淮海戰役的勝利,靠的是山東的小推車和大連的大炮彈。這裏的"大連的大炮彈"指的是當時國內軍工第一廠"大連立新廠"的產品.這個廠就是後來的"大連五二三廠",首任廠長是吳運鐸.為什麽後來有人把後半句刪去了呢?僅僅是因為領袖人物講的"新疆和東北仍然是兩塊殖民地"嗎?請各位讀者自己去理解吧! 毫無疑問的是,中央政府的高層也很清楚東北的重要性,否則也不會有"隻要我們有了東北這塊鞏固的根據地,即使失去了現有的所有根據地,中國革命也就有了成功的基礎(見諒!可能記的不大準確)"這樣的話.東北人民不但肩負了解放中國的重任,在保家衛國的朝鮮戰爭中也是前方戰士流血,後方百姓拚命.大家想過沒有,如果不是遼南地區稠密的鐵路網,前方的物資如何能無誤送到?比較一下此後的抗美援越,差距多大!可是令人氣憤的是,即便是這些,今天也被歪曲成了,流血犧牲的是四川人,山東人(今天甚至有人寫出是湖南人這樣的鬼話,真是無恥!),大生產的是上海人!奇怪了,難道中國的幾個王牌軍不是由東北子弟兵編成的?難道數萬火車皮的戰略物資不是由遼中工業基礎生產的?這等明目張膽的歪曲是不是太無恥了呢! 再談談建國後的建設時期.筆者從祖父那裏認真地學習過"一五計劃建設綱要"(一本發了黃而且被老鼠啃過的小冊子).其中工業建設的中心意思其實隻有八個字"完善一個,鋪開大網".最中心的一句話是"建設並完善以鞍山鋼鐵聯合企業為中心的東北工業基礎,使之能夠有效地支援全國的工業建設!"這裏,前半句是手段,後半句是目的.不幸的是,這個"目的"一直持續了五十年!!!請各位注意,計劃經濟時代,東北產品的輸出與八,九十年代的"廣貨北上"有著本質的區別,那叫"調配".所謂"調配"是無償地支援,如果是出售的話,年產量一直超過五千萬噸,穩產二十年,人口隻有八十幾萬的大慶豈不早就成了科威特了?全國機電產品的集中地--沈陽,每年無償調配到關內的產品多達89%!有人說,沈陽是共和國工業的長子,我看,應該叫奶娘才對!鞍鋼大型廠很長一段時期是國內唯一能生產重軌的工廠,可是諸位讀者你們想一想,建國以後,在東北地區究竟建設了幾公裏的鐵路?就是七十年代建設的溝海線也是遼寧省自籌資金建成的!沒有東北的無私奉獻,何來的中國六十年代鐵路建設的黃金時代?其實,又何止是產品?六十年代支援"大三線"建設,遼寧承擔了最重的任務.超過30%的技術,管理骨幹被抽調到了西部,很多甚至是整廠整礦地搬遷.今天在河南,在陝西,在四川,在雲南,在貴州,在甘肅,在湖北的工廠,礦山,軍企,基地中大部分,甚至整廠整礦的沈陽人,大連人,鞍山人,撫順人,本溪人...在金沙江畔,赤水河邊,陰山腳下,戈壁荒灘,他們甚至隱姓埋名,死了都不為人知(筆者父親的一位年輕時的好友,在一個叫金川還是金昌的地方工作,死後整整六年家裏人才知道). 東北人民為國家作出了這樣的貢獻,可是得到的是什麽?別的不說,"陳三兩",想來大家都還記得吧?全國最大的工業基地,作出了無數貢獻的人們,每人每年隻有三兩油吃!難道是東北不產豆油嗎?不是,東北的大豆產量占全國的44-57%(1962-1977年).難道是全國人民都隻吃三兩油嗎?不是,北京市的人均配比是東北的6.67倍,可是它半兩油都不產!年輕的人們如果有興趣,可以問問任何一個年齡在四十歲以上的人,那究竟是怎樣的一段不堪回首的日子.筆者外祖母的一個學生在溝幫子機務段負一點責任,現在回想起來滿肚子的氣:三年自然災害期間,東北的情況也不大好,但還可以勉強維持,因為有吉林和黑龍江兩地的大糧倉.但是上邊連續的指令,調配口糧,飼料糧入關,目標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湖北.調走的那是什麽?那是人命啊!要不是東北的自然基礎好,大自然賦予的糧食多的話,這等釜裏抽糧的作法保不齊也會在東北發生人間慘局.今天有人發貼說東北在三年自然災害期間死人較少是因為周恩來從蘇聯那裏弄來了糧食,簡直是一派胡言!事實上,這樣的無償調配不僅滋長了懶惰和依賴,更重要的是它鼓勵了奸詐和詭辯!今天,那麽多的人上網罵東北人的不是,他們可曾記得,他們的父輩,祖父輩是靠那一口東北大米活下來的?為什麽如此的忘恩負義!今天四十歲以上的人們應該還記得七十年代東北人到北京搶購的情景吧,"豬肉甚至整扇整扇地往回扛!",這裏麵有一個問題,為什麽東北的工業產品可以無償地調配給關內,而關內的農副產品卻不能無償地調配給東北呢,而是要東北人民千裏迢迢進京去買?這其中是否就有資本外流一類的什麽問題呢? 如果說八十年代之前,東北人民隻是"小苦"的話,那麽改革開放之後,東北人民便是"獨享"這 份苦果了.改革開放,鄧小平在南海邊畫了幾個圈搞窗口,搞實驗田,當然是有風險的,這就需要由上繳財政的大戶來分擔,這其中東北又是主力軍.八十年代初期,遼寧,吉林,黑龍江,上海每年的本級財政支出都是財政收入的三到六倍。 如果說,此時的廣東,福建等地經濟實力弱 ,減免稅收製度對中央財政的影響不大的話,那麽到了一九八四年(請大家記住,一九八四年 是中國經濟領域一個極為重要的年頭,這一年很多有利於南方各省的經濟政策出台,東南部 各省的發展勢頭正式形成)南方各省的經濟已初具規模,再如此地"減免"就不免有些偏心的 味道了(當然,這其中有政治和派係交易的因素在裏麵)。 當時的情況是,南方,尤其的廣東,已 經初顯活力.而北方,尤其是東北已經顯得有些吃力了.但是當時的決策層似乎很欣賞這樣的 ,即將發生的"馬太效應",對東南部各省的優惠政策一個接著一個,對東北個省要求一視同仁 ,減輕負擔的呼聲充耳不聞.就是從這個時候起,東北真正成了"中國改革開放大業成本的承擔者(李貴鮮語)"。 這裏筆者要澄清一個事實,一直有人聲稱,並有人相信,八十年代上海為國家上繳了最多的稅收,這其實是錯誤的,真正的第一是遼寧省.問題就在於上海是作為一個整體為國家交稅的,而遼寧省內還分出去了幾個所謂的計劃單列單位:沈陽市,大連市,鞍鋼,遼河油田...最為典型的是一九八八年,全國上繳稅利的前十名中,竟有四個來自遼寧省:遼寧,沈陽,鞍鋼,大連.此外在鞍鋼之前是大慶油田,東北一共占了五個!占全國人口總數不到十分之一的東北三省,是不是有些出血過度了呢?! 其實,按比例上繳 稅金未嚐不可,但是問題就在於它的不公平,這時的廣東,其國民生產總值已經達到了遼寧的 70%,可是上繳稅金之少,卻隻能用"駭人聽聞"來形容了.同樣的情況發生的福建和浙江(這裏 必須提及,江蘇在東南地區是個例外,它經濟一直不錯,而且很少搞雞毛蒜皮的小動作).這時候的東北已經顯出發展後勁的不足,表現在:工業設備老化,技術落後,企業留利過少,自我發 展資金短缺(當然,這些都是相對於全國而言的)。 為了完成每年沉重的上繳任務,東北工業基 礎錯過了八十年代後期工業領域升級換代的良機!這難道是無意中形成的嗎?錯!上層搞經濟 的人心知肚明.舉個例子.鞍鋼是鋼鐵行業的老大,每年上繳的利稅是武鋼的3.5倍,首鋼的6 .5倍,可是它每年的留利隻有三千多萬元,在冶金工業部十大鋼廠中名列第七,僅比酒鋼,水 鋼高一點點,連首鋼的一個零頭都不夠!用鞍鋼計劃處的人的話講,每天的流動資金的最低 線都不夠!"。 這些都是不可更改的事實,如果讀者有興趣的話, 可以參考那幾年冶金工業部出的年鑒,你就會明白什麽叫不公平,什麽叫壓榨!九十年代初期,鞍鋼最困難的時候,連買煤的錢都是全體職工捐來的,可是國家的上繳任務卻未見絲毫的鬆 動.同時的首鋼確實利稅全退,國家貸款多得擋不住,又是建大高爐又是買大鐵礦,真是風光無限!更多的例子發生在沈陽的鐵西區,這裏就不再重複了.如果讀者有興趣的話,可以參考86-89年出版的遼寧經濟信息報,那裏的東西更全麵,相信會更有說服力! 鄧小平在九十年代初的南巡後,說過一句話:改革開放把上海落下了,現在是該大發展了.這 時陳雲的勢力已衰,對上海的控製已經不行了,上海得到了各種各樣,也許連它自己都不敢想 的優惠政策,如出欄的猛虎一般,大發展了.而這時,用經濟界的一句共識來形容"東北,仍然 是計劃經濟束縛下的籠中之虎".也就是在這幾年,遼寧的工業產值先後被江蘇,廣東,山東超 過(接下去是浙江,甚至河北,河南!).不難看出,中央的經濟政策何等見效!共和國的工業長 子就這樣被無情地廢掉了! 此時的中國,第一次出現了"東北現象"這個名詞,關於這個詞的理 解,筆者清楚地記得一九九二年十二月的某期參考消息的第四版右上角,一位讀賣新聞的記 者講的一句話"中央政府對滿洲的政策是歧視性的".這句話筆者半個字也沒記錯,同時他也 半個字沒說錯.對於一個經濟日益衰落的地區課以重稅,並設法堵塞它左衝右突的道路,居心 何在?良心何在?二零零一年的統計分析顯示,全中國社會發展水平排行中,遼寧省排名第 四,在所有省區中名列第一,吉林,黑龍江也都在前十之列。但是,這樣的發展水平卻不 能給我們帶來收入上的實惠,廣東,福建,浙江,甚至河北,湖北這樣的落後地區的收入都排名我們之前,為什麽? 如果說粵,閩,浙,蘇是第一批起飛的地區的話,京,滬,桂則是第二批了.那麽,東北能否成為 第三批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為中央政府的目光已經投向了西部,重慶,四川,甘肅,新疆...東 北有一次被扔進了曆史的垃圾堆.這一次,也許就是致命的.但是,這正是某些人希望看到的,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翻開"第十一個五年計劃",其中 關於地區經濟布局的部分,上麵已經給東北地區經濟發展的未來定了性:...完整的原材料基 地,確定大農業的發展方向!看看,用心何其惡毒,決口不談一個"工"字.把一個工業區"發展 "為一個農業區也許就是這個"綱要"的指導思想。 由此,我想到了當年英國殖民者對印度發展的指導思想:非工業化.對的,非工業化!!!套用當年德國人的話說"我們(東北人)將永遠為他 們(南方人)生產煤,原油,提供木材,大豆,糧食,並世世代代作他們的奴隸!德國人民是幸福 的,有鐵血的宰相,有自由發展的契機,頸上也沒有沉重的枷鎖,而的東北人民呢? 今天,我的朋友們,當你為了二,三百元的工資辛苦工作,當你年邁的父親省掉了晚餐上那一 杯酒,你白發蒼蒼的母親不得不在寒冷的雪夜步行回家,你的兄弟們冰天雪地裏為了掙一點 小錢困苦掙紮,你的兒女在沒有暖氣的室內凍得瑟瑟發抖,你的好友為錢去拚命,你心愛的球 隊不得不賣藝他鄉,受盡欺辱.甚至你的親人姐妹淪為娼妓,在男方男人的身下痛苦掙紮的時 候.你,一個東北人,有沒有想一想,這究竟是為什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