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讀了一篇很好的有關“幽默感”的文章,飛雲將會把文章附在後麵(還有曹先生的有關裏根總統幽默的文章節選)。話題轉回來,先要講自己長期以來對幽默感的看法。
飛雲以為:幽默感之源,由基因、機智、自信和樂觀組成。幽默感首先來自於基因,父母或家族成員若沒有幽默細胞,本人即使非常聰明、自信,其聰明、智慧與自信一般都不由幽默感來表現。
在基因基礎之上,家庭氛圍之中,幽默感在孩童時期就已經紮根。
即興發揮、預料之外、情理之中。故幽默之人必有機智,兼有智慧。幽默罕見於非機智之人。另外,特別認真之人往往顯得刻板而沒有幽默感,幽默人在特別認真專注的時候,往往也沒有幽默。幽默人在認真之間隙,卻常常會迸發幽默。
幽默感有一個雙胞胎弟兄,它的名字叫“自信”。人若無自信,會自然而然地處於自保、緊張狀態。處在自保、緊張狀態中人,放不開,沒有幽默感。人若有自信,就能自嘲。而幽默恰恰經常出自於自嘲。
一般對缺乏幽默感之人而言,幽默不大可能學來;但是幽默感強的人,卻能夠錘煉、強化其幽默感。
幽默常與自信、樂觀產生共鳴,幽默為生活添彩。
下麵建議本文讀者讀引發此文之原文《幽默》,作者:xqw63
幽默
2015/02/24
當自己能夠識字讀書的時候,就一直沒辦法理解幽默的真正含義,即使年齡增長,也難以把這個概念搞個十分明白,直到踏上美利堅土地並伴隨著生活時間的延長,咱才真正理解了其中的精髓。
說中國人缺乏幽默,很多人可能不服氣,不過,當看到那些相聲和小品演員在台上可勁地咯吱您的軟肋逗您一樂的時候,當比較小布什和溫家寶演講時被扔鞋決然不同的反應的時候,不知道您是否還認為:中國人是世界上最幽默的民族之一。
幽默絕不是個人鍛煉和培養的結果,也不是想學就可以學來的一門學問,幽默是伴隨了民族本性和豁達環境而產生的一種品質、一種沉澱、一種生活、一種社會烙印。讓一個成長於苦大仇深家庭的孩子具有幽默感,比讓一個女人長胡子還難;同樣,從萬馬齊喑的環境裏成長起來的人,想表達這種天生的幽默感,則同緣木求魚一樣似無可能。
一個幽默的民族,在生活中會給人一種樂觀的態度,一種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一種明天會更美好的向往。也許這樣的說法很空洞,咱就在此舉幾個例子。
公車上某人不小心踩到了對方,幽默的人可能會說:對不起,我隻是想讓您看看我今天新買的鞋子,被踩的一方莞爾一笑;電梯超重發出噪音,走出電梯的紳士不忘回頭幽默一句:這個聲音提醒了我,我該減肥了,全電梯的乘客報以感激的微笑;服務員不小心把橙汁潑在客人身上,男士馬上表示:這件衣服穿了多年,一直向太太抱怨,這下總算找到更換的理由了......
這樣的幽默在美國比比皆是。
女兒學校搞美食鑒賞活動,老師吃完後對學生道:假如您沒吃午餐,建議您不要品嚐,此話的兩層意思都包括了:這份食品很好吃;這是品嚐,不是自助餐,學生不可以放開肚子去吃。
隨著在美國生活時間的延長,咱一直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中國人什麽時候把人類這種最值得珍惜的優秀品質遺忘了?
在國人眼裏,幽默經常會給人“為老不尊”、“沒大沒小”、“沒有教養”等偏見,這是為什麽,所謂長者,無論年齡、官職,還是學位和財富,一旦被尊為師、被稱呼長、被謂之款,就可勁地端著,可勁地裝B,一副“高高在上”、“不屑一顧”、“目中無人”的架勢,弱勢方隻有仰視的份,這些端著的人說兩句笑話,下麵的人馬上獻上諂媚的假笑,這是幽默嗎?這是滑稽,可笑的滑稽!
幽默是發自內心的會心一笑,是一種平等的自嘲,更是一種尊重的欣賞,如果沒有這樣的意識,您永遠無法學會幽默的真諦。
無意中參加了一個歡送某單位CEO退休的儀式大會,來了很多重量級的客人,幾位嘉賓的發言非常有幽默感。一個90多歲老頭坐著輪椅參加了會議,這個老爺子是行業裏世界最著名的醫生,他創造了很多世界紀錄,下麵絕大部分人都是他的徒子徒孫,他的一句話,就讓著名的石油大亨捐出1000萬美金,當主持人邀請他發言的時候,老爺子顫巍巍地站起來道:“我想我還是站起來發言,因為隻有這樣,我的發言才不會太長,不至於讓大家感到無趣。”這句話一下引來了全場的笑聲,這就是平等的人格魅力。
嘉賓們上台介紹CEO的工作經曆,不吝讚美之詞,什麽“魄力”、“魅力”、“能力”、“良心”、“愛心”、“專心”......人世間能使用的美麗詞匯都用上了。最後,CEO總結發言,他在含淚感謝同事們的支持外,表達了對自己在這個崗位工作20多年的眷戀,雖然含淚,卻仍不忘幽默地說道:“早知道我在同事們眼裏是這麽的完美,我就不應該提出退休的啊!”全場又是一陣感動的笑聲,這就是自嘲的魅力。
幽默絕不是做作,幽默是趨於天然的魅力結晶,是信手拈來的自然發揮,假如您不具備這樣的魅力結晶,您最好選擇繼續“苦大仇深”地活著吧。
附文2: 裏根總統的偉大人生【節選】 (曹-長-青)
裏根的樂觀和幽默。
除了智慧和勇氣之外,裏根的第三個特質,是他的樂觀幽默和單純。他的反對者也承認,他永遠帶著微笑,以喜悅的心情看待人生和美國。在得了“失憶症”向美國人民告別之際,他說將開始自己生命的夕陽之旅,但“美國的前麵永遠是太陽升起的早晨。”所以他最喜歡形容說,美國是“山頂那閃亮的城市”,是所有被奴役的人民的燈塔和希望。
上述裏根傳記作者李.愛德華茲之所以說20世紀前五十年是“羅斯福時代”,是因為羅斯福領導美國人民走出了“經濟大蕭條”和二戰的陰影;而20世紀後五十年之所以被稱為“裏根的時代”,是由於裏根領導美國人民走出了“心理大蕭條”(great psychological depression)和冷戰的陰影。因為20世紀後半葉,美國發生了肯尼迪被暗殺,馬丁路德.金被暗殺,水門醜聞,越戰失敗┅┅而裏根的樂觀主義,給了人民希望,重振了美國的信心。
愛德華茲比較說,民主黨的羅斯福和裏根有根本不同,羅斯福尋求擴大政府功能來解決問題,但裏根卻把眼光投向人民,他的名言是,“政府不能解決問題,政府本身就是問題。”美國兩黨不僅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同,對國家現實的看法也不同。幽默的裏根說,“共和黨把每一天都當成7月4日(國慶節/歡樂),而民主黨把每天都看成4月15日(繳稅日/痛苦)。”而且還逼人繳稅。
樂觀的人,更可能富有幽默感。裏根的幽默幾十年來都被人津津樂道。即使在他的葬禮上,從現任總統到他的兒女,都用裏根的幽默,把哀痛變成歡笑,在歡笑中更懷念那個給人帶來快樂和信心的裏根。
幽默是打破等級和尊卑的最好方式,更是人類溝通的奇妙手段。但即使在美國這種自由的文化中,也不是很多人都有幽默感,雖然“笑星”是美國大眾最歡迎的人物。裏根不僅僅是天性富有幽默感,他還刻意發展這種本領,經常拿小本記下那些笑料和軼事,在演講或聊天中娛樂大家。他不僅自己樂觀,也要把快樂帶給其他人。
他的不少經典幽默曾被電視反複播放。例如,他競選連任時已經73歲,他的對手則是比他年輕很多的蒙代爾。在電視辯論時被主持人問道,怎麽麵對自己的年齡問題時,他一本正經地回答道∶“我將不會占我的對手年輕和缺乏經驗的政治便宜。”連蒙代爾都忍不住哈哈大笑。
裏根也開自己年齡的玩笑,有一次在英國一座15世紀的大樓裏演講,他說,“與比我更老的東西在一起真讓我感覺舒服。這次我當選總統,就是美國試圖向我們的歐洲表兄展示,我們美國也是尊重古物的。”
他遭槍擊後,在被送上手術台之際,還不忘幽醫生們一默∶“我希望你們都是共和黨。”而醫生的回答真正體現了美國人在關鍵時刻是一個整體的精神,他們說,“總統先生,今天我們都是共和黨!”
裏根不僅有即興的幽默,也愛講笑話,比如他最喜歡講的一個笑話是,有些政治家就像兩個野營的人,遇到了一個黑熊要衝過來,他們其中一個迅速坐下來換運動鞋,他的夥伴看著他說,難道你認為自己能跑過黑熊嗎?那個換好鞋的人站起來說,我不需要跑過黑熊,我隻需要跑過你。
前國會共和黨領袖金裏奇說,裏根的樂觀和幽默,給了他獨特的溝通能力。就像每個打籃球的人都想成為喬丹,每個保守主義者都想成為裏根,可惜裏根的很多本事是別人無法模仿的,那是一種氣質和超凡的能力。
但左派卻最願意指責這個喜歡講笑話的總統“不夠智慧”、“頭腦簡單”。他們根本不明白,單純,不僅是裏根的特質之一,也是他成gong的一個重要因素。裏根的心和頭腦,都更像一個孩子,永遠沒有成熟到長老繭,總是如童話般的世界那樣,把世界分成善和惡,黑和白(從不強調“灰色地帶”),然後積極樂觀地去承擔“義人”的道德責任,對抗邪惡。
從來都喜歡讀書的裏根,卻從不像文化人那麽頭腦複雜、故作高深,也對知識份子頗有微言。前述裏根演講稿撰寫人努南說,“裏根並不是不喜歡知識份子,他心目中的英雄經常是知識份子,從建國之父們,到(諾獎得主/自由經濟學家)弗裏德曼(Milton Friedman),哈耶克和索爾仁尼琴。但他不喜歡自己同時代的知識份子,覺得他們基本上都是漿糊腦袋。他認為20世紀的很多知識份子都是高智商的、悲觀的小精明者。他對奧威爾(《1984》作者)的觀點有一個直覺上的認同∶一種獨特而很蠢的理論,往往隻有知識份子相信它。”
努南接著寫道,“裏根認為,20世紀後半葉的左翼學院派知識份子們,總是傾向於把自己纏繞進巨大而複雜的蜘蛛網中,不僅自己陷進去,還把整個人類也帶進去。而那些從馬克思到布隆伯瑞(Bloomsbury,反傳統的左翼象牙塔學者團體),到韋布們(Beatrice and Sidney Webb,該夫婦創辦倫敦經濟學院,是費邊學社要角),到20世紀從哈佛到耶魯的美國左派們——那些繁忙地編織複雜網絡的蜘蛛們——則是在這個世界上活過的最愚蠢的高智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