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思泉 - 香穀先生

學者,詩人,書畫家,一級美術師。職業認證網球教練。現任“北美中紅書院”主席,”中華文化交流大使“等職。號白水道人,老泉,畫泉(多用於畫款),西邑翁...
個人資料
尹思泉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中國宋代繪畫100幅

(2018-02-27 06:17:28) 下一個

 

 

 

 

日本平安時代末期,寬平六年(唐乾寧元年、公元894年)中止了遣唐使,日本同中國政府間的交流也一度停止,而傳到日本的這一部分的唐代文化卻慢慢融入了日本文化中,並且被傳承和發展,從而孕育出了一段新的日本國土文化。

 

 

隨著唐的滅亡,經曆了五代直到宋代,日本又開始吸收嶄新的宋代文化。宋、元、明各個時期,通過公、私的貿易船,以禪僧間的往來為主體的兩國間的相互交流日益增進,中國的各種文物流傳到了日本。

 

夏明遠 樓閣圖28.0×29.5 東京國立博物館

 

【宋畫全集】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卷目錄

五代 石  恪(傳)二祖調心圖(一) 紙本 水墨

五代 石  恪(傳)二祖調心圖(二) 紙本 水墨 

宋   趙  昌(傳)竹蟲圖 絹本 設色 

宋   毛  鬆(傳) 猿圖 絹本 設色 

宋   佚  名      竹塘宿雁圖 絹本 設色

 宋   李  氏      瀟湘臥遊圖 紙本 水墨

宋   李  迪      紅白芙蓉圖(一) 絹本 設色 

宋   李  迪      紅白芙蓉圖(二) 絹本 設色

宋   馬  遠(傳)寒江獨釣圖 絹本 設色

 宋   馬  遠(傳)洞山渡水圖 絹本 設色

宋   夏  珪(傳)山水圖 絹本 水墨

 宋   夏  珪(傳)山水圖 絹本 水墨 

宋   梁  楷      出山釋迦圖 絹本 設色 

 宋   梁  楷      雪景山水圖 絹本 設色 

 宋   梁  楷(傳)雪景山水圖 絹本 

 宋   梁  楷      李白吟行圖 紙本 水墨 

 宋   梁  楷      六祖截竹圖 紙本 水墨 

 宋   陳  容(傳)五龍圖 紙本 水墨

宋   牧  溪      岩猿圖 絹本 水墨 

 宋   蘿  窗      竹雞圖 絹本 設色 

 宋   宋汝誌(傳)雛雀圖 絹本 設色 

 宋   王李本(傳)雪中花鳥圖 絹本 設色 

 宋   佚  名      蓮池水禽圖 絹本 設色

宋   佚  名      蓮池水禽圖 絹本 設色 

宋   金大受      十六羅漢圖(十幅) 絹本 設色 

 

本文主要收錄了【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所藏的宋畫,以饗漢唐讀者!

傳南宋 顧德謙 蓮池水禽圖1

傳南宋 顧德謙 蓮池水禽圖 2  絹本著色 各150.3×90.9 東京國立博物館

 

在中國江南的毘陵(常州)等地,自五代以後,著色畫,水墨畫中均頻頻出現蓮池水禽圖。本圖帶有五代南唐顧德的款印,但屬南宋末期著色畫的代表性作品。畫作中可見蓮花自蓓蕾到開花再到落花的時間的推移。三井家舊藏品。

 

馬遠 賞月圖

南宋 李迪 紅芙蓉圖 


南宋 李迪 紅芙蓉圖 (局部)

南宋 李迪 白芙蓉圖  絹本著色 各25.2×25.5  東京國立博物館

 

李迪為仕奉中國南宋宮廷的畫院畫家,是南宋具有代表性的畫家之一。從現存作品的紀年以及其子李德茂(亦為畫院畫家)的經曆等來判斷,可知李迪應活躍於南宋前半期,即十二世紀後半。

李迪擅長描繪花、鳥、以及動物,本畫為李迪現存作品中的最高傑作。由於兩幅均題有落款「慶元丁巳歲李迪畫」,可知為慶元三年(西元1197年)的作品。芙蓉的品種應為醉芙蓉,最初花呈白色,接著會逐漸帶有紅色。

本畫的描寫極為寫實,用筆纖細且色彩層次微妙,因而富於情趣。善用餘白的畫麵空間也顯得自然而靜謐。兩幅畫本來應為各自獨立的冊頁,但為了配合由日本茶道的審美觀所誕生的「唐繪」鑒賞(在此唐繪指自中國帶回日本的繪畫),因而被改裱成一對掛軸。

 

南宋 金大受 十六羅漢圖 10幅 絹本著色 各118.8×51.7 東京國立博物館

 

金大受,南宋時代浙江寧波具有代表性的佛畫師。本圖各幅有落款“大宋明州車橋西、金大受筆”,繪於慶元元年(1195)之前,當時的寧波被稱為“明州”,作為現存浙江佛畫中時代最早的作品而聞名。

金大受所繪的羅漢筆鋒收斂,形態把握準確,其賦彩也是巧用中間色,采用協調的自然表現手法,在寧波所繪製的羅漢圖中也屬於佳作。作為攝州多田院的鎮院之寶而傳來。曾為原邦造舊蔵。16幅作品中,現已確認有東京國立博物館館藏的10幅,以及群馬縣立近代美術館館藏的1幅,其他5幅估計流失海外,所在不明。

 

南宋 佚名 維摩居士圖軸

米元輝 山水圖 

郭忠恕 柳龍骨車

馬遠 山水人形圖

馬麟 林和靖圖

夏珪 五位圖

傳南宋 趙昌 竹蟲圖 絹本著色 100×54.5 東京國立博物館

 

本圖是一幅著名的“趙昌之曲竹”作品。其以細膩的筆法和鮮麗的賦彩,寫實地描繪出曲竹、以及周圍的地瓜、雞冠花、蝴蝶、蜻蜓、金鍾兒、紡織娘等草蟲。

一般認為草蟲圖中描繪的花草和昆蟲各有寓意。例如:瓜的寓意是子孫興旺長久,而本圖中也畫有瓜。此外,雞冠花上與蟈蟈,表示出人頭地的“官上加官”吉祥圖。而本圖中雖未畫有蟈蟈,但推測是以雞冠花來表示出人頭地的寓意。

相傳本圖作者為趙昌,是北宋前期的畫院畫家,據說是畫花鳥、尤其是畫花木折枝的折枝花名家,自稱“寫生趙昌”。本圖為傳趙昌作品,但依然是現存草蟲圖中的頂級之作。畫上有“雜華室印”之印,據說為足利義教之印,在日本作為東山禦物而被珍藏。曾為淺野家舊蔵品。

 

傳南宋 陳容 五龍圖卷之一

傳南宋 陳容 五龍圖卷之一 紙本墨畫淡彩 45.2×299.5  東京國立博物館

 

陳容是南宋末期的文人畫家,長樂(福建省)人,號所翁。一說亦號所齋,端平2年(1235年)進士。擅長畫水墨龍,馳名於寶祐年間(1253-58年)。本圖卷末有“所齋”之印,據稱為陳容之作。

 

馬遠 山水圖

傳南宋 毛鬆 筆猿圖 絹本著色 47.1×36.7  東京國立博物館

 

這幅猴圖在表現上非常出色,超越了單純的寫實,在眾多的宋畫當中亦堪稱名品。據說所畫的是日本猴而非中國猴,除水墨之外還使用了金泥,工筆細膩自然。南宋畫院畫家毛鬆所作的說法始於狩野探幽,但此說缺乏依據。曾由武田信玄捐贈與曼殊院覺如。

 

南宋 傳馬麟 梅花雙雀圖  絹本著色 28.0×29.0  山本達郎氏捐贈  東京國立博物館

 

馬麟是活躍於中國南宋時代寧宗(1194~1224在位)時期的宮廷畫院畫家,他是南宋畫院的代表性畫家之一馬遠之子,秉承家學,善長描繪山水、花鳥、人物等。

本圖中附有相傳為能阿彌所寫的標題“梅雀 右 馬麟”。本圖在日本自足利將軍家以來,一直作為馬麟作品而流傳於世。圖中無落款,是否為馬麟作品尚不確定,但從梅枝的筆法表現與馬遠派相通,此外,梅花、雀等的表現手法細膩,屬於南宋院體畫的特色。

畫麵右上角有“雜華室印”(白文方印),據說是第六代將軍義教的鑒蔵印,與東山禦物一脈相承。在日本還有收藏於五島美術館的“梅花小禽圖”,傳聞也出自馬麟手筆,與本圖尺寸相同,也有“雜華室印”,與本圖一起作為雙幅畫供人鑒賞。曾為山本達雄舊藏品。

 

 

南宋 佚名 竹塘宿雁圖  絹本著色 25.0×26.1  東京國立博物館

 

郊外田野、流淌的小河、參差的河岸、群棲的小鳥等,描繪此類淺顯景色的畫被稱為“小景畫”。傳統上將中國五代時期的畫家惠崇尊為小景畫的始祖,此類畫為北宋時代末宗室畫家們所好,其後的畫家們也對這種特殊的畫態頗感興趣。小景畫的遺作不多,年代久遠的作品更加稀少,而本圖就是其中難得的遺作之一。

圖下方繪有大雁群棲在敗蘆枯蓼的汀洲中,是小景畫中常見的情景。右方的土坡為細竹林,其中有枯木如倒臥一般伸出一枝樹幹。枯木梢上停著一隻小鳥,令人印象深刻。枯木上還夾著兩枝斜向伸出的竹子,其中一枝下垂,竹枝張開將視線遮住。竹子以細墨線勾出,淡綠色賦彩。蘆葦以淡墨色勾出,淡褐色賦彩。枯木以抑揚筆線勾出,加淡墨的小筆觸繪成。與此類竹與樹木的描繪手法相比,大雁並無輪廓,即采用“沒骨”技法,展示了主題與畫法的傳統,意味深長。水麵和餘白以淡藍色渲淡,用來充實空間表現。

作為這種小景畫的遺作,有傳趙大年筆的《山水圖》(重要文物、大和文華館收藏),本圖中大雁、小鳥等描繪技法元素與其類似,但上圖采用開放式構圖的表現手法,而本圖則具有向心性,在描繪上更追求精致,自然地透露出一種有別於其他畫作的風格。經推測,其製作年代應不晚於南宋初期,可謂是小景畫乃至宋代山水畫的珍貴遺作。

 

南宋 馬遠 洞山渡水圖  絹本墨畫淡彩 77.6×33.0  東京國立博物館

 

馬遠為南宋中期代表性的畫院畫家,長於山水人物畫。本圖描繪的是曹洞宗祖師洞山良價在雲遊途中,涉水之時見到自己水中之影而恍然大悟的一刹那,是為數不多的馬遠的真跡之一。圖上有南宋皇帝宋理宗的皇後楊妹子之題字。本與天龍寺所藏的雲門大師圖、清涼法眼禪師圖同為描繪禪宗五祖的畫作之一。田中豐藏舊藏品。

 

傳宋汝誌 雛雀圖  絹本墨畫淡彩 21.6×22.5  東京國立博物館

 

這幅宋畫名作完美的刻畫出雀巢內外忙著振翅欲飛的雛雀們可愛的瞬間之姿。作品未描繪背景,而是采用水墨及淡彩, 以異常細膩的筆風,準確描繪出雀巢及雛雀。畫麵真實的仿佛可以聽見雛雀的鳴聲和振翅聲,雛雀羽毛的細膩表現,以及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雀巢線條的剛勁且直接的表現方式,可以看出畫家的不俗功力。狩野惟信(養川院)在箱書(即名作相關記錄)中曾將其作為南宋畫院畫家宋汝誌之作,但並無確證。

宋汝誌為錢塘(浙江省杭州)人,南宋末期的理宗景定年間(1260~64)左右供職於宮廷。據說其師從同為畫院畫家的樓觀,長於山水、人物、花竹、翎毛的繪畫。相傳在南宋滅亡之後,其歸入道教做了道士,但詳細情況不甚明了。

一般認為該作品與船載運至日本的其他宋畫的小掛軸一樣,原本是作為畫冊而繪製的,但舶至日本後,為了配合茶道情趣而將其改裝成掛軸以供鑒賞。淺野家舊藏品。

 

傳南宋 馬遠 筆寒江獨釣圖  絹本墨畫淡彩 26.7×50.6  東京國立博物館

 

本圖描繪了在廣漠寒江中釣者乘舟獨釣的場景,是最大限度地利用餘白效果的馬遠派的傑作。但是,在船的略微靠上方一帶有絹補接的痕跡,由此推斷,此作品原本可能是一幅更大畫麵的作品。另外還有源自南宋寧宗妃恭聖皇後所居坤寧殿的"辛未坤寧秘玩"印。

 

南宋 梁楷 李白吟行圖 紙本墨畫 81.1×30.5  東京國立博物館

 

作品以簡煉的筆法出色地表現了詩仙太白的形象,堪稱梁楷的"減筆體"水墨人物畫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圖上的鑒藏印為巴思巴文字所寫的"大司徒印",據說是仕於元朝的阿尼哥之印。從狩野家摹本可知,在江戶時代,此圖與東方朔圖成對。曾為鬆平不昧所藏。

 


禪僧 牧溪(法常) 遠浦歸帆圖  京都國立博物館

 

中國湖南的瀟水與湘水合流之後,匯注入洞庭湖一帶,自古以來以名勝之地而聞名,文人騷客從瀟湘的風景選出平沙落雁、遠浦歸帆、山市靜嵐、江天暮雪、洞庭秋月、瀟湘夜雨、煙寺晚鍾、漁村落照等八景。據傳在北宋時期十一世紀中葉左右,文人畫家宋迪開始將這八景合繪成為一卷。自此以後,瀟湘八景成為許多畫家喜愛的畫題。

這件作品是把南宋時期十三世紀左右,把擅長水墨畫的禪僧牧溪所繪圖卷一景一景的裁斷,改裝為軸輻作品的其中一幅。關於此,一般認為是足利義滿將軍(1358-1408)所為。由於本圖末尾有足利義滿將軍“道有”的鑒藏印,其後又為織田信長所收藏,因此曾經是倍受矚目的名作。

本圖的構圖與筆墨乍看之下十分簡單,但是畫家重複的施以淡墨、利用墨色的變化成功地表現出為煙霧所包繞的瀟湘地方,濕潤大氣的動感以及光的移動等等。不隻是煙雲慘淡之狀,還有活用了平遠構圖這一點,都可以說是繼承了瀟湘八景圖創始畫家宋迪風格的傑作。

 

南宋 梁楷 出山釋迦圖/雪景山水圖  絹本墨畫淡彩  東京國立博物館

 

梁楷,南宋宮廷畫家,擅繪人物、山水、道釋、鬼神。師從南宋初期的宮廷畫家賈師古,且畫風飄逸,被讚譽為青出於藍,據說其精妙筆法令宮廷之中無人不為之折服。

出山釋迦圖與雪景山水圖是展示梁楷精妙筆法的人物畫與山水畫的代表之作。出山釋迦圖所繪的是釋迦在領悟長期苦行並非證悟之道後走出深山的姿態,從圖中的落款“禦前圖麵 梁楷”來看,明顯可知此為他在宮中所創作的作品。而釋迦容貌的精細寫實表現手法早已超越形似,似乎向人們傳遞著釋迦的內心,實為佳作。

 

南宋 梁楷 六祖截竹圖 紙本墨畫 72.7×31.5  東京國立博物館

 

梁楷的人物畫繼承了北宋末期文人李公麟的白描畫,其所擅長之處在於所謂"減筆體"的凝煉簡略的水墨表現。六祖截竹圖與李白吟行圖同為梁楷水墨人物畫的代表作。曾與“六祖破經圖”(三井文庫藏)成對幅。

 

傳宋 石恪 二祖調心圖  紙本墨畫 各35.3×64.4  東京國立博物館

 

石恪為五代後蜀畫家。師從畫火名家張南本,精通水墨人物畫。石恪之畫,麵貌細膩,衣紋粗簡,畫風飄逸,堪稱極品。他的畫也奠定了後來中國水墨人物畫的基礎。此二祖調心圖與石恪的水墨畫風最相仿佛。一說認為該作所畫非中國禪宗的二祖慧可,而是豐幹、布袋等禪宗散聖。

 

惠崇 雁圖 

南宋 馬遠 舟人形圖浪圖 

馬興祖 20.8×22 東京國立博物館

 

Scan QR Code via WeChat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