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好好活著

(2005-03-30 04:30:01) 下一個

活著是為了死去。這樣的觀點會讓許多人恥笑和鄙視。
??活著最終會死去。這樣的說法沒有人會覺得不是事實。
??其實結果有什麽不同呢?所有的爭論和標準無非是各人感覺而已,生死本身最終不變。
??每天下樓出電梯就可以看見遊泳池邊那一棵並不高大的棕櫚樹。剛搬到這時因為對環境的不熟悉無法記清來來往往那不同膚色不同麵孔的男男女女,於是對這棵棕櫚樹有了一種莫名的親近:隻有它,每日裏不動聲色,以一種不變的身姿和態度麵對彼此。高貴與貧賤是什麽呢?熟悉與陌生也不在於距離。它以自己的超脫和淡然平和的對待每一個從它身邊走過的人,包括從沒見過的我。以後很長的時間裏,我喜歡從它身邊經過時伸手撫摸一下它的樹身,算作我們之間一種無聲的交流。前一段時間,停車場的遙控鎖安好了,於是我每天上下班就直接坐電梯到停車場,也從此幾乎不再走樓梯門,更因此很少去看那棵棕櫚樹以及丟棄了經過它身邊時觸摸它的習慣。今日吃晚飯後忽然想起很久沒看那棵樹了,便特意下樓看看。卻發現那棵樹已不見了。呆呆的站在它曾經存在的地方,心中隱隱失落。問一個身邊經過的人,他說那棵樹葉子黃的很多,物業人員認為有點妨礙景色,前幾天就已經把它移走了。突然有種悵然的感覺。在此之前,我從沒有想過自己會對這棵樹有著這麽深的感情甚至依戀,我更從沒仔細想過這棵曾給我身寄他鄉的人以無數心靈慰藉的我內心的夥伴會以這種突然的方式離開我,令我在剛剛把自己溶入一個陌生的熟悉後又很快的麵對著一個心裏的寂寞。對著剛剛月明的夜,我想說:真的,我沒有忘記你,就算再新移植來一棵比你更高更直更好的棕櫚樹,我也會因為懷念你而不再觸摸它。不是為了補償,隻是為了紀念。
??外麵的月亮升起來很高了。
??同一個月下,會不會有你的影子?
??電視裏正在以一種很悲傷的語氣講述那兩個伊朗孿生姐妹的故事。就在前天,這兩個僅僅二十九歲的孿生姐妹,先後離開了這個世界。據說她們在上手術台前同時的願望是能夠死後分開安葬。這對於將死去的人是多麽簡單的要求啊!?然而這種分開卻又是她們活著時一直不變又不能滿足的渴求。我想她們也知道選擇做手術實際上是選擇了如果不能分開就不再活下去的決定。然而做出這種選擇時內心的所有“承受”又豈是之外的每一個人所能體會的呢!如果不能象自己希望的活下去,就寧可選擇去死,這不是勇氣,而是一種無奈的絕決。她們所希望的,不過是象正常人一樣的生活,這又是一個多麽合理而當然的追求。可對她們,這是希望。誰都知道死後是無意識的,但有多少人仍舊在活著的時候充滿著對死後的渴求?死,究竟是活著的一種解脫,還是再生的又一個渴望?沒有人知道,無論是活著的或死去的人,我相信。
??想起了如果活著應該與自己同齡的那個死去的童年夥伴。他用一根皮帶把自己的生命結束在一棵並不粗壯的鬆樹枝上,我至今不能想象他當初是在怎樣的狀態下做出的那種選擇。他絕對可以選擇活著,然而他自己毫無反顧的選擇了結束。
??又記起了一個親屬。隻四十多歲的年紀。晚上還喝酒吃西瓜,回家後看電視至深夜。卻在淩晨就突發腦出血,再沒有睜開眼看過這個世界。他的死去不是他選擇了什麽,而是他沒有選擇什麽時就隻能去承受。
??死是什麽?活著又是為了什麽?
??其實每個人的答案都不會完全相同。
??所有的答案也並不能完全概括。我不會去追尋這樣的一種答案,也不會去聽別人闡述的結果。
??我隻是想:活著的我們,應該在活著的時候學會珍惜,並用心去對待在這曆程中每一次生命駐留過的痕跡。
??我再不會讓自己重新去體驗那棵棕櫚樹所留給我的感覺,也不希望聽到那倆個伊朗姐妹一樣的故事,更不想自己身邊的每一個人會象那個童年夥伴一樣去選擇生命的去留,也祝願自己別讓生命結束在一個無意識時刻。

??今夜,我對自己說:好好活著。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