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天端的家,歡迎來串門。'

如果我還在人間,我的情懷就係在天邊;
如果我去了天邊,我的微笑就留在人間。
個人資料
正文

田家祠堂對聯謎團:張荅莫非是張謇?

(2011-06-01 14:54:34) 下一個

        在田家祠堂發現由辛亥名人撰寫的對聯裏,絕大多數作者可以找到資料,但有兩人有些隱蔽:一人是會稽馬玄,一人是南通張“荅”(對聯署名中此字疑為自造字,與“荅”字形近,暫作“荅”字。“荅”音da,意同“答”, 也形似“苓”) 。馬玄被疑是馬一浮,而張荅又是誰呢?

  在田家祠堂刻下對聯的作者,都是當時的名人,都有很高的社會地位和文化素養。因此,對聯作者張荅一定也會具備相應的社會地位和文化背景。否則,從遠離上虞的南通找一位無名之輩來作聯並刻上石柱,顯然不合常理。

  我們發現張荅除了為祠堂寫對聯外,還寫過一篇哀辭。這篇哀辭是為田時霖的母親陳氏太太寫的,寫得情真意切,且文筆功底深厚。文中張荅稱和陳氏太太有“蘭交”(意為意氣相投、誌同道合的至交)。陳氏太太雖因家遭變故,曾迫於生計紡線謀生,但她出身名門,有文化,懂禮儀,加上性情端慧、樂施好善,特別堅韌刻苦、通達大義,因此廣受鄉賢尊敬。她七十大壽時,就有蔡元培、湯壽潛、朱福詵、何琪等眾多名士為她撰文祝壽。 1914年她去世時,葬禮更是隆重得轟動一時,不光當地政要名賢雲集,老百姓更是蜂擁到了無法應對的境況。在那種場麵,在有那麽多名人大儒可請的情況下,由這個遠道而來的南通人致悼辭,想來此人必有不一般的背景。

  而當時的南通,最具有這種背景的人,就是張謇。

  張謇(1853年—1926年)字季直,號嗇庵,江蘇海門人。清末狀元,中國近代實業家、政治家、教育家。主張“實業救國”。晚清時期立憲運動領袖,曾主持發動了三次國會請願運動。1912年起草退位詔書,並任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實業總長、北洋政府工商總長兼農林總長,兼任全國水利局總裁。他一生創辦了20多個企業,奠基了中國民族輕工業,被稱為“狀元實業家”。毛澤東在談到中國民族工業時曾說:“中國的輕工業不能忘記海門的張謇”。張謇創辦了370多所學校,包括中國近代的第一所師範學校南通師範學校,還創辦了中國第一家民辦博物館,中國第一家氣象台等。

  而根據資料,我們發現張謇和田時霖確實是朋友。田時霖在上海經商,崇尚“孟嚐君之風”,尤愛結交賢豪長者(孟嚐君田文出現在上虞田氏族譜,田家幾代都皆以為楷模),他與浙江、江蘇的鄉賢都很熟。張謇即是江蘇有名的鄉賢和孝子。 1896年,張謇、陸潤庠、丁立瀛受張之洞之委派分別在通州、蘇州、鎮江設立商務局,還分別在南通和蘇州創辦了大生紗廠與蘇綸紗廠,隨後又創辦了廣生油廠、複新麵粉廠、資生冶廠等,並興建港口、發電廠,擴建成中國早期的民族資本主義工業基地。張謇經商,來往於江蘇和上海之間,和田時霖母子相識。張謇和湯壽潛都是立憲運動領袖,兩人同為預備立憲公會副會長,還一同籌劃自立師範。田時霖和張謇都幫助過湯壽潛“金陵籌餉”,化解江浙兵災時,田時霖和張謇一起發起斡旋。可見田時霖、張謇、湯壽潛都是一個圈子裏的人。

  這裏還有一位重要的牽線人值得一提,那就是田時霖的堂爺爺田寶榮(生於1860年)。田寶榮曾任江蘇通州直隸州知州,民國成立時任南通縣知事署理,張謇的家鄉和企業正是在通州、南通一帶。田家祠堂落成時,張謇是全國水利局總裁,田寶榮則是山東河工三遊總稽查,兩人工作關係密切。 張謇乃科甲出身,狀元及第,書法很有根底,楷、隸、行、草兼擅,尤以行楷見長,筆法瘦硬,沉穩深秀。請這樣一位文人名賢為祠堂寫聯應該更順理成章。

  那麽,為什麽馬一浮和張謇不用本名呢?馬一浮和張謇都是書法大家。葉聖陶曾說過,馬先生不輕易答應給人寫字,祠墓誌、壽序、壽聯、市招、征收啟及訃告題簽,一概不書。有傳連大軍閥孫傳芳到杭州親自登門求字,馬老也避而不見。馬一浮是湯壽潛的女婿,田時霖和湯有忘年之交,老丈人的麵子恐怕不好拒絕。馬一浮本人也是江浙鐵路的堅決支持者,和田世霖誌同道合。而張謇呢,既然和田世霖母親有“蘭交”之誼,如求撰聯自然盛情難卻。但為了不讓別人以此為例,將來再遇求字不好推辭,故用筆名。

  可惜的是,田家祠堂有張荅手跡的石柱已遭破壞。真相可能要等將來找到石柱殘跡,對書法筆跡加以求證方能確信。

  張荅的對聯是:“歌於斯聚族於斯,今之樂由古之樂。”


    (作者 天端 董國光,始發於紹興網 2011年05月24日)


天端後記:

      本文並非文史考證,頂多算是拋磚引玉。但很高興真有搞文史的人認真加以研究。有人認為上述文章不夠妥當,理由是他們又找到了一篇以“張苓”落款的文字:



       殊不知,此段文字正是抄自那篇張氏寫給田時霖的母親陳氏太太的哀辭,隻不過是將豎寫排成橫寫而已。請看1915年的家譜收藏的“哀辭”中的最後一段文字:



內容不是一模一樣嗎?再看看文筆,是不是有科舉底子的人所寫?一般人如果有那樣的文字水平,且到處賦辭的話,在當時的南通應該會有名氣的,況且此人還會書法。可是為什麽查遍那時期的南通文人,會找不到任何“張苓”的信息呢?原因隻有一個,“張苓”是個筆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gudiannvzi 回複 悄悄話 向你問好!
安靜 回複 悄悄話 武老師跟我說姐姐在寫這個,我趕緊抓時間跑過來看看,很有意思,非常好看,問好!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