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天端的家,歡迎來串門。'

如果我還在人間,我的情懷就係在天邊;
如果我去了天邊,我的微笑就留在人間。
個人資料
正文

田家祠堂對聯揭秘:馬一浮辛亥情結

(2011-05-21 12:21:38) 下一個


田家祠堂對聯揭秘:馬一浮辛亥情結

紹興網  2011年05月12日 16:13:19 手機看新聞



資料照片:馬一浮




田家祠堂內疑為馬一浮所撰寫之對聯

    本網訊(手機記者 董國光)上虞田家祠堂正廳內的抱聯經過清理後,被石灰蒙蔽了近40年的珍貴史跡,終於重放光芒。其中一副隸書對聯吸引了手機記者的注意,其撰寫者疑為被尊稱“儒釋哲一代宗師”的馬一浮。

    據觀察,此聯內容是“厥初生民降於媯汭,無念爾祖保其宗祊”。查閱資料可知,“厥初生民”出自《詩·大雅·生民》,文中有句“厥初生民,時維薑嫄”,意為當初我們先民(祖先)生下來,他的母親是薑嫄。“降於媯汭”出自宋代詩人孫因的《越問·舜禹》,詩中有句“曆山其所耕稼兮,陶漁皆有遺跡。二女降於媯汭兮,百官備而景從。大禹巡於鬴山兮,會群臣而計功”。詩中“媯”為水名,源出中國北京延慶縣,流入桑幹河;“汭”也是水名。“無念爾祖”出自《詩·大雅·文王》:“王之藎臣,無念爾祖”,其中“無念爾祖”意思就是“感念我的祖先”;“宗祊”意為宗廟、家廟。這樣,此聯大意是:我們的祖先出生在媯水和汭水交匯的地方,要感念我們的祖先,保其宗廟。

   此聯引經據典,溫文爾雅,足見國學底蘊。上聯落款是“集經語書田氏宗祠楹柱”,下聯落款是“甲寅秋八月會稽馬玄”(注:即民國三年即1914年)。此外,還刻“馬玄之印”一枚。按常理,能在田家祠堂和山陰湯壽潛、海鹽朱福詵、興武將軍督理浙江軍務朱瑞、按浙使者屈映光等名人會聚,作者絕非等閑之輩。但查考紹興多種文史資料,均無查到“會稽馬玄”的生平信息。

    這“會稽馬玄”究竟何許人也?

    手機記者在探究修建此祠堂的田時霖資料時,找到了一些線索。田時霖是湯壽潛的義子,兩家關係非同一般。而湯壽潛的女婿,則是被梁漱溟稱為“千年國粹,一代儒宗”,還有被豐子愷盛譽為“中國書法界的泰鬥”的馬一浮。那這對聯是否是馬一浮所作呢?

    據了解,馬一浮係上虞人,1883年生於成都。1898年赴紹興縣應縣試,名列榜首。1899年湯壽潛見其文章,大加讚賞,以愛女湯孝湣妻之。同年,馬一浮赴上海習英、法、拉丁文。1902年馬一浮妻子病逝,1914年他居杭州延定巷專研國學,時年31歲。從時間上看,馬一浮有書此聯的可能。

    同時,落款“馬玄”的對聯字體風格和馬一浮存世作品如出一轍,隸書取精用弘,形成用筆溫厚、結體瀟灑,他的印章也是樸茂而富韻致。

    作為一代大儒,馬一浮是工詩詞,文學、禪學、玄學、理學等皆造詣極深,能法、英、德、日、俄、拉丁等多種外文。1964年他在杭州寫了兩副對聯,一副送毛澤東,詞曰“旋乾轉坤,與民更始;開物成務,示我周行”,落款為“集《易》《詩》《漢書》《宋史》句。贈毛澤東。”;另一副送周恩來,詞曰“選賢與能,講信修睦;體國經野,輔世長民”,落款為“集《周禮》《孟子》《禮記》句。周總理鑒正。馬蠲叟贈言。”在這兩副對聯的落款上,馬一浮都落款集句,而集句詞的創作,不是臨時性地從古人書中左抄右取,而是熟讀默誦千萬首之後,含英咀華,深叩其意,然後才能在創作時信手拈來,天然湊泊。從落款馬玄的田家祠堂對聯集句來看,非博學者不能及,且風格與馬一浮集句如出一轍。

    葉聖陶曾說:馬先生不輕易答應給人寫字,而對不認識的人從不寫上款。馬一浮自雲:“有欲求書自作詩文者,可照指定體例加倍,惟均以單款為限。祠墓誌、壽序、壽聯、市招、征收啟及訃告題簽,一概不書。”有傳連大軍閥孫傳芳到杭州親自登門求字,馬老也避而不見。所以馬一浮有時喜歡落款用怪名,落款“馬玄”也有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據資料記載,馬一浮從訓詁考據入手,對老莊玄學用力頗深,研讀佛典通曉“三藏十二部”,旁及九流百家之說。所以從馬一浮對老莊玄學的造詣上分析,落款“馬玄”有此可能。

    如是看來,此聯由“儒釋哲一代宗師”馬一浮撰寫,極有可能。而撰寫這幅對聯,再一次將這位大師與辛亥革命聯係在一起了。他曾為徐錫麟寫過墓誌,為秋瑾寫過文章,也曾為浙軍陣亡將士寫過紀念碑銘……是一位愛國的巨儒。

    相關閱讀:一代儒宗馬一浮

    馬一浮(1883—1967),中國國學大師、一代儒宗,一生著述宏富,有“儒釋哲一代宗師”之稱;周恩來總理曾稱他是“我國當代理學大師”;是引進馬克思《資本論》的中華第一人;亦是詩人和書法家。   

    馬一浮先生名浮,幼名福田,字一佛,後字一浮,號湛翁,別署蠲翁、蠲叟、蠲戲老人,浙江紹興人。少年時讀書,過目能誦,時稱神童。早歲應浙江鄉試,名列榜首,後與馬君武、謝無量在上海創刊《二十世紀翻譯世界》傳播西方文化,時有“天下文章在馬氏”之譽。   

    1899年赴上海學習英、法、拉丁文。 1903年6月,赴美國主辦留學生監督公署中文文牘,後又赴德國和西班牙學習外語。1904年東渡至日本學習日文;1911年回國,讚同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常撰文宣傳西方進步思想。辛亥革命後,潛心研究學術,古代哲學、文學、佛學,無不造詣精馬一浮的書畫作品(8張)深,又精於書法,合章草、漢隸於一體,自成一家。應蔡元培邀赴北京大學任教,蔣介石許以官職,均不應命。抗日戰爭爆發後,應竺可楨聘請,任浙江大學教授,又去江西、廣西講學;1939年夏,抗戰期間在四川樂山創辦“複性書院”,任院長兼主講。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3年任浙江文史研究館館長,1964年任中央文史研究館副館長;是第二、第三屆全國政協委員會特邀代表。

    馬一浮先生擅長書法,各體皆備,碑帖兼取,尚古而脫古,自成一家。尤精行草及隸書,行草運筆俊利,章法清逸而氣勢雄強,橫劃多呈上翻之勢,似淡拘成法,拙中寓巧,氣格高古;隸書取精用弘,形成用筆溫厚、結體瀟灑之特點。亦善治印,樸茂而富韻致。   

    馬一浮先生工詩詞,對文字學、古典文學及哲學均深有造詣,能法、英、德、日、俄、拉西六種外文。著述甚富,主要有《泰和會語》《宜山會語》《複性書字講錄》《爾雅台答問》《爾雅台答問繼編》《老子道德經注》 《馬一浮篆刻》《蠲戲齋佛學論著》《蠲戲齋詩編年集》《避寇集》《朱子讀書法》等,所著後人輯為《馬一浮集》。   

     目前,在浙江省杭州西湖蔣氏山莊建有“馬一浮紀念館”。


資料鏈接:馬一浮和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成功以後,民國初創,浙人追思徐錫麟烈士,迎其遺骸歸葬於杭州西湖孤山南麓,馬一浮為原浙江都督湯壽潛寫了份《烈士徐君墓誌》,對徐錫麟被刑於安慶時“剜其心,臨命顏色不改”視死如歸的壯烈情懷,對其作為“布衣窮巷之士,衰憤鬱積,抱尺之義,犯險難、蹈白刃不顧,必死以求自達”的精神大加讚揚。

    1912年6月馬一浮又代浙江都督寫了《浙軍凱旋紀念碑銘》。杭州西湖孤山之東麓,舊有浙軍攻克金陵陣亡將士墓。辛亥革命首發於武昌,由於當時清廷起用袁世凱,袁派馮國璋率第一軍南下與薩鎮冰的海軍聯合圍攻武漢,形勢十分危急。這時光複會首領陶成章與陳其美的中部同盟會一起發動上海起義已獲勝利,接著陶成章派張伯岐、尹惟峻等光複會會員率敢死隊馳援杭州,光複了浙江。陳其美派虞洽卿等策反蘇州、鎮江成功,遂組織蘇鎮浙滬聯軍襲取清政府在江南之大本營金陵,解了武漢之危。蘇鎮浙滬聯軍的主力是以朱瑞為首的由夏超任參謀長的浙軍,第一個拿下中華門衝入金陵的也是浙軍戰士。攻克金陵,清帝不得不宣布退位,所以民國創立,浙江人功莫大焉。而在圍攻金陵之戰役中,浙軍將士犧牲最多,因此這是一座群葬墓。馬一浮在碑文中概述這一戰役的重大意義之後銘日:“昭洪捷兮莫南疆,壹禹域兮除穢荒。矯多士兮不吳不揚,思禦侮兮在四方。樹隆碣兮示弗忘。”表達了後繼者弘揚先烈精神並將緊跟孫中山先生將國民革命進行到底的決心。

    馬一浮在辛亥革命前還寫了《鑒湖女俠行》,可惜現在出版的《馬一浮集》中隻錄下《鑒湖女俠行》前麵的序,而詩未錄,想已佚失。《烈士徐君墓誌》與《浙軍凱旋紀念碑銘》,原先曾分別刻在徐錫麟墓碑和浙軍攻克金陵陣亡將士墓碑上,在“文化大革命”中隨著墓的遷徙,碑被毀棄。從以上三篇詩文看,馬一浮這位國學大師,同時也是一位十分關心國家、民族命運,熱愛人民的愛國者,他以弘揚民族優秀文化為己任,自稱“我不會做官,隻會讀書,還是回西湖”,表麵上似乎不問政治,其實他胸懷大局,讀書不忘救國,是一位熱愛祖國的國學大師。              (摘自2001年5月浙江省政協所辦《政協通訊》中《“尋訪”湯壽潛》)

    
來源: 紹興網 作者: 董國光 編輯: 孟煥國


      此聯為馬一浮所作,最近已被專家證實。雖然我對那個署名究竟是不是“玄”字還有疑問,但專家說是,那大概就是吧。很高興,這個聯有了定論。

      現在我直覺那個張姓作者就是張謇,這個謎還有待考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