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哥火了:
我很喜歡堅哥,但不是認同他的觀點。這首歌火起來,我覺得挺高興的。
本來應該從從容容遊刃有餘,現在是匆匆忙忙連滾帶爬。這種事情太多了,我們在人生中常常遇到。不光我們,那些能影響曆史的英雄人物也都這樣。
最近跟著台大甘教授學習南北朝曆史,想到幾個例子(排名不分先後):
1, 北朝前秦宣昭帝苻堅(338年385年10月16日),初封東海王,後發動政變推翻堂兄苻生而即位,在位期間重用漢人王猛,亦推行一係列政策與民休息、加強生產,終令國家強盛,接著以軍事力量消滅北方多個獨立政權,成功統一北方,並攻占了東晉領有的蜀地,與東晉南北對峙。
然後就開始演奏堅哥的旋律: 本來應該從從容容遊刃有餘,現在是匆匆忙忙連滾帶爬。
苻堅於383年發動戰爭意圖消滅東晉,史稱淝水之戰,但最終敗給謝安、謝玄領導的北府兵,國家亦陷入混亂,各民族紛紛叛變獨立,苻堅最終亦遭羌人姚萇殺害,諡號宣昭,廟號世祖。
給中國文學留下幾個成語:投鞭斷流,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2. 南朝梁武帝蕭衍
梁武帝蕭衍(464年549年),字叔達,南北朝時代南梁開國皇帝,廟號高祖。
蕭衍是南齊宗室,亦是蘭陵蕭氏的世家子弟,出生在秣陵(今南京),父親蕭順之是齊高帝的族弟,封臨湘縣侯,官至丹陽尹。母張尚柔。蕭衍少年時受過良好的儒家教育,私德頗佳、亦不太注重個人享受,是竟陵八友之一。原為權臣,在其兄長蕭懿被害後,逐漸有帝位之野心,南齊中興二年(502年),齊和帝被迫禪位於蕭衍,南梁建立,是為梁武帝。稱帝後的蕭衍改善許多前朝留下的弊政,並多次主持整理經史文書。然而晚年的他多次出家,傾力資助佛教發展直接導致國庫空虛,在侯景之亂爆發後絕食而亡。梁武帝蕭衍在位時間近48年,在南北朝皇帝中名列第一。
很NB的皇帝,也是一劍最喜歡的一位。本來他極有可能統一天下的。但是這家夥不寂寞,辦了一個"本來應該從從容容遊刃有餘,現在是匆匆忙忙連滾帶爬"演唱會,錯誤重用了侯景,結果國破人亡。
3. 隋煬帝楊廣(569年618年4月11日)
南北朝好幾百年,很多人想統一南北,都沒成功。他老爹楊堅建立大隋,統一北方後,身為皇子23歲的楊廣率領北軍南下,跨過長江天塹,滅了南陳,大隋統一了天下,結束了近300年的分裂局麵。
604年7月21日由楊素協助楊廣登基,在位期間加強了中央集權,擴大了統治的社會基礎。並且大搞基本建設,把運河開挖到北京。
大隋幾乎恢複了幾百年前漢朝的所有領土,除了一個現在叫朝鮮的地方:
漢滅衛氏朝鮮之戰是漢武帝為征服朝鮮半島北部的衛氏朝鮮政權而發動的戰爭。公元前109年,漢軍分水陸兩路進攻衛氏朝鮮。左將軍荀彘攻破衛氏朝鮮。衛氏朝鮮領土劃分為樂浪、玄菟、真番、臨屯四郡,史稱漢四郡,並入漢朝。
隋朝那時候,朝鮮那裏被一個很強勢的政權統治:高句麗。
楊廣也嚐試搞和平統一,但高句麗執政黨民進黨說朝鮮的前途應該由2300萬朝鮮人民決定,完全不配合楊廣的統戰。
楊廣同學怎麽能忍受自古以來就屬於中國的朝鮮分離出去。高調喊出口號:我們一定要解放樂浪!
然後,堅哥的旋律又出來了: 本來應該從從容容遊刃有餘,現在是匆匆忙忙連滾帶爬。
612年,楊廣同學征集三十萬軍隊攻打高句麗(不包括後勤100多萬民力),幾乎動用了舉國之力。結果,本是統一天下的最後一戰,變成大隋帝國的滑鐵盧。第一次戰役失敗了,楊廣其實還可以修正的。直接宣布特別軍事行動結束就好。但邊上有個叫土豆的家夥,天天給他說:大隋必勝,老楊必勝。
於是接下來他又搞了兩次戰役,還是失敗。
後來就越來越嚴重的匆匆忙忙連滾帶爬,天下大亂。618年,楊廣在江都被叛軍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