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一劍無痕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洋為中用

(2025-08-11 10:51:51) 下一個

昨天參加了一個野外爬梯。期間和一位半生不熟的人聊天。所謂“半生不熟”,是我和他前年就經人介紹認識了,但一共就見過三次麵,前兩次還根本沒聊過天。

這次聊天也是身不由己,因為組織者安排我和他一起烤雞腿。

沒有別的共同愛好,又不想聊老川和烏克蘭(我怕他相信xxx必勝),所以就聊起中外如何做菜這個安全話題,畢竟和當前的工作烤雞腿有關。

他的理論:做菜烤肉一定不能按照老加這裏洋人那樣醃肉烤肉。需要在配料,醃製時間和烘烤方式上加入中國成分。這樣,烤出來的肉更香。

我不太同意啦,如果真像他說的,中國因素加進去,烤肉就非常香,為何不去弄個揚州烤肉(他是揚州人),在北美弄個牌子發發財?我知道,北美紅起來的烤肉隻有兩個:蒙古烤肉和韓國烤肉。

但是我沒有當麵提出不同意見。看他是個認真的人,不想破壞他的心情。

看我不吭聲,他覺得我被他說服了,於是就提了高度,叫這個是“洋為中用”。

我不爽,順便說:烤肉是老加洋人的常見烹飪模式,你弄點中國東西進去,怎麽也是“中為洋用”。

他較真,說不對。烤肉這個事情上,麵上似乎烤很重要,但主要是調料選擇和醃製。我們醃製的雞腿,你不烤,拿去炸,或者紅燒也行。這個事情上,我們隻是借用了“烤”,那是外在形式,而調料醃製是本質。因此我們應該稱“洋為中用”。

我也較真:真要這麽說,雞腿本身才是本質。你不用調料醃製,直接架在火上烤,然後撒點鹽和胡椒,也挺好吃的。

他有點詫異,但不服氣:中國難道沒有雞腿?

我喜歡乘勝追擊:你可以問問你家老人,他們年輕的時候吃過烤雞腿嗎? 

這個問題我有信心,當時我還在初中,北京第一家肯塔雞開業,雞腿雞翅是烤出來的。雖然那時沒吃過,看宣傳照片的金黃顏色就知道很香。我們老師當時也感歎:一份就有兩個雞腿和雞翅,誰能吃得起? 

於是我倆都沉默了,話不投機半句多嘛。

然後就是吃啦,大家端著盤子裝食物,找桌子坐下吃喝。

我的桌子上有兩個端莊的中年美女,一劍自然要眉飛色舞一番。娛樂八卦,新聞段子,什麽滑稽聊什麽。

突然,遠處飄來一句“古為今用”。對,你沒猜錯,這話就是剛才烤肉的那人說的。

我來了個條件反射。隨口說了句: 狗P古為今用。

有個美女不同意,說:總有好的東西傳承下來吧。

於是我給她闡述了我的觀點:

1,凡是現在覺得比較好的東西,比如孔子的教導等等,和西方文明比起來都落後了。不能怪西方洋人,而是中國人不努力。2000多年來,最好的話還是人家孔子說出來的;
2. 凡是對現在有幫助或有用的東西,都是教你如何玩陰謀詭計不顧做人底線的勾當,比如那個三十六計。你看看,什麽借刀殺人,瞞天過海,笑裏藏刀,順手牽羊,欲擒故縱、釜底抽薪。你聽這些名字,你老公要是學會了,搞一個古為今用,你是不是就慘了?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