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39人遇難” -- 爭論的潛因

(2019-10-29 10:38:39) 下一個

文革傳人是個厲害人物, 他點出了爭論的起因。起因就來自一個沒被確認的報道。 傳人他還做了自我檢討,說不該轉這個不確切的消息。

有點過於自責了。 現代傳媒不比過去。過去報紙時代,一件事情從發生到刊登到報紙,起碼得有一天時間。而這一天時間裏,你有很多機會讓記者和媒體人對事件的各個細節進行確認。現在哪裏容得你這麽幹, 記者到了現場, 馬上就要報道。確認的消息和揣摩的信息一起來。 於是,環球時報報錯了,CNN報錯了, 茶軒的文革傳人也報錯了。

錯了就錯了, 有啥了不起的, 改就是了。 大家吸取教訓。 就像遇到恐怖事件, 某個時期就有個特定猜疑對象,比如20多年前的北愛爾蘭獨立運動,後來是塔利班, 再後來是伊斯蘭國。估計以後還有變化。

人類這種自我糾正過程就是在錯誤中學習的過程。 比如以前美國入室盜竊的人有個認知,就是華人從不玩槍, 所以盜竊華人店鋪和住家沒什麽危險。 可是前幾年, 有位福建來的女老板就拿起槍在黑暗中對盜竊著實施自衛還擊, 還打死了一個竊匪。從那以後,入室盜竊者就修正了認知, 不能再認為華人都不玩槍了。

不跟著傳人說起因了,我說潛因。 大家稍微思考便會發現, 茶軒爭論的重點不在事件本身,而在到底是環球時報還是CNN在報道錯誤上犯錯最厲害。

於是我就多琢磨了一下。大家都搞錯了,難道非要追究誰是第一個犯錯的嗎? 也許第一個犯錯的人是現場的一個目擊者,或是某個對媒體說話的警察,他們都和我們一樣,都會用習慣思維做判斷。 他看了現場, 有可能想起多年前類似偷渡客的悲劇,然後說,哎, 這些偷渡的中國人好可憐呀。

於是媒體就報了。環球報了,CNN報了。這是起因,很簡單。 

然後茶軒爭什麽? 一邊說: 你CNN沒搞清楚憑什麽就說那是中國人,你居心叵測! 另一邊說:你環球時報先報了,人家CNN後報的,都是環球惹的禍!

依我看,兩個都站不住腳。第一, CNN報道新聞中弄錯,然後修正,這是常事,居心叵測個屁。第二, 環球時報報錯了,你CNN後報錯就沒事? 難道環球時報是央視, CNN是地方台隻知道抄? 錯就是錯, CNN你有本事就及時糾正環球時報的誤判。跟著人家瞎報,推卸不了自己責任。 

本來這個簡單的事,為何大家都興奮地去爭論並痛擊別人? 潛因就是咱國人的思維方式。

聽一個曆史學家說過,說世界上最優秀的文明都具有一種重要的素質,那就是自省。失去了自省,文明就會衰落。先看中國,大家都知道古代皇帝有“罪己詔”,當國家受到某種災難(外敵入侵或,國內造反或是天災人禍), 皇帝以及周圍的大臣會想到這中間一定有錯,而錯之源頭就是站在天人之間的天子。也就是說,咱們這些掌握最高權力的人一定有某種行為得罪了老天。然後我要承認錯誤,並表示改正。 

再看西方。中世紀的時候,歐洲大地戰亂不斷。代表當時最先進文明的羅馬帝國被落後的蠻幫摧毀,有序的帝國統治被落後的封地建邦落後製度代替。 歐洲人當時怎麽想的? 他們當然也恨那些北方來的野蠻人,恨他們破壞了文明。但是更多的是反省自己,思索自己在哪方麵做錯了。

中國自宋朝開始就受北方民族欺負, 宋朝有很多詩詞都對喪失國土表現出了炙熱的情感。 比較起來,對敵仇恨的多,對己反省的少。似乎一個認知就是,之所以如此遭難就是沒有打得過別人,我們自己沒問題。 拿電影上的台詞是:不是國軍不勇敢,而是共軍太狡猾。 

然後是,蒙古打我們,滅我們,我們恨蒙古。滿清打我們,我們再恨滿清。他們滅了我的國, 統治我們。咱恨了一陣後,實在覺得報仇無望,隻好放棄。然後安慰自己,哎,都一百年前的事情,算了吧。 再到1840,英國人打我們,我們恨英,後來日本打我們,我們恨日本,再後來,美國沒打我們,我們也恨,恨人家不尊重我們。自始至終,我們都認為我們是對的,我們是仁義的,我們沒有一點錯,錯的都是外麵那些強盜,他們太可惡了。 

問題是: 人家為啥老打你欺負你呀,就因為你一直先進,一直文明,一直優秀,一直正確,一直無辜?

當然這中間也有自省的。光緒皇帝就曾接見在甲午戰爭中打敗大清帝國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真心向他討教,要認識自己的錯誤。據說光緒當時還有意要讓大鬆博文為清朝效力。 可惜的是,與那些喊打喊殺叫囂仇恨的聲浪相比,這種自省如同鼓上蚊蟲,既不見影,也不聞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