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8月2日八屆八中全會在廬山召開,包括肖華、王震、洪學智、韓先楚在內的31名上將參加了這次會議。抗美援朝時鄧華曾任副司令員,和彭德懷並肩戰鬥過。見彭德懷挨批,鄧華心裏很不是滋味。從內心講,他是讚同彭德懷的觀點的,因為“大躍進”以來出現的種種不正常現象,早已讓他憂心忡忡。他本來都已醞釀好準備在分組會上講一講這方麵的問題,但是一邊倒的形勢,使他不得不避重就輕地說了幾句違心的話,但很快就招致一陣指責,說他的發言是“假批判,真保護”。會後不久,鄧華就被發配到四川擔任分管農業機械工作的副省長,一幹就是16年。張愛萍:批評時蜻蜓點水,回京時和彭德懷乘同一架飛機
在這次會議上張愛萍也被迫作了違心發言,對彭德懷提出了批評。他說:“在彭直接領導下工作時間不長,過去對他信任、欽佩、尊重,為他的坦率、正直和艱苦樸素所迷惑。雖然對他那種罵人、訓人、蠻橫態度和事務主義的工作作風有些反感,但總以為他就是那樣的脾氣,原諒過去了。軍隊幹部挨他罵的人,是相當普遍的。記得有一次他從前方回來,在閑談中,曾對彭雪楓和我說,我這人脾氣不好,喜歡罵人,你們都是挨過我罵的人,很對不起,等等。當時好像是檢討,但並無多大改正。”會議結束的時候,張愛萍和和彭德懷坐一架飛機返京,從當時的情形來看,他能這麽做還是很讓人敬佩的。洪學智:絕不說違心話
洪學智一到廬山,會務組先安排他聽了毛主席的一個講話錄音,內容是批判彭德懷寫的那封信,批判他右傾保守。“彭總的信,我也看了,總覺得彭總反映了一些真實情況,敢講真話、講實話,是憂國憂民的表現。”會後不久,洪學智被免去總後勤部部長職務,下放到吉林省當農業機械廳廳長、石油化工局局長等職,一待就是17年。但不管怎麽艱難,就是在“文革”期間,造反派開會批鬥洪學智時,讓他揭發彭德懷的問題,他還是堅持自己在廬山會議期間的觀點:“我跟彭德懷在朝鮮戰場幾年,出生入死,我不知道他有什麽問題。”韓先楚是1959年7月28日上廬山的,盡管中央事先已經定調,但是韓先楚對批判彭德懷還是不理解。一天,韓先楚作出了一個驚人的舉動,親自去看望了彭德懷和黃克誠。回到住處後韓先楚一聲不吭,隻是鐵青著臉吸煙。“老韓呀,人家躲都怕躲不及呢,你倒找上門去,這不是往槍口上撞嗎?”“革命幾十年,犯錯誤難免,怎麽能反黨?沒有道理嘛,瞎搞嘛。”王震是彭德懷的老部下,當廬山會議出現一邊倒的情況後,王震深感痛心,不敢相信是真的,可是作為與會的高級將領,他也不得不從大局出發作了發言。王震發言不長,他也不想說太多。他首先肯定說,彭德懷是有功勞的,在解放戰爭西北戰場時期,他執行了毛主席的指示。最後王震說,我承認他是一個民族英雄,但不是一個合格的共產主義戰士。總的講,王震的發言有表揚,有批評,點到為止。特別是在那種形勢下,敢說彭德懷是一個民族英雄,是非常大膽的,也是非常冒風險的,甚至很不合時宜。雖然與彭德懷曾有直接下上級關係,王震卻沒有受到牽連,沒有受到廬山會議的影響,這也是非常難得的。黃永勝:落井下石
黃永勝在8月4日下午的小組會上也作了長篇發言,主要內容就是揭發彭德懷在軍隊係統的錯誤,包括“軍閥主義”、“目中無人”、“個人主義”等。“從曆史上看,我對他能夠徹底改正錯誤是沒有信心的。因為,彭德懷同誌曆次錯誤都沒有下決心改正,直到這次會議,他於8月3日上午在西北小組發言中隻承認四個錯誤,其他各次路線錯誤一字未提。這次也有可能同以往一樣,看形勢不對,就隱蔽退卻,待機再來。這樣做的結果就是要帶著花崗岩的腦袋進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