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野花不採白不採

偶在國內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annn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二零二三年土耳其希臘紀行 (六) - 雅典、奧林匹亞

(2023-12-08 15:07:32) 下一個
第十天 - 奧林匹亞



在土耳其轉了一大圈之後,告別了同團的旅友,開始了我們在希臘的自駕遊。

來之前對在希臘開車有點發怵,主要是怕不識路。希臘字母曲裏拐彎地一個字也不認得,看不懂路標可怎麽辦?結果沒想到在希臘無論是高速公路還是鄉間小路,路標都是希臘文英文雙語顯示,而且穀歌地圖在路上很好用,連手機顯卡也不必買。

我們在雅典租車之後,就馬不停蹄地驅車前往奧林匹亞。從雅典到奧林匹亞的道路分南線和北線,如上圖所示。時間都差不多,基本上都需要四個小時,南線稍短二十來分鍾的樣子。。我們去的時候走南線,返回時走的北線。南線的道路比較新,車輛不多。缺點是每隔半個多小時的路程就有一個公路收費站,每次收費一兩歐元。當時我們納悶為何車輛那麽少,很少見到去奧林匹亞的旅遊大巴。原來大部分交通都在北線,部分原因是北線沒有那麽頻繁的收費站。但每次收費較貴。因為有很多海邊的山洞隧道,在每次鑽山洞之前的收費站,有的要四五歐元。所以總體下來北線的收費並不比南線少多少。旅遊大巴大都走北線我想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北線是濱海公路,風景比較好。

我們在希臘是一直有換匯的困擾。我們來時隻帶了美元,心想到了希臘再拿美元換歐元不會很困難。在土耳其到處都有兌換店,而且都是明碼標價。我們在土耳其用美元換裏拉很方便。在離開土耳其去希臘的前一天,我們試著在土耳其的兌換店將手裏的美元換成歐元,這要先用美元買裏拉,再用裏拉買歐元,多了一層買進賣出的差價。店裏給我們的價格是一百美元換九十一歐元。我們想到了希臘直接用美元換歐元可能更合算。結果讓我們大為後悔。希臘的兌換店都不明碼標價,先問你換多少,聲稱換得多價更低。在希臘機場一百美元竟隻給七十一歐元。真是吃人不吐骨頭。因為我們要經過公路收費站,而且在海島上要乘公交,手裏必須有些歐元現金。我們隻好在機場的ATM用信用卡取些現款暫時應付一下。好在日後大都可以用信用卡,公路收費站也可以用信用卡。總體感覺希臘的商業環境不及土耳其有秩序。



到達奧林匹亞。一眼見到的街頭雕塑,馬上感覺到奧林匹克氣氛:健美的體魄、昂揚的鬥誌、恒強的欲望。



旁邊的另一個雕塑一個英文字也沒有,不知所雲。



禮品店前的雕塑,少女手捧奧運花環。當年贏了賽跑,沒有獎杯可給,於是就地取材用橄欖樹葉(基本上是當地唯一的植物)編個圈戴到頭上,以示獎勵。從此成為奧運傳統至今。



商店展售奧運少女的裙子,令人眼睛一亮。



奧林匹亞遺址如今雖然仍在努力修複,仍隻剩斷壁殘垣。



在古代奧林匹亞隻是一個小山村,因為依山傍水,成為當地人祭神的好地方。在上圖的這個位置曾有一個十二米高的用象牙和黃金鑄成的宙斯神像,被譽為世界七大奇跡之一。



因為遠近的民眾前來祭神,人們閑來無事就角鬥賽跑找樂子。於是奧林匹亞修建了旅店和訓練場地,供四方來眾前來比武。此地第一個有文字記載的運動會是在公元前八世紀。



奧林匹亞競技場。



競技場的入口。



當年的競技場並無觀眾看台,觀眾在草地斜坡上觀看比賽。

競技場令我想起了作家餘秋雨寫的遊記《千年一歎》。該書講述作者與鳳凰衛視攝製組一行人來到奧林比亞,餘秋雨一時心血來潮,下到場地中跑了一圈。坐在草地上看餘大師洋相的鳳凰衛視主持人許戈輝調侃道:餘老師,你在跑之前應該先把褲子脫掉。從前在這裏運動員都是光著屁股比賽的。餘秋雨回嗆:那時是純粹男人的運動,女人是禁止參觀的。哪有你來偷窺的份!



每屆奧運會前夕,都會來此地采集聖火,點燃火炬,再通過接力傳遍全球。



這就是采集聖火的地點,還有曆史圖片為證。



奧運精神就從此處發揚光大。在曆屆奧運會開幕式上,希臘隊首先入場,以示敬仰與傳承。隨後才由各國代表團以字母順序為序陸續入場。



世界上其他的任何集會、任何組織、任何主張、任何活動都不能如奧運會那樣萬人矚目,魅力經久不衰。



在奧林匹亞競技場入口前,還看到一排石柱的基座。這排被稱為“恥辱柱”的石柱早已倒塌無存。當年如果發現某個選手有作弊作假行為,便被罰款。管理方於是用他的罰款為其樹立一個柱子,以示懲戒。



石柱的底座上還依稀留有文字,明示犯規選手的姓名以及犯規的原由等內容。光明正大地競爭,公平公正地比賽,這樣的奧運精神是有悠久傳統的。而且當年對犯規的處罰看來比今天更嚴厲。但每屆奧運會都免不了作弊行為,人性如此,古今皆然。



這個三角形的基座從公元前五世紀在矗立在原地。基座上麵是勝利女神的雕像。



這張圖片攝於1891年。一群歐洲考古學家來到奧林匹亞,策劃如何修複荒廢裏兩千餘年的奧運古跡。



奧林匹亞有奧運曆史博物館,收集了眾多幸存的文物古跡,殘存的曆史碎片得以妥善保護。





這個擲鐵餅的形象無疑是最典型的奧運象征。這座雕像顯然是複製品。



當年希臘雕刻畫中的神采令人驚歎。



戰馬栩栩如生,而且十分可愛。





宙斯神像。

第十一天 - 雅典



離開奧林匹亞之後,我們沿著伯羅奔尼撒半島北端的沿海公路返回雅典。我們在伯羅奔尼撒半島兜了一大圈,最後在半島最東北的柯林斯(Corinth)短暫停留。



伯羅奔尼撒半島看上去更像一個島嶼,隻有狹窄的柯林斯地峽與歐洲大陸連接,因此柯林斯是進出伯羅奔尼撒半島的關口,小城的交通繁忙。



到雅典就去了第一屆奧運會的主場地。



被尊稱為“現代奧林匹克之父”的法國教育家發現古代奧林匹亞的競技集會是個好主意。他致函各國體育組織,邀請他們參加在巴黎舉行“恢複奧林匹克運動大會”。於是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成立,顧拜旦親自設計了奧運會的會徽、會旗。大會還通過了奧林匹克憲章,並推舉一位希臘人擔任奧運會主席。第一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理所當然要在希臘舉行,但選擇了地理位置更方便的雅典,而不是偏遠的山村奧林匹亞,但每屆奧運會之前都要去奧林匹亞取聖火。1896年第一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雅典舉行,隻有十二個國家參加,此後每四年在世界各地輪流舉行一次。



1900年奧運第一次有女子運動員參加。1924年開始有了冬季奧運會。每屆奧運會時,世界各地的戰火暫歇,戰壕裏的將士更關注賽事而非戰事。因此奧運會也是和平的象征。奧運會曆來有在開幕式上點燃聖火的同時放飛白鴿,寓意世界和平。但在1988年發生和平鴿飛起時被奧運火炬燒死的事故,於是從1992年起開始不再有放飛鴿子節目。



在去第一屆奧運運動場的路上,從這裏可以看到遠處的雅典衛城。



雅典衛城附近的步行街。



十月末雅典的天氣很舒適,一群孩子在街頭演出。他們像是北非或阿拉伯移民。不少南邊的難民逃難歐洲時,地理距離最近的希臘和土耳其便是落腳點,他們最終的目的地還是更富裕的北歐。



少女與黑貓。





從背後看上麵的衛城。我們計劃明天先聖托裏尼,等返回雅典之後再去衛城。



衛城博物館。



靠近衛城有一個古董店街區。



我看賣的基本上都是些破銅爛鐵。希臘古跡不可能出現在這地方。





特色小店。



來雅典之前我們就對這座城市的破舊有所聞,但親眼目睹之後還是有些驚訝。



令人不禁與我們剛剛去過的伊斯坦布爾相比較。伊斯坦布爾比雅典大三倍,交通更加擁擠,但難以見到一間破敗的建築,即使到了土耳其腹地也是如此。



雅典,雅典娜之城啊,如今的樣子令人唏噓。希臘多年凋敝,唯靠旅遊業支撐。有專家稱希臘無力發展,部分原因是龐大的軍費開支,其比重在全歐洲是最大的。因為希臘有個近在咫尺的敵人 - 土耳其。兩國交惡的一個重大原因當然是宗教。按理說,你去你的伊斯蘭清真寺,我去我的天主教堂,完全可以互不幹涉。但在兩國的眼皮底下偏偏有個島國塞浦路斯。塞島上的希族和土族長期不對付。1974年由塞浦路斯的土耳其人後裔在土耳其的支持下宣布獨立建國,稱“北賽普勒斯突厥共和國”,控製了島上北邊約1/3麵積的領土。但迄今全世界唯一承認其合法地位的國家就是土耳其,但它也不在乎,反正有土耳其老爸撐腰。這一局麵讓希臘極為不滿。此外,一戰之後世界列強把愛琴海上幾乎所有島嶼都劃為希臘領土,這讓土耳其大呼不公平。的確,有些希臘島嶼就在土耳其鼻子底下,從土耳其海邊肉眼都可以看到。這些曆史和宗教的因素造成了兩國之間的緊張關係。



在我們留宿的酒店可以步行到衛城,中間要經過一段很破敗的街區。這裏有一家接一家的華人商店,清一色地經營商品批發。從海上來的中國商船在這裏卸貨,然後再批發到歐洲各地。我們和他們聊了一會,他們說如今生意越來越不行了,疫情期間很多商家洗手回國了,留下很多關門大吉的店鋪。我們問:在這裏安全嗎?他們反問:你們在紐約安全嗎?



明天要去大名鼎鼎的聖托裏尼了。坐船要大半天的時間,為了縮短行程我們決定坐飛機過去。於是在雅典機場附近的一所民宿過夜。



這家民宿的條件之好令我們驚訝,女主人的英文也令我們驚訝。我問她是不是在大學念的英文專業?她說她是南非人,嫁到了希臘。



這家民宿叫“Castle by the Sea”名副其實,的確就在海邊,的確像個城堡。也許是淡季的關係,整個城堡隻有我們一家住客。於是我們好像成了擁有城堡的國王與王後。太太獨自或與好友旅行時喜歡用Airbnb,而我還是偏愛住酒店,這樣省去一些不必要的麻煩。但這次住民宿改變了我的看法。

一夜好眠。明天要上海島了。且聽下回分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dev 回複 悄悄話 喜歡奧運精神的發源地! 好希望可以跑一次雅典馬拉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