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57)
2010 (55)
2011 (83)
2012 (66)
2013 (88)
2014 (102)
2015 (497)
2016 (457)
2017 (603)
2018 (637)
2019 (816)
2020 (701)
2021 (540)
2022 (880)
2023 (542)
雖然廣義上同屬白種人,但仔細觀察法國人和英國、德國以及北歐等金發碧眼的民族還是有很大區別。整體上法國人個子更矮、臉部更溫柔,而西北歐的日耳曼民族身材更加高大,樣貌更加硬朗,所以這就帶了一個疑問——法國人到底屬於什麽人種?
首先我們先大致了解下歐洲民族的分類,根據語言特征,一般可以把歐洲人分為四大類:拉丁人、日耳曼人、凱爾特人和斯拉夫人。
拉丁人主要分布在南歐的意大利、西班牙等地,古代的羅馬人就屬於典型的拉丁人,拉丁人皮膚稍黑,眼睛和頭發也多為黑色,身材相對矮小,拉丁人是歐洲四大種族中發展較早的一支。現在很多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國家,也多以拉丁人為主,如墨西哥、巴西這些拉丁美洲國家。
凱爾特人在公元前5世紀廣泛分布在歐洲西部地區,但隨著羅馬和日耳曼民族的崛起,凱爾特人的生存空間不斷被壓縮,目前僅分布在愛爾蘭、蘇格蘭、威爾士和法國西北部等少部分地區。凱爾特人的主要特點是紅色的頭發,但實際很多黑色頭發的也屬於凱爾特人。
日耳曼人廣泛分布在歐洲西部和北部,如英格蘭(不是英國)、德國、丹麥、瑞典、挪威這些國家的主體民族都屬於日耳曼民族,此外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這些國家的主體民族也屬於日耳曼人,因為我們常說的盎格魯薩克遜人隻是日耳曼種族的一個分支,此外包括條頓人(德意誌人)、法蘭克人、哥特人這些都是日耳曼人。日耳曼人的顯著特點就是金發碧眼、身材高大、麵部硬朗。
斯拉夫人主要分布在中東歐各個國家,如俄羅斯、烏克蘭、波蘭、塞爾維亞、捷克等國,斯拉夫人根據分布區域又分成了東斯拉夫、西斯拉夫和南斯拉夫三支。斯拉夫人和日耳曼人樣貌上相差不大,但使用的語言不同,信仰宗教也有區別。
因為作為拉丁人的羅馬人發展較早,羅馬進入高度文明時,其他三個民族還處於原始部落時期,所以羅馬人將凱爾特人、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稱為歐洲三大蠻族。但他們四個民族都屬於更大概念上的印歐人種(也是從語係上劃分的)。
在上麵的介紹中,我簡單介紹了下歐洲民族的分類、特征和分布情況,但細心的讀者會發現,我好像把法國遺漏了。沒錯,因為法國的人種構成比較複雜。德國比較單一,除了近幾年的移民外,大部分都是德意誌人,屬於日耳曼人。英國相對比較複雜,但是英國可以分成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愛爾蘭四部分去講。與這兩個國家相比,法國人的構成就比較複雜了。要講清楚,還得簡單捋一下法國曆史。
在羅馬帝國之前,歐洲的西部包括法國、荷蘭、比利時、意大利北部、西班牙以及英倫三島都是凱爾特人的勢力範圍,當時的羅馬人將他們稱為“高盧”。也就是說高盧人就是凱爾特人,凱爾特人就是高盧人,隻是叫法不同。當然也有一種說法是,高盧是凱爾特人的一個分支,是對分布在歐洲大陸凱爾特人的稱呼,不列顛島的凱爾特人就不能稱為高盧。這兩種說法,本文不作深究。
在公元前390年,高盧人入侵羅馬,一度占領羅馬城,成為第一個占領永恒之城羅馬的異族人。公元前3世紀,他們還對希臘地區發動了入侵,雖然沒能取得成功,但也可見當時高盧人之凶猛。從中可以看出,當時的高盧人還是有過一段輝煌歲月。
但隨著羅馬的崛起,高盧的好日子就到頭了。公元前58年,凱撒任高盧總督,開始了雄心勃勃的征服高盧的行動。經過長達八年的血戰,整個高盧地區都納入羅馬的版圖之中。在這場兩個民族的生存戰爭中,大約有100萬高盧人被殺,另有100萬人成了羅馬人的奴隸,高盧人從此一蹶不振,成了歐洲大陸上的邊緣角色。
戰爭勝利後,羅馬人大量湧入高盧地區,在當地建立起數量眾多的殖民地,在此後高盧地區一直是羅馬的一個行省,直到公元4世紀,大量日耳曼蠻族湧入羅馬境內,羅馬帝國行將就木,高盧才被法蘭克人奪取。
經過長達五個多世紀的移民和雜居,當地的高盧人和移居的羅馬人已經發生了高度融合,形成了一個全新的高盧-羅曼文化群體。在人種劃分上,兩個族群發生了相當程度的混血,形成了拉丁-高盧混合族群。在語言上,早期高盧人使用的是不同方言的凱爾特語,羅馬人抵達後,拉丁語作為一種統治語言,很快取代凱爾特諸方言,成為高盧地區的通用語言。高盧地區的凱爾特語言幾乎完全消亡,拉丁語的口語形式通俗拉丁語成為高盧地區的主要語言。
476年,西羅馬帝國在日耳曼蠻族的輪番衝擊下覆亡,各支蠻族政權瓜分了西羅馬帝國的龐大遺產,其中最富庶的高盧被勢力最強大的法蘭克人占據。
6世紀初,克洛維統一法蘭克,建立法蘭克第一王朝墨洛溫王朝,從此高盧進入法蘭克人統治時代。墨洛溫王朝從6世紀初延續到8世紀中葉,被矮子丕平建立的加洛林王朝所取代。
矮子丕平死後,他的兒子查理繼位,查理在位期間東征西討,大大拓展了法蘭克王國的疆域,尤其是將薩克森人所在的德意誌地區納入統治範圍。由於他的豐功偉績,後世常以“查理大帝”或“查理曼”對其尊稱。
查理曼死後,他的帝國很快分崩離析,843年,查理曼的三個孫子簽訂《凡爾登條約》將法蘭克王國一分為三,形成東、西、中三個法蘭克王國,走上獨自發展的道路,這三個王國構成了當今德國、法國和意大利的國家雛形。
9世紀末,來自北歐的維京人開始入侵西法蘭克,最終在911年當時的西法蘭克國王查理三世將今天的諾曼底半島封給了諾曼人羅洛,從此來自北歐的諾曼人逐漸融入法蘭克王國之中。
法蘭克人和諾曼人都屬於日耳曼人的分支,法蘭克王國的統治和諾曼人的定居為法國注入了大量日耳曼人的基因。
10世紀末,卡佩王朝取代加洛林王朝,到12世紀腓力二世時期,法國國王放棄法蘭克人的國王稱號,改稱“法蘭西國王”,法蘭西民族已初步形成。此後法國又經曆瓦盧瓦王朝、波旁王朝,經曆轟轟烈烈的法國大革命,法國封建王朝被推翻,來自科西嘉的拿破侖入主法蘭西,榮登帝位,此後又經過多次複辟和共和,最終形成如今的法蘭西。這此間,法蘭西風雲變幻,王朝興衰更替,但主體族群再未發生大的變化。
總結來講,法國在公元前的土著是高盧人也就是凱爾特人。在公元前後至公元5世紀,以羅馬人為主的拉丁人大量湧入法國,形成了拉丁人和高盧人的混合族群。公元6世紀以後法蘭克的統治以及公元9世紀諾曼人的定居,又為法國人帶來了日耳曼人的基因。所以現在的法國人(不包括20世紀以來移民的黑人和穆斯林)是由高盧人、拉丁人和日耳曼人這三個民族共同組成的。
其中南方人的相貌接近意大利和西班牙人,主要以拉丁血統為主;北方人金發碧眼主要是日耳曼人,而在法國西北部的布列塔尼則分布著較多的凱爾特人,這三個種族的相貌能較為清晰地區分開來。
雖然由三個族群共同組成,但為了提升民族凝聚力,法國從18世紀末法國大革命時期開始,就以“高盧人”自居,以與當時仍采用君主製,試圖撲滅革命火焰的日耳曼反法聯盟(英國、普魯士、奧地利等國)劃清界限。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甚至將“高盧雄雞”的形象加入國徽之中,從此之後“高盧雄雞”也成了法國人的別稱。
而分子人類學的發現,也證實了高盧人在三個族群中占比更高。根據最新數據發現,日耳曼人典型的Y染色體單倍群R1b-U106在法國分布並不普遍,其中法國東部該單倍群比例為12%,南部為9%,西部的比例更少。
而法國人的父係基因中,屬於R1b單倍群的比例大約在50%到80%左右,而R1b正是凱爾特人中比較普遍的父係基因。法國人的母係基因和凱爾特人也存在一定傳承關係,有相當比例的H單倍群人群,等於從現代科學角度佐證了法國人主要是拉丁化的凱爾特人後裔的事實。
people under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