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野花不採白不採

偶在國內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annn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餘華 | 忽悠

(2023-12-13 11:11:00) 下一個

摘自餘華《十個詞匯裏的中國》

什麽叫忽悠?最初的意思是飄忽不定,比如漁船在海浪上起伏和樹 葉在風中搖晃。然後成為了俗語,在中國的東北地區流行。

作為俗語的“忽悠”,來自於同樣發音的“胡誘”,就是胡亂誘導的意 思。就像流行病不斷出現病毒變異,“忽悠”在此後的詞匯生涯裏變異出 了令人眼花撩亂的含義。誇誇其談和嘩眾取寵叫忽悠,巧設陷阱和引人 上當也叫忽悠。前者擁有了吹牛、鼓動和慫恿的意思,後者表達了胡 說、謠傳和欺騙的意思。還有戲謔和戲弄的意思,無中生有和投機取巧 等等意思。

在今日中國,忽悠已是漢語中的詞匯新貴,其江湖地位可與山寨相 媲美。這兩個都是詞匯中的暴發戶,不過它們的發跡史有所不同。山寨 現象是以集體主義的方式,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忽悠的風行源自於 個人英雄主義,這個英雄就是中國最具影響的笑星,來自東北的趙本 山。趙本山在其著名的喜劇小品《賣拐》中隆重推出了“忽悠”一詞,他 聲稱:“我能把正的忽悠斜了,能把蔫的忽悠謔了,能把尖人忽悠囁 了,能把小兩口過的挺好,我給他忽悠分別了。今天賣拐,一雙好腿我 能給他忽悠瘸了!”《賣拐》的故事就是透過層層的忽悠,也就是設下 一個接著一個的心理陷阱,將欺騙、鼓動、慫恿和胡說等等發揮的淋漓 盡致,讓一個雙腿健康的人真的覺得自己是個瘸子了,從而花錢買下了 一付價高質次的拐杖。

這出令人捧腹大笑的精彩喜劇小品,幾年前在CCTV收視率最高的 春節聯歡晚會播出後,“忽悠”一詞立刻風靡中國。一石激起千層浪,讓中國社會中存在已久的吹牛、鼓動、慫恿、胡說、謠傳、欺騙、戲謔、 戲弄等等現象在忽悠的詞義海洋裏波瀾壯闊起來;同時,社會中的不正 經、惡作劇和開玩笑的情緒也在忽悠裏大張旗鼓了。原來的貶義詞投奔 到忽悠門下後,紛紛獲得了中性詞的身份。

趙本山讓中國的男女老少們張口閉口都是“忽悠”了。“忽悠”好似口 水一樣存在於人們的嘴裏,又像唾沫一樣從嘴裏噴射出去。政治、曆 史、經濟、社會、文化、記憶、情感、欲望等等都可以在忽悠裏翮翩起 舞。忽悠成為了一把詞庫的萬能鑰匙,在進入詞庫之時,可以將與此相 關的詞義之門一扇一扇地打開。當然,忽悠並不總是消極的,也有積極 的時候。當有人回首往事之時,忽悠一詞可以用來修正此前貶義的欺 騙。我的母親就是如此。

一九五〇年代後期,毛澤東為了徹底消滅血吸蟲病,將城市裏的醫 生護士們組織起來,組成了一支支醫療隊,當時叫防疫大隊,奔赴缺醫 少藥和貧困的農村,免費為農民們治療血吸蟲病。

我父親當時居住在美麗的杭州,他在浙江省防疫站工作。我父親一 輩子隻念了六年書,三年是私塾教育,另外三年是正規的大學教育,中 間的課程是他在共產黨的部隊裏當衛生員時自學的。他在戰爭中繳獲了 一本字典,就在行軍的途中,一邊走路,一邊記著生詞。他所在的部隊 一路打到了中國南方的福建省,然後又返回浙江杭州,轉業到地方的醫 院工作,成為了一名男護士。

他在那裏認識了一名女護士,就是我的母親。我母親教他學習數 學、物理和化學,然後他憑借自己不懈的努力考上了浙江醫科大學,是 三年的大專學業。他在浙江醫科大學畢業後,不想繼續在省防疫站工 作,他最大的願望是當上一名外科醫生。可是他沒有權利選擇自己的工 作,領導要他去防疫站,他隻能去那裏工作。

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我父親加入了防疫大隊,邁出了成為外科醫 生的第一步。這個強烈的願望使他不惜放棄在杭州的生活,他作為防疫 大隊的隊長來到了嘉興地區後,打算離開防疫大隊,進入嘉興的醫院。 可是嘉興的領導卻希望他去擔任嘉興地區衛生學校的教務長,我父親拒 絕了,來到更小的地方海鹽縣。海鹽剛剛創辦了縣醫院,沒有一個外科 醫生,我的父親終於如願以償。

我父親在海鹽的醫院裏盡顯才華,他給很多血吸蟲病的患者進行脾 臓切除手術。這可是大手術,在大城市的大醫院裏,都是腹部外科裏的 主任醫生主刀,而且幹得滿頭大汗,一次手術需要七、八個小時。我父 親在海鹽的醫院裏每天切除四、五個患者的脾髒,熟能生巧之後,一次 脾臓切除手術也就是三、四個小時左右。

那時候母親帶著我和哥哥仍然生活在杭州,我母親在環境優美的浙 江醫院工作,而且她喜愛杭州,喜愛美麗的西湖,她不願意離開杭州。 我父親在每天切除了幾個脾臓之後,就會坐在手術室外麵的小辦公 室裏,用處方紙給我母親寫信,他在信中把海鹽描述的像是天堂一樣。

我沒有讀到過這些信,不過在我離開海鹽到北京生活後,從父親給我的 來信裏,我發現父親的文筆不錯。可能就是這不錯的文筆,用描述杭州 的筆調,描述了當時又破又小的海鹽。

父親接連不斷的花言巧語,讓我母親信以為真,以為海鹽是一個縮 小版的杭州,她決定放棄在杭州的生活,帶著哥哥和我來到了海鹽。這 對我母親來說,是一個勇敢的選擇。中國社會裏嚴酷的戶籍製度,在過 去那個時代裏,讓一個人隻能在一個地方生活工作,隻有死亡可以讓這 個人離開,就像是一枚鐵釘被永久地釘在那裏,直到生鏽斷裂後才會獲 準離開。我母親放棄了她在杭州的戶口,也將我和哥哥在杭州的戶口放 棄了,這在當時意味著我們永遠失去了杭州。我母親帶著她的兩個兒子 坐上前往海鹽的長途汽車時,踏上的是一條有去無回的路。

那年我三歲,我相信母親拉著我和哥哥的手,走出海鹽的長途汽車 站時,她內心的失落難以言傳。她見到的真實的海鹽,與我父親信裏描 述的海鹽毫不相幹。後來,她經常用一句話來概括她初到海鹽時的感 受,她說:“連一輛自行車都看不到。”我母親有時候會說起我們在杭州 時的生活片斷,她都是帶著懷念的情緒去說,說到我們住過的房子和周 圍的景色時,她的臉上就會出現幸福的神色。這時候,我就會沉浸到無 限遐想之中,我們在杭州曾經有過的短暫的美好生活,早已被我的記憶 抹去,卻在母親的講述裏被重新描繪出來,成為我童年和少年時期想像 中最為美好的部分。

我母親每次講述結束後,就會忍不住抬起手,指著我父親說:“是你把我們騙到海鹽的。”現在,我母親重提舊事之後,不再說“騙”這個字了,她找到了一個更加準確的詞匯。她說:“是你把我們忽悠到海鹽 的。”忽悠一詞就是這樣,在中國迅速深入人心。如同山寨讓模仿和盜 版有了全新的含義,忽悠也給欺騙和謠傳披上了合理的外衣。

去年,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前十多天,一家地方報紙捅出了一條驚人 的新聞,報導開篇說:“北京的八月將是全世界最熱鬧的地方.不但全世 界最頂尖的運動員聚集北京,全世界眾多富豪也把來北京看奧運視為一 種時尚,並早已訂下了套票,這其中就有美國的世界首富比爾·蓋茨。 不過,這位已將數百億美元家產投入到慈善事業的軟件巨人,這次不會 在北京住酒店了,他為自己選擇了一個離水立方不到一百八十米的空中 四合院,推開四合院窗戶向外眺望,晶藍的水立方(國家遊泳中心)與 雄渾的鳥巢(國家體育場〕一覽無遺……”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為了觀看 奧運會,花一億元人民幣租下了一套空中四合院。報導忽悠道:“四合 院分兩層,麵積大約七百多平方米。不過,就算你跟比挪爾.蓋茨一樣 有錢,你也買不到,那裏的四合院隻租不賣,比爾,蓋茨也隻能年租而 已,不過一年的租金,高達一億元。『我們不租短期,租期至少是一 年,而租費是一億元。』銷售部的易小姐向記者解釋道。”報導的方式 是采訪這家新開樓盤(房地產)的售樓小姐。售樓小姐喜氣洋洋地介紹 了比爾·蓋茨出手如何闊綽以後,更多的篇幅是介紹了這家新開樓盤如 何氣派和高貴。報導稱“整個建築象征昂首飛翔的『白色巨龍』,氣勢 恢弘,氣韻生動,與龍脈相呼應。”報導還添加上神秘主義的一筆,據 說是在“高人指點下”,這座建築才“從平淡無奇的樓盤晉升為極有象征 意義的頂級樓盤”。

報導繼續忽悠:“據悉,目前已有不少豪富下了訂單,『比爾·蓋茨 已經付了租金,但其他的人,我不方便透露姓名,現在已經有客戶入住 了。』異常謹慎的易小姐還無意中透露,四合院並沒有全部租出。『四 合院還有空位,如果想要租用,現在仍然還有機會。』當記者問她能否 租到蓋茨旁邊的四合院時,易小姐回答:『有這個可能。不過如果想要 租四合院,必須先將公司的情況傳真過來,並得到有關部門的審核之 後,才能到四合院進行參觀,至於能否住到蓋茨先生四合院的旁邊,隻 有履行了第一步才能往下談。』”新聞一出,中國的一些主流媒體和非 主流媒體立刻紛紛轉載,我想起碼超過一億人知道了北京這家新開樓 盤。然後消息傳到了美國,比爾和默林達·蓋茨基金會正式給中國的媒 體寫信,聲明這個消息是假的。幾天以後,微軟中國公司的董事長張亞 勤先生在一個新聞發布會上暗示,這條假新聞是房地產開發商利用奧運 會和比爾·蓋茨的炒作行為。

在幾家媒體的追問下,房地產開發商聲稱這條新聞不是他們發布 的,是媒體自己虛構出來的,而最初發表這條新聞的媒體則堅持說是采 訪了售樓小姐,才得到了這條新聞。房地產開發商和那家地方媒體還在 互相推諉之時,已經沒人關注謠傳究竟出自哪方?盡管媒體還在繼續報 導這起名揚全國的忽悠事件,不過接下來卻迷上了計算:比爾·蓋茨如 果花一億元人民幣租下這個頂層四合院的話,每平方米的租金高達五十 萬元人民幣。這是一個荒唐的數字,就是買下這個房子,每平方米五萬 元人民幣也應該夠了。計算的結果出來後,媒體紛紛感歎,將其推舉 為“二〇〇八年最為頂級的忽悠”。今天中國的媒體上到處充斥著類似的 假新聞,因為很少有人會去追究假新聞的法律責任。發布這樣的假新聞 屬於欺騙行為,但是在中國,人們認為這隻是忽悠而已。忽悠在這起事 件上既有欺騙的含義,也有炒作的含義,並且還有一些娛樂性的意思, 總之是不要去認真對待。

我倒是從這個事件中發現了忽悠裏的杠杆作用,將北京奧運會和比 爾·蓋茨作為杠杆,將一個不為人知的樓盤一夜之間就忽悠成了全國家 喻戶曉的樓盤。

杠杆在經濟學家這裏,隻是貨幣政策,隻是收益和損失的風險控 製。杠杆在資本市場上,隻是支付少量的金額就可能完成大筆金額的交 易。用中國人的話說叫“四兩撥千斤”,用古希臘阿基米得的話說:“假 如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把地球挪動!”了不起的中國人將杠杆用到了 日常生活的忽悠裏,忽悠在今天的中國無處不在,這樣的杠杆作用自然 也是無處不在。

比如中國的出版商和作者,喜歡拿美國好萊塢作為杠杆來忽悠媒體和讀者。幾年前一部剛剛出版的中文小說,還沒有翻譯成英文出版,就 在中國的媒體上廣為忽悠:美國好萊塢要投資三億美元將其拍攝成電 影。就在我心裏納悶,沒有聽說好萊塢哪部電影的投資達到三億美元 時,忽悠的杠杆已經到達八億美元了。幾年前有兩部小說在杠杆作用的 忽悠下確實成為了暢銷書,這兩部小說都是聲稱好萊塢要投資八億美元 拍攝電影,另外聲稱三億美元投資的小說沒有暢銷,我想可能是沒有用 好忽悠的杠杆,沒有做到四兩撥千斤,四兩隻是撥了四百斤。既然是忽 悠了,就應該愈大愈好。中國人說,吹牛不用交稅。反正不用交稅,為 何不將牛皮吹到最大?

一九五八年大躍進時流行過的一句話,可以說是揭示出了忽悠的本 質,這句話是:“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什麽是忽悠的杠杆?我 想,在中國人這裏就是一句俗語:“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我再說 一個將CCTV作為杠杆把自己忽悠成富豪的故事,這是一個民間企業家 的發跡史。應該是近二十年前的事了,當時的中國還沒有進入網絡時 代,不過已經是一個充滿了廣告的國度。電視上和報紙裏的廣告已經是 五花八門,廣告可以說是多方麵、多層次、多功能和多極化,進口廣 告、國產廣告、高雅廣告、低俗廣告、暴力廣告、情色廣告等等應有盡 有。城市夜晚的霓虹燈和高速公路兩側的廣告牌發布的是正規企業的廣 告,同時不合法的地下企業則將小紙片的廣告貼滿了電線杆和人行天橋 的台階。我的感覺是廣告鋪天蓋地,其壯觀程度已是文革時期的大字報 望塵莫及。

那時候最為昂貴的廣告時段,來自CCTV每晚七點《新聞聯播》前 的五秒鍾。CCTV剛剛開始用競價拍賣的方式出售這五秒鍾,屬於最初 的嚐試和摸索階段,對前來參加競價的企業不做任何資質調査,即便是 一個乞丐,換上一身西裝後,也可以走進去以億萬富翁的笑容舉手報 價。某個企業一旦以最高的價格中標,立刻被全國大大小小的媒體稱之 為“標王”,其“標王”的廣告效應遠遠超過那個《新聞聯播》前的五秒 鍾。

我說的這位民間企業家當時大概隻有幾十萬人民幣的資產,他覺得 再這麽小打小鬧地做生意,就是把自己累死了,也最多隻是一個百萬富 翁。他靈機一動,發現CCTV的五秒鍾“標王”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商機, 他像其他中國草根企業家那樣膽大妄為,隻是在腦子裏設想了某個產 品,就獨自一人來到北京。

他低調地走進了CCTV廣告“標王”的競拍會場,置身於身價億萬的 民間企業家和財大氣粗的國有企業家之間,十分謙虛地坐在最後一排。 競拍開始後,他低垂著頭瞇縫著眼睛像是在打瞌睡,隻要聽到還有企業 在競價,他就舉一下右手,報出更髙的價格。競價愈來愈高,其他企業 逐漸退出,他還在那裏不斷舉起右手,一副無所謂的模樣。最後他以八 千萬人民幣的天價拿下了CCTV的廣告“標王”。

這個隻有幾十萬資產的小財主,帶著八千萬人民幣的“標王”,回到 了他所在的小城市。他不慌不忙地找到了市委書記和市長,麵帶謙恭的 微笑,對市委書記和市長說:“我把中央電視台八千萬元的『標王』給 全市人民捧回來了,可是我隻有幾十萬資產,怎麽辦?你們要是支持 我,我們這個小城市就出了一個全國著名的企業家;你們要是不支持 我,我們這個小城市就出了一個全國最大的騙子。”他臨走時扔下一句 話:“你們看著辦吧。”當時中國的地方官員們一味地追求GDP的增長, 官員們都盼望著自己的管轄之地出現全國著名的企業家,可以作為自己 升官時的政績;如果出現了一個全國最大的騙子,就會直接影響當地官 員的仕途。於是,市委書記和市長緊急召開會議,經過認真討論,決定 讓當地的商業銀行給這位捧回“標王”的小財主兩億人民幣的貸款。這是 中國特色的貸款,那個時候中國的商業銀行的地方分支機構常常聽命於 地方政府。

就這樣,這位小財主兩次利用了忽悠的杠杆,先是CCTV廣告“標 王”的杠杆,其後是中國政府官員虛榮之心的杠杆,四兩撥千斤地獲得 了兩億人民幣。然後他繼續忽悠,把自己忽悠成了全國著名的企業家。

忽悠的故事正在接踵而至,我繼續講述。先講群眾如何忽悠政府的 兩個故事,再講政府如何忽悠群眾的兩個故事。

我已經在前麵閩述了忽悠裏的杠杆作用,對於中國社會裏最為普通 的群眾來說,他們沒有想成為權貴的野心,也不夢想自己會一夜暴富, 他們知足常樂。所以當他們忽悠政府的時候,杠杆作用也就是四兩撥千 斤,小獲成功就會滿心歡喜。而且他們忽悠時,總是在自己身上尋找忽 悠的杠杆。因為他們沒有地位顯赫的親友,也沒有廣泛的社會關係,他 們在生活裏隻有家庭和婚姻,所以就常常拿自己的家庭和婚姻作為忽悠 的杠杆。我下麵要講述的群眾忽悠政府的兩個故事,都是利用自己的婚 姻作為忽悠的杠杆。

大約在三年前,某城市教育局為了提高本地的教師質量,從而讓本 市的髙中畢業生在全國的高考裏更具競爭力,推出了一項舉措,就是全 市的中學教師都要參加教師資質考試。合格的可以繼續從事教育工作, 不合格的被淘汰出局。與此同時,教育局本著人道主義的立場,考慮到 有些教師因為喪偶或者離婚後,單獨一人帶著孩子,既要忙於教學工 作,又要照顧孩子,生活十分艱辛,所以在推出這頂舉措時另行規定: 喪偶和離婚後帶有孩子的教師免考。

自從我的兒子升入中學以後,我才體會到中國教育體製裏考試的殘 酷性。我的兒子幾乎每天都在應付考試,什麽早讀練習、統練、小考、 月考,還有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中國中學裏的考試名目繁多,中學生 從跨進校門的那一刻起,就開始被訓練成一台台考試機器。可是這些每 天都在訓練學生如何考試的教師們,突然間自己也要麵對考試了,個個 驚慌起來,還沒有跨進考場,我想這些教師們的雙腿可能已經發軟。

然後,這個規模不大的城市裏的教師們開始了大規模的忽悠行動。 喪偶和離婚後帶有孩子的教師可以免除考試的規定,讓這些教師們充分 利用起自己婚姻的杠杆,來忽悠教育局的教師資質考試。他們紛紛去辦 理離婚手續,用假離婚來逃脫教師資質考試。

等到考試結束以後,再去辦理複婚手續。當地的市民看到這些教師 們戲劇性的離婚和複婚,以此來忽悠政府時,發出了由衷的讚揚,他們 互相說:“這就是群眾的智慧。”無論是在街道上,還是在學校裏,這些 教師們見麵後,第一句話就是打聽對方離婚了沒有?於是,這座小城市 流行起了這樣的見麵問候語:“你離婚了嗎?”最終參加教師資質考試的 不足百分之三十,而且這裏麵大多是未婚的教師,或者是已婚後還沒有 孩子的教師,當然也有一些自信能夠通過考試的教師。考試結束以後, 大規模的複婚行動開始了,教師們每天的見麵問候語也改成了:“你複婚了嗎?”另外一個群眾利用婚姻杠杆來忽悠政府的故事發生在農村, 這是中國城市化進程裏屢見不鮮的事例。

中國長期以來有著嚴格的戶籍製度,城鎮戶口和農業戶口。

一九八〇年代起,中國的城市迅速擴張以後,城市周邊大量的農村 土地被政府征用,農民的戶口從農業轉成非農業,中國簡稱為“農轉 非”。農民們在失去土地的同時,也失去了他們幾代居住的房屋。作為 賠償農民的原有住房被拆除的損失,政府將農民們遷往城裏新建的樓房 裏居住。

每一位遷往城市居住的農民應該獲得多少麵積的賠償,這是一個非 常複雜的計算過程。與農民原來的住房麵積有關,也與家庭人口的多少 有關,最重要的是和婚姻有關。於是,結婚和離婚,再結婚再離婚成為 了很多農民忽悠政府的杠杆。

幾年前,中國西南地區某鎮農民們的土地被征用以後,為了農轉非 的分房,為了獲得更多的利益和更多的賠償,幾乎百分之九十五的家庭 故意假離婚,然後再找其他人假結婚。這樣短時間裏的大規模假離婚和 假結婚,讓蓋章的部門應接不暇。辦事處的工作人員幾個月裏受理的離 婚和結婚案子,比幾年裏受理的還要多。

在這次群眾運動似的婚姻忽悠裏,奇聞怪事層出不窮。一位老太太 已經老得不能走路了,突然交上了忽悠桃花運,在幾個月內,被三個不 同的年輕男子背到了辦事處,領了三次結婚證。老太太還沒有完全明白 過來是怎麽回事?就已經擁有了三次不同的婚姻,而且三個年輕的丈夫 看上去都不錯。

有一個男人假離婚後,不願再和前妻複婚。先是尋找理由搪塞,不 肯去辦理複婚手續;然後用上了拖延戰術,可是前妻意誌堅定,一定要 和他複婚。他隻好吐露真話:“我早就想和你離婚了,這次終於有個好 機會忽悠你離婚了。”一位老爺爺也在忽悠裏交上了挑花運,他和一位 年輕姑娘假結婚。然後,他死活不肯離婚了。不管年輕姑娘如何哭泣哀 求,甚至願意給予經濟上的補償,老爺爺都是無動於衷。親友們紛紛前 去充當說客,對他說:“這本來是假的,你怎麽可以當真的呢?”這位老 爺爺十分真誠地說:“我對她是一見鍾情啊!”群眾忽悠政府的時候,政 府也在忽悠群眾。過去的三十多年,中國從計劃經濟裏蛻變出了市場經 濟,出現了一個顯著的標誌,就是一些地方政府熱衷起了一係列的拍賣 活動。比如將道路、橋梁、廣場,以及住宅區和高層建築有償命名,進 行公開拍賣,出錢最多的企業可以冠名。二〇〇六年,某城市決定拍賣 市區地名,市政府正式發出公文,沒想到立刻招來群眾的一片罵聲,有 群眾說:“如果把地名賣了.以後大家還記得路嗎?”還有的群眾諷刺 道:“我們家會不會變成『婦炎潔』小區?今後給朋友的信上是不是要 寫上『腦白金』路?”婦炎潔是消毒殺菌藥水,專用於清洗女性陰道; 腦白金是口服藥,據說是可以治療失眠。最具有荒誕色彩的是有群眾建 議,幹脆把城市的名字也賣了,最好賣給美國可口可樂公司,以後就 叫“可口可樂市”。

政府官員出來解釋:“地名有償使用隻是政府的一個想法和提議, 目前,並沒有真的開始實施。至於目前市民們存在的種種擔心,是完全 沒有必要的。即便將來正式實施有償命名,也會遵循相關的法律規定, 不可能隨隨便便就讓企業命名。”這起地名拍賣事件迫於社會輿論的壓 力,後來沒有了結果。

不過地方官員們談及此事時,都是振振有詞,聲稱現在是市場經濟 時代了,應該按市場規律辦事,應該進行市場化運作。這些年來,“市 場化運作”已經成為了地方政府官員們的口頭禪,有時候也成為了地方政府忽悠群眾的杠杆。

下麵我要說的兩個匪夷所思的故事,都是地方政府以“市場化運 作”作為杠杆來忽悠群眾的。

第一個故事發生在西南某城市,該市城管局可能是為了更好的管理 流動攤販,從而讓政府收取更多的管理費用。城管局發布公告,向攤販 們拍賣人行道的經營權。人行道是專供人們行走的道路,如果拍賣給了 攤販,攤販們的貨物占據了人行道以後,難道要讓行人走入車道?讓行 人在快速行駛的車輛之間快速奔跑?我讓到這條新聞的時候目瞪口呆, 我向一位政府官員講述此事,可是這位官員不以為然,他認為我是過度 反應,他絲毫不覺得這事的荒唐,他說:“很多地方的城管局都在拍賣 人行道。”第二個故事發生在華中某城市,市政府有關部門規定,吉祥 號門牌號碼可以花錢買。中國人十分迷信數字中的“6”和“8”,認為“6”代 表著一切順利,“8”代表著發財致富。於是有人花錢買下 了“6”、“66”、“666”、“6666”和“8”、“88”、“888”、“8888”這樣的門牌號 碼,然後部分城區街道的門牌編號一片混亂,不再是正常順序的編號。 可以設想一下,當我們步入一條門牌號碼混亂的街道時,如果左邊是單 號,右邊是雙號的話,那麽在左邊的3號和7號之間不是5號了,而是一 個8888的巨大號碼;同樣的道理,當右邊的門牌來到792號和796號之間 時,出現的也不會是794號,很可能是一個6的小數字號碼。如果行走在 這樣的一條街道裏,我將會啼笑皆非。

人行道的拍賣和吉祥號的門牌號碼可以花錢買,讓這兩個城市的群眾議論紛紛罵聲一片,可是地方官員卻是大言不慚地忽悠道:“這是市場化運作。”

我們彷佛是在閱讀一篇荒誕小說,在一個名叫“可口可樂”的城市 裏,沒有人行道,因為人行道被攤販的小鋪子占領了,人們身手敏捷地 穿梭在急駛的車輛縫隙裏,個個都像中國功夫電影裏的人物。街道、橋梁、廣場和住宅區的名字稀奇古怪,比如“黑妹牙膏街”、“第六感避孕 套橋”、“三鹿奶粉廣場”、“AB內衣小區”等等。這座城市的地名雲集了 中國各行各業的眾多品牌,吃的、穿的、用的、住的、出行的、做愛的 和生育的……應有盡有。

街道的門牌號碼是混亂的,沒有順序,進入某個街道就像是進入了 某個迷宮,你可能永遠都無法找到你想找的人。這時候,荒誕小說散發 出了神秘主義的氣息。我想,卡夫卡和博爾赫斯(阿根廷作家〕也許十 分樂意生活在這樣的城市裏。我又想,也許以後我會寫出一篇這樣的小說。書名可能是:忽悠之城。

有關忽悠的故事可以在此連篇累牘。因為忽悠已經滲透到了我們生 活的方方麵麵,如果有外國元首來中國訪問,人們會說“到中國來忽悠了”;如果中國領導人出訪外國,人們會說“到外國去忽悠了”。一位商人去洽談生意,他會說“去忽悠”;一位學者去演講,他也會說“去忽 悠”。人際交往可以叫忽悠,“我把他忽悠成朋友了”;談情說愛也可以 叫忽悠,“我把她忽悠得愛上我了”……就是“忽悠”之父的趙本山,也被 忽悠了一把。兩年前,一條短信在中國上億的手機裏出現:“你那邊有 沒有電視啊?現在快點看CCTV-1台,趙本山被炸死了,警察封鎖了東 北,十九人死亡,十一人失蹤,一人被忽悠!”所謂的“一人被忽悠”, 就是正在收看短信的這個人。有一次,我和一位朋友出差在外。晚上入 睡之前,這位朋友向我要了兩片安眠藥,他說自己不會吃下這兩片安眠 藥,而是將它們放在床頭櫃上,可以起到精神上的安定作用。說完,他 笑著補充道:“可以把自己忽悠睡著了。”忽悠還可以重新定義文學作 品,唐朝詩人李白形容瀑布的著名詩句“白發三千丈”,曾經是中國文學 史上表達想象力的典範,如今人們的評價是:“李白真能忽悠。”忽悠似 乎成為了某種時尚元素。這兩年,中國一些城市的中小學生之間竟然流 行起了購買忽悠證,尺寸大小和駕駛證一樣。

在城市的街邊和人行天橋上,攤販們嗓音響亮地叫賣道:“忽悠證!一元一本忽悠證!一本忽悠證在手,忽悠天下無敵手。”打開忽悠證,上麵印著:“茲證明某某同誌具有獨特的忽悠手法、豐富的忽悠經 驗、高明的忽悠手段,讓人防不勝防,特發此證。”發證機構為:“全國忽悠委員會辦公室”。與中國其他類型的證件一樣,忽悠證上麵也是像 模象樣地蓋著一枚圓形公章。中小學生購買忽悠證以後,互相見麵時, 從口袋裏掏出忽悠證亮一下,像是好萊塢電影裏FBI亮出特工證一樣, 中小學生們覺得很帥,很刺激。 忽悠一詞的迅速風靡起來,與山寨類似,同樣顯示了當代中國社會 倫理道德的缺失和價值觀的混亂,也是中國社會最近三十年片麵發展之 後引發的後遺症之一,而且忽悠現象在其社會生活方麵的廣泛性更甚於 山寨現象。當忽悠大行其道之時,我們也就生活在一個不認真的社會 裏,或者說生活在一個不講原則的社會裏。

我的擔心是,當忽悠堂而皇之地成為人們的生活方式之時,無論是 一個人,還是一個國家,都有可能成為忽悠的受害者。我的意思是說, 忽悠者最終很可能忽悠了自己。用中國的俗話說,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 腳。 我相信每個人都可能有過這樣的經曆:想去忽悠別人,到頭來卻是 忽悠了自己。我當然也不會例外,回首自己的忽悠往事,我發現這樣的 經曆為數不少。在此舉出一例。

我記憶裏最初的忽悠對象是我的父親。當父親要我去做什麽事,我 又不願意去做的時候,或者我做錯了什麽,父親準備懲罰我的時候,我 常常利用假裝生病的杠杆。這在過去叫欺騙,現在應該叫忽悠了。

我想,欺騙或者說是忽悠父母,可能是每一個孩子的天性。

那時候我已經上小學了,我意識到父親和我之間的美妙關係,也就 是說父親是我的親人,即便我傷天害理,他也不會置我於死地。

我最早的裝病是從一個愚蠢的想法開始的,現在我已經忘記了究竟 是什麽原因促使我裝病,我隻記得是為了逃脫父親對我的懲罰。我假裝發燒了,搖搖晃晃地走向發怒的父親,去忽悠父親。

父親聽完我對自己疾病的陳述後,第一個反應一幾乎是不假思索的 反應就是將他的手伸過來,貼在了我的額頭上。那時我才想起來自己犯 了一個致命的錯誤,我竟然忘記了父親是醫生。我心想完蛋了,我不僅 逃脫不了前麵的懲罰,還將麵對新的懲罰。

幸運的是我的忽悠竟然蒙混過關。當我父親洞察秋毫的手意識到我 根本沒有發燒時,他沒有想到我是在忽悠他,而是對我整天不活動表示了極大的不滿。他怒氣衝衝地訓斥我,警告我不能整天在家裏坐著或者 躺著,應該到外麵去跑一跑,哪怕是曬曬太陽也好。接下去他明確告訴 我,我什麽病都沒有,我的病是我不愛活動。然後他讓我出門去,愛幹 什麽就幹什麽,兩個小時以後再回來。

我父親的怒氣因為對我身體的關心一下子轉移了方向,使他忘記了 我剛才的過錯和他正在進行中的懲罰,突然給予了我一個無罪釋放的最終裁決。我立刻逃出家門,然後在一個很遠的安全之處站住腳,滿頭大汗地思索著剛才的陰差陽錯,思索的結果是以後不管出現什麽危急的情 況,我也不能假裝發燒了。

於是,我有關疾病的表演深入到了身體內部,在那麽一、兩年的時 間裏,我經常假裝肚子疼,確實起到了作用。由於我小時候對食物過於挑剔,所以我經常便秘,這在很大程度上為我的肚子疼找到了借口。每當我做錯了什麽事,我意識到父親的臉正在沉下來的時候,我的肚子就 會疼起來。

剛開始的時候我還能體會到自己是在裝疼,後來竟然變成了條件反 射,隻要父親一生氣,我的肚子立刻會疼,連我自己都分不清疼痛是真 是假。不過這對我來說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父親的反應,那時候 我父親的生氣總會一下子轉移到我對食物的選擇上來,警告我如果繼續 這樣什麽都不愛吃的話,我麵臨的不僅僅是便秘了,就是身體和大腦的 成長都會深受其害。又是對我身體的關心使他忘記了應該對我做出的懲 罰,盡管他顯得更加氣憤,可是這類氣憤由於性質的改變,我能夠十分 輕鬆地去承受。

我裝病的伎倆逐漸變本加厲,到後來不再是為了逃脫父親的懲罰, 開始為擺脫掃地或者拖地板這樣的家務活而裝病了。有一次我弄巧成 拙,當我聲稱自己肚子疼的時候,我父親的手摸到了我的右下腹,他問 我是不是這個地方,我連連點頭,然後父親又問我是不是胸口先疼,我仍然點頭,接下去父親完全是按照闌尾炎的病狀詢問我,而我一律點頭。其實那時候我根本弄不清是真疼還是假疼了,隻是覺得父親有力的 手壓到那裏,那裏就會發出疼痛,好像是父親喊叫我的名字,我就會答應一樣。

然後,在這一天的晚上,父親把我背在身上,走出了家門。

我懵懵懂懂地趴在父親的背上,不知道接下去會發生什麽?直到父 親背著我走進醫院的手術室,我才預感到大事不妙了。當時我心裏充滿 了迷惘,父親堅定的神態使我覺得自己可能是闌尾炎發作了,可是我又 想到自己最開始隻是假裝疼痛而已,盡管後來父親的手壓上來的時候真 的有點疼痛。我的腦子轉來轉去,不知道如何太應付接下去將要發生的 事。父親把我放在了手術台上,我記得自己十分軟弱地說了一聲:“我 現在不疼了。”父親把我摁在了手術台上,兩個護士用手術台上的皮帶 將我的手腳綁住。我這時候拚命掙紮起來,大聲喊叫:“我現在不疼 啦!”我希望他們會放棄已經準備就緒的手術,可是他們誰都沒有理睬 我。我繼續喊叫:“我要回家!讓我回家!”那時候我母親是手術室的護 士長,我記得她將一塊布蓋在了我的臉上,在我嘴的地方有一個口子, 我就在這個口子裏發出聲嘶力竭的叫聲,表明我拒絕手術的決心。我的 手腳被綁住了,隻好扭動身體來加強自己的反抗。我聽到母親的聲音, 她讓我不要喊叫;她警告我,如果我繼續喊叫,我可能會噎死的。我嚇 了一跳,不明白為什麽喊叫會噎死?就在我停止喊叫,思考這個複雜的 問題時,發苦的麻醉粉末倒進了我的嘴裏,沒過多久我就什麽都不知道 了。

等到我醒來的時候,我已經睡在家裏的床上了,我感到哥哥的頭鑽 進了我的被窩,又立刻縮了出去,連聲喊叫著:“他放屁啦,臭死 啦。”然後我看到父母站在床前,他們因為我哥哥剛才的喊叫而笑了起 來。就這樣,我的闌尾被割掉了,而且當我還沒有從麻醉裏醒來時,我就已經放屁了,這意味著手術很成功,我很快就會康複。

多年以後,我曾經詢問過父親,他當時打開我的肚子後看到的闌尾 是不是應該切掉?我父親斬釘截鐵地告訴我:“應該切掉。”我關心自己 的闌尾當時是不是真的發炎了?父親用模棱兩可的語氣回答:“好像有 一點紅腫。”我心想“好像有一點紅腫”是什麽意思?盡管父親承認這“好 像有一點紅腫”就是不吃藥也沒有關係,可是他堅持認為手術是最為正 確的方案。因為對那個時代的外科醫生來說,不僅是“好像有一點紅 腫”的闌尾應該切掉,就是完全健康的闌尾也不應該保留。

我曾經相信父親的話,不過現在我的看法和父親不一樣了,我認為 這是自食其果。我本來是想忽悠父親,結果卻是忽悠自己去挨了一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