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57)
2010 (55)
2011 (83)
2012 (66)
2013 (88)
2014 (102)
2015 (497)
2016 (457)
2017 (603)
2018 (637)
2019 (816)
2020 (700)
2021 (539)
2022 (880)
2023 (542)
2024 (159)
2025 (9)
1.
朱子永遠是一身熨得妥妥帖帖的藍色中山裝,錚亮的三接頭牛皮鞋,春秋季一件米黃色風衣搭在手臂上,沒見他穿過。這派頭不像大學生,倒像是大學校長。小分頭梳得齊刷刷,那是在“四聯”剪的,四聯兒是當時北京最貴的理發店,在金魚胡同西口路北。有一天我們同寢室的小孫拿來一把推子,說他會理發。朱子說:“是嗎?你給我推推。”我們都在旁邊圍觀。推了一會兒,朱子摸摸推過的地方:“這兒,這兒再給我去點兒。”“哪兒啊?”“就這兒。”“這兒挺好的。”“你再推推。”小孫隻好給他推。又過一會,朱子又摸另外的地方,又讓“再推推”。小孫急了:“你他媽又看不見,你怎麽知道這兒就該推呀!”“一摸還摸不出來嗎?讓你推你就推!”返來複去,倆人都白了臉。後來我們據此新創了一個歇後語,叫做“小孫給朱子剃頭——誰都不尿誰。”
朱子看書專看內容簡介和小冊子,掌握了大量知識。一次我們去潭柘寺,碰到劉海粟在畫寫生,夫人站在他身旁,當年潭柘寺遊人極少。我們圍上看,朱子上前一步,說:“劉先生,您是中國第一個畫裸體的,您把人體引進了中國。”眾人一片喝彩。那時劉海粟重新出山才沒幾年,不像現在婦孺皆知,更不知道這個畫家是怎麽回事。朱子一語點出了劉海粟的曆史地位。從此,他落下了個“小冊子派”的美名。
相比之下我就差遠了。有一次當代文學課組織我們去人藝看《茶館》,幕間休息時,在大廳裏看見了蕭軍。蕭軍遭雪藏20多年剛露麵,被文藝界稱為“出土文物”,名氣很大。同學們圍上他,還是朱子主聊,評論、提問無不得體。蕭軍矮個子,叼著煙鬥,答話簡潔。我擠過去,接上他的話說:“蕭老高見!蕭老高見!”蕭軍連眼皮都沒抬。過後,同寢室的小流氓們著實把我嘲笑了一番,我也覺著自己夠傻的。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啊!再後,不論遇到什麽名人我都拔腿就溜,一句話不說。
畢業前,我們幾個定了個計劃,要吃遍京城的飯館。那時,北京的飯館零零星星就那麽幾家,實施計劃並不難。有一次先在我家集合,然後去前門飯店。剛要走,外係的痞子大熊來了,也跟著一起去。前門飯店的川菜當時非常不錯。吃完一算賬,每人出1塊多。大熊摸摸兜,隻找出了5毛錢:“對不起啊,我沒帶那麽多。”朱子拈起5毛錢票子,用《水滸傳》的修辭說道:“武鬆將那二兩碎銀子,丟還給李忠!”說著兩根手指一彈,把票子彈回到大熊跟前。
畢業後朱子在鐵路口工作。一天我去北京站接人,在廣場上遠遠看見一個人迎麵走來,他一身藍色中山裝,右手提著一個大銅火鍋,在陽光下閃閃發亮。“朱子,這是從哪兒回來呀?”朱子舉起銅火鍋晃晃:“大同開個什麽鳥兒會,一人發一鍋子。哥們兒就是奔這鍋子去的。”
2.
王小波在人大念書的時候,也是一身兒藍,但髒了吧唧,長頭發油膩不洗,大長腿蹬一輛破自行車。我是聽他家的世交李家兄弟經常提他,我考上人大後,李家兄弟告訴我:“小波也考上人大了。”記得大興還跟我說:“小波寫小說呢。”“寫的什麽?”“從水裏鑽出一個妖怪之類的……”說完嘿嘿直笑。但王小波不活躍,學校裏認識他的人不多。
跟他外在的這種風格有一拚的,是南風。南風是經濟係一怪,全校聞名。傳說他每穿髒一雙襪子,就往床底下一扔,換雙幹淨的,等幹淨襪子都穿完了,再從床底下的髒襪子中挑不那麽髒的穿。一件背心,買來就穿在身上,直到穿爛了才脫下來扔掉,中間並不換洗。上體育課時,男生穿的跨欄背心都是兩條背帶,他的隻剩了一條,另一條耷拉著。
有一次上課講黑格爾,老師沒來(或其他原因,忘了),他上去講,講得頭頭是道,把同學都聽傻了。他早在農村插隊時就研究黑格爾,大學裏教的這點兒東西,他根本用不著學。因此,他很少上課。反而是別的係有什麽他感興趣的課,倒時不時去聽聽。
他哥哥南生也是人大同屆生,跟他不在同一個係。我是先認識南生,他介紹我認識了南風。結果自此以後,我跟哥哥基本上就沒來往了,反而與弟弟嘻嘻哈哈摽在一起。這哥倆之所以在學校有名,學識之外,主要是他倆都參加了被視為高層智囊的“農村問題研究小組”,在中國改革發軔之初,就深度介入其中。同是幹的經邦濟世的大業,哥哥南生使命感重,好像“祖國的前途人類的命運”挑在肩頭,話題宏大深沉。而弟弟南風,據我看,純粹的研究興趣是他的根兒,對一切事物必欲窮究其理的探索欲,推動他做這做那,外在事功,倒在其次。所以他那副不修邊幅、吊兒郎當的樣子,很對我的口味。
我拍的電視劇《花開也有聲》裏,男主人公有一個偶像,是胡同的鄰居、一位四中的高材生,他每次去高材生家都像踏進聖殿,總是恭恭敬敬地向高材生請教人生問題。我在洛杉磯的朋友中迅看完電視劇後對我說:“我小時候就有這麽一個偶像,你知道是誰嗎?就是你的同學南生南風二兄弟!當時我們都住和平裏,一進他們家,牆上都是自己用木板釘的書架,堆滿了書……哇!那感覺,跟電視劇裏一模一樣。”
朱子給南風起了個外號,叫“白子”,我們也都以此相稱。畢業後我們同寢室的幾個人搞了個學習小組,計劃每月研討一個問題,但沒幾次,研討的問題就變成了諸如“為什麽朱子做香酥雞時老炸雞屁股?”之類的。白子來過一次,那時他是體改所社會室主任,隨著改革深入,他的研究也從農村轉向了城市。他給我們講了“科層結構”,講深了我們也不懂,他舉了一個調查得來的例子:北京的保姆安徽無為人最多,這些人已形成了一個金字塔型的嚴密網絡,剛從無為來北京的,先在普通人家當保姆,如果表現好,會把她介紹到處長家,處長家幹得好,再介紹到局長家、部長家,層層往上升。進不去這個網絡,別想找到工作,幹砸了什麽事,會受到處罰。大家聽得很新奇,朱子讚歎說:“白子又深沉了!”
後來我與白子失聯多年。再見到,別的都沒變,外表卻大不一樣了:渾身收拾得清清爽爽,衣裝不僅幹淨整潔,還搭配得挺有品位。這可是不簡單!
3.
老劉是法律係的,我們在同一個日語班,座位挨著。他歲數大,不願意在課堂上站起來說日語,偏偏老師經常愛點他的名。估計老劉一肚子不高興。每次上課時,全體起立,老師用日語說“同學們早上好!”我們則集體回答“森賽(老師),早上好!”有一天我忽然聽到老劉嘴裏說的是:“孫賊,早上好!”我噗嗤一下就笑了,扭頭小聲質問:“老劉你丫說什麽哪?”老劉回我一笑。
老劉什麽都看不慣,愛說怪話。人民大學的校牌、徽章原來用的是美術體字,複校後,成仿吾當了校長,請華主席給題校名,校牌徽章都換成了華寫的“顏體”。一天去學校我正好跟老劉坐同一輛公交車,到站下車往馬路對麵的校門走時,老劉指著校牌說:“你看看,這叫什麽?還顏體?就是幾個螞蚱趴在牌子上!”把我給樂的,直拍老劉肩膀。太喜歡老劉了!我也愛胡說八道,但沒人家說得精彩。
我跟法律係的好多同學都熟悉,他們各有各的特點。小洋寫詩,而且一直寫了幾十年。他為人特別樸實,在不喜不怒的外表下,有一顆滾燙的心。但一喝酒,滾燙的就是臉了,而且變了個人。我從美國回來後第一次見麵,都喝大了,分手時在大街上互相抱著緊緊貼臉,其他同學強行把我們倆給拉開了。倆大老糙爺們兒這麽告別,他們實在是看不下去。小洋是律師,我讀過他寫的一篇辯護詞,真是雄辯滔滔鏗鏘有力。晚年我發現他熱愛毛主席。北新看上去年輕,實際與老劉同歲,他永遠會對人微笑,不言不語,溫和謙遜。他也是律師,也愛寫東西,做什麽都是默默的,但做什麽都出色,可惜在去年癌症離世了。
他們班畢業時分配的工作都非常好,北新分在中央辦公廳,小洋在人大常委會,其他大都類似。我沒想到老劉會選擇考研究生,而且一直念到拿了法學博士。這時我才知道老劉是學者的本質。沒有花多少年,他已成了某個領域的權威。
有一次他去洛杉磯開會,正好趕上我的朋友中迅在家辦party,我就把老劉也約去了。我給朋友介紹說,老劉是中國某某領域的No.1。老劉趕緊糾正,說:“不,我是No.2,上麵還有一個,70多歲了。”幾年後在北京,同學一起吃飯,其中有原本跟老劉不認識的,我告訴他們老劉是某某領域的No.2。老劉又說:“No.1已經去世了。”逗得大家直笑。
老劉還有很多金句,比如他說:別動不動就說“組織上”、“組織上”,組織是個鬼!你說它有?在哪兒呢?看不見摸不著。說它沒有嗎?它又無處不在,哪兒都有個“組織上”。他的一個學生告訴我,有一次有同學問老劉:“劉教授,那個××、×××都寫了那麽多本書了,您比他們厲害多了,怎麽不多寫幾本?”老劉說:“白麵就是白麵,棒子麵兒你磨得再細它還是棒子麵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