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野花不採白不採

偶在國內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annn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山河四省,太慘了

(2023-05-12 09:00:07) 下一個

來源:微信公眾號地球知識局

文字:令狐小跑

這一屆網友,是懂造詞和玩梗的。從今年開始,“ 山河四省”這一新名詞頻頻登上熱搜,它就像是《水滸傳》裏的七十二地煞,昵稱聽上去霸氣十足,可細說起來卻是 一把辛酸淚

所謂“山河四省”,指的是 山東、山西、河南、河北四個省,由於首字帶有“山”“河”,因此得了這麽個諢號。四省接壤,又都屬北方,網友在玩梗時,自然而然將四省綁定在一起。他們還給這四省起了個組合名,叫“ 冤種四兄弟”——

需要 奉獻時,它們 全力頂上, 分配資源時,卻“ 查無此省”。

在網絡上,“最富的省份”下麵從沒有四省(除了山東)的蹤影,而“偷井蓋”“考公內卷”等關於 四省的刻板印象卻不斷加深。近期,“山河四省”隻有兩所985#再次成為了熱點話題,甚至有網友開玩笑,就連明星開演唱會,都很少選擇在“山河四省”舉辦,導致了“追星難”。

由於擁有共同的委屈,四省網友戲稱已簽訂“互不嘲諷條約”, 約定無論多慘都不可以互相嘲笑。在這些自嘲玩梗背後,是“山河四省” 日漸突出的困境

共同的“苦難”讓他們走到了一起

那麽問題來了:“山河四省”是如何走入如今的 困局的?想搞清這件事,首先要從“山河四省”的 地理環境說起。

溫馨提示我局有個 世界地理討論群,世界地理的研究者和愛好者們 別錯過文末的 加群方式哦

晉冀魯豫,糧礦重地

“山河四省”,這片區域也被稱為“ 晉冀魯豫”,以溫帶大陸性氣候,及溫帶季風性氣候為主。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這裏 四季分明,土地遼闊,農耕曆史悠久,省境內埋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

要地有地,要礦有礦

論資源,“山河四省”算是天賦異稟的▼

從礦業與糧食蔬菜的角度來看,“山河四省”不僅不缺資源,甚至還輸出至全國各省,是名副其實的 糧礦重地。因為礦產與糧食蔬菜產量極高,“山河四省”也擁有了各自的外號:山西是“ 煤窯子”,山東是“ 菜籃子”,河南是“ 糧袋子”,河北是“ 鐵鋪子”。

“山河四省”,各有擔當

(左右 滑動-圖:壹圖網&圖蟲創意)

說是這樣說,但四省可不止這麽一種特產,可以說,他們 共同承擔了中國的糧礦重任——

在2022年,全國23個 產煤省份共計原煤產量45億噸,其中單山西一省便出產13.07億噸,占比近 30%;河南、山東也躋身年產量五千萬至億噸行列,排名 均在前十

山西作為產煤老大哥依舊穩居首位

河南、山東兩個小弟也在榜中▼

中國煤炭資源分布圖 

在 鐵礦方麵,河北與山西均在中國鐵礦“七大金剛”之列,僅河北一省,在2022年4月的鐵礦產量就 占全國總量的44%。另外,黃金、天然氣、石油等礦產排名中,也常常見到“山河四省”的身影。

在2022年4月的鐵礦產量排名中

山東和“七大金剛”之一的安徽差距非常小,就差個河南了▼

而在 農業生產方麵,河南、山東糧食產量分別為第二、第三名,“山河四省”的糧食產量總和,在31個省區市中, 占比超過25% 。山東、河南、河北的蔬菜產量 名列前茅。其中,山東、河南的人均蔬菜產量,甚至超過了1500斤,山東壽光縣由於蔬菜產量極高,被譽為“中國蔬菜之鄉”。

“山河四省”可以說是中國糧食界扛把子了▼

去壽光蔬菜博覽會逛一逛

就可以體驗什麽叫實現了“蔬菜自由”

(圖:圖蟲創意)▼

糧礦的 輸出為四省 造成了負麵作用,比如山西本身是能源大省,但由於輸出過多,導致山西內部反而有了能源缺口。

走入失衡的經濟迷穀

依托本地的農業與礦產資源,眾多老牌企業在四省崛起,這些老牌企業往往以 重工業國企為主,如山西的焦煤集團、山東能源集團、河南安陽鋼鐵集團、河北的冀東水泥等等,曆史均超過二十年,而諸如鄭州富士康等民企,也均屬於 勞動密集型產業

2010年富士康開始在鄭州建廠

而到了如今,富士康開始逐漸轉移在鄭州的產業

(圖:壹圖網)▼

這些企業為“山河四省”帶來了 實打實的經濟利益,並令四省 一度經濟繁榮,在2005年的全國人均GDP省份排名中,山東、河北、山西、河南排名分別位列第7、第11、第15和第16。

然而在2021年,山東 離開前十,山西 降為第17,河南、河北更是 一落千丈,河南從第16變為第22,河北從第11變為第27, 落差明顯。且隻有山東的人均GDP堪堪超過全國平均線,其餘三省均在平均線以下。

“山河四省”2021年人均GDP及排名▼

在經濟走低的背後,是 整體環境的悄然變化,2006年,我國提出了 “節能減排”概念,這意味著 經濟結構產生重大調整,朝向 環境友好型社會邁進,同時也意味著高汙染、高耗能的行業將會受到 嚴格管控與限製,比如電力、鋼鐵、有色金屬、建材、石油加工、化工,都在此列。

工業綠色低碳轉型要錢也要時間

老牌工業城市的重工業體量龐大,轉型壓力巨大

大同火電廠圖:圖蟲創意)▼

而不幸的是,“山河四省”中的山西與河北的經濟正是靠著 重工業支撐;而山東與河南雖然農業占據優勢,可 農業用水與排汙,同樣也是重點管控對象。四省 經濟支柱都受到了影響,自然出現了發展疲軟的現象

像以前那樣粗獷式發展是行不通了

而要謀求高質量發展,發展速度減緩在所難免

(圖:圖蟲創意)▼

破局的關鍵在於 產業結構調整,比如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提升高新技術企業占比,進行產業升級等等,可問題是,由於四省長期依賴第一、第二產業,從而導致 第三產業發展緩慢

2021年,山東第三產業在GDP占比52.8%,全國排名第十,這是“山河四省”的最高成績,河南第三產業占比49.1%,河北49.5%,山西44.7%,排名均被 擠出20名外,山西甚至排名僅為30,位列全國 倒數第二。

“山河四省”2021年第三產業占GDP比重及排名▼

而作為經濟轉型的重要動力, 四省高新企業的數量堪稱悲慘,2021年河南高新技術企業僅為8000家,河北打算“力爭”8800家,山東高新技術企業最多,不到1.5萬家,而山西最低,僅為三千餘家。作為對比,廣東省2021年的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到了六萬家,是“山河四省”總和的三倍有餘。

光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數量

兄弟四個,隻有屬於東部的山東能露個臉▼

但一看營業收入就差遠了▼

第三產業占比較低,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少,汙染問題治理困難,老牌企業轉型難,這 一係列的問題共同導致了“山河四省” 陷入了經濟迷穀之中,

時至今日,人們已 不再將晉冀魯豫看作經濟繁榮的省份,提到“山河四省”,更多的是一些 不甚光彩的標簽——山西的煤窯,山東的大男子主義,河南的偷井蓋等等——至於河北就更慘了,由於存在感太低,連刻板印象沒撈到。

注:這些刻板印象均係偏見,請勿地域歧視。

內卷大省的人才困局

無論是第三產業也好,高新科技企業也罷,任何問題歸根結底,都要 靠人才實現。如果說結構失衡是導致“山河四省”陷入困局的迷霧,那麽 人才問題就是前路叢生的荊棘。

如果單看人口,“山河四省”並 不缺人,按照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河北省人口7461萬,山西省3491.6萬,河南有9936.6萬人口,人最多的山東省,超過了一億人口。

全國人口排名前三的省份,“山河四省”就占了倆

但若是 分析人口年齡構成,問題就逐漸顯現了。全國15-64周歲的人口平均占比為68.55%,除了山西的占比高於平均值外,山東、河南、河北均低於平均值,河南的15-64周歲占比甚至低至63.38%。

這說明三省都出現了 青壯年人口比例較低,老齡/幼齡人口占比大的現象。

四省人口年齡構成圖▼

更絕望的是 高素質人才的缺乏。“山河四省”的大專以上人口占比為13.4%, 低於全國15%的平均線。構成顯著區別的,是天津與河北的大專以上人口占比,河北僅為12%,而天津這一數據則高達26%,高出一倍有餘。

同為“山河四省”,但“高素質人才含量”卻相差巨大▼

“山河四省”人口超過三億,可四省的985/211高校屈指可數, 211高校隻有四所,985高校僅兩所,更具諷刺意味的是,在這僅有的六家高校中, 河北工業大學還地處天津

三億人在四省內隻有六所優質高校可選,優秀考生必然會更多地 考慮高校教育資源豐富的地區。而這些人才畢業後,即使願意回到家鄉,家鄉也並 沒有太多的崗位接納他們。

卷生卷死都不一定有學上

好不容易卷贏了,回家也不一定有班上▼

早在五年前,全國高校就開設了新興本科專業,其中包括大數據、人工智能、3D打印等等專業,然而“山河四省”並 沒有形成大規模的新興產業體係,網絡信息科技、高新科技行業均較為滯後。新興專業人才即使回到家鄉,也 沒有什麽用武之地,要麽從事一些基礎性的勞動工作,要麽進入體製內繼續內卷。

回家打工也未必卷得贏大爺大媽們

(青島市看招聘廣告的求職者 圖:壹圖網)▼

連省內人才網都給了兩個去省外就業的專區

(圖:sjrc.com.cn)▼

如今很多人嘲諷山東人愛考公,但事實上,除了考公外,四省也並 沒有太多的高薪、高技術工作崗位任人挑選,與之相比, 公務員才是上上之選

對大多數人來說,想留在家鄉發展

考公考編是最佳的選擇

(濟南公務員考試入場 圖:壹圖網)▼

“山河四省”裏好學校少,高考時就已經出現了 優質人才外流,而畢業後,由於四省內的崗位不對口、數量少,導致掌握新技術、新知識的年輕人更願意在北上廣等機會多的城市打拚,“山河四省”自然 出現了人才流失

僧多粥少,為了不畢業就失業

隻能去機會更多的大城市碰碰運氣

(山東大學校園招聘會 圖:壹圖網)▼

誠然,人口結構性失衡和人才外流導致了四省的困局,但這並不意味著那些離去的年輕人應該被譴責。每個人都 期盼著更好的生活與更多的上升空間,尋求更好的出路 無可厚非

而走出家鄉,並不意味著對故鄉的不聞不問,一波又一波的網絡自嘲玩梗,其背後是 四省年輕人對故鄉的歸屬感與危機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一個沒有驚豔的老樹 回複 悄悄話 山河四省”裏好學校少,高考時就已經出現了 優質人才外流,而畢業後,由於四省內的崗位不對口、數量少,導致掌握新技術、新知識的年輕人更願意在北上廣等機會多的城市打拚,“山河四省”自然 出現了人才流失。僧多粥少,為了不畢業就失業隻能去機會更多的大城市碰碰運氣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