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野花不採白不採

偶在國內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annn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紅色 (原創)

(2023-05-29 14:11:07) 下一個


 

紅色,是朝霞獻給大地的初吻,是夕陽臨別時回眸一笑的倩影,是爐火唱給嬰兒的溫暖的安眠曲,是情人節時心的消息。再沒有另一種顏色比它更強烈奪目,更熱情活潑。它對人們的心理和生理的作用非任何其他顏色可比。你可曾仔細想過:紅色究竟告訴我們些什麽?

紅色與自然

在人類肉眼可看見的光譜中,紅色的光波最長,頻率最慢,因此它總是在七色彩虹的最上麵。比紅色更長的光波人們無法再用肉眼看到,便稱之為紅外線了。正午時分,太陽離我們的距離最近。而黃昏時,陽光需要在地球的大氣層中走長得多的路才能到達我們的眼睛。這段逐漸加長的距離使太陽光在三種長光波中依長短順序變換顏色,先黃,再橙,最後是光波最長的紅。那正是“蒼山如海,殘陽如血”的浪漫時刻。清晨,隨著陽光穿越大氣層的距離愈來愈短,太陽的顏色變幻正好與傍晚時相反,先紅,再橙,後黃。在日文中,朝霞和晚霞稱為“朝燒”和“夕燒”,這倒是對一早一晚天空中烈焰般的紅色的恰當描寫。



地球上大大小小的火山證明地球火紅的心在跳動。沒有火山的星球是冷卻了的星球,也就是死星球。火山的英文名稱volcano來源於古羅馬神話中的火神Vulcan。當地球象巨大的火神,把自己的一腔熱血噴吐出來的時刻,那是世間最為壯觀的情景之一。



地球內部熾熱的岩漿有時在冷卻之後,經過強大的壓力作用形成寶石。其中紅寶石最為珍貴,在《聖經》裏被稱之為“寶石之王”。其價值比同樣大小的鑽石還要高。紅寶石主要產於偏遠的緬甸北部邊境,此處一向是煙瘴蠻夷之地,使紅寶石更彌足珍貴。《阿拉伯天方夜譚》中,辛巴達水手的傳說曾提到“險惡的寶石峽穀”,據信就是指該地。

當年馬可波羅曾記載,錫蘭(即今天的斯裏蘭卡)國王擁有一顆碩大無朋的紅寶石,令成吉思汗垂涎,欲以城池一座換之,被堅拒,終不可得。故稱“價值連城”。不知馬可波羅是否信口胡編,無論如何錫蘭王還算聰明,一個島國要荒原上飛沙走石的一座空城何用?還是紅寶石攥在手裏來得實在。

在春天,萬紫千紅的時節,紅花綠葉是大自然的最佳組合。“紅了櫻桃,綠了芭蕉”,是何等的賞心悅目。就象紅裙女郎在街市上少不了驚豔的目光,紅花在百花園中釋放著最強烈的信息。“江南無所有,遙寄一枝春” -- 那要送給朋友分享的,想必是紅色的花朵。那是一掃冬天灰暗的沉悶、心靈之窗為之一亮的紅色啊。然而,愈是良辰美景,愈是會有好花能有幾時紅的憂慮,愈是多了“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的歎息。在中國詩歌中,寫紅花多是在歎花傷春,君不見“殘紅”、“落紅”、“亂紅”、“衰紅”、“泣紅”,或把隨風飄散的花瓣比喻為“斷腸片片飛紅”。清人顧春有《如夢令》描寫這種氣氛頗為典型:“昨日送春歸了,枝上殘紅漸少。簾外綠蔭多,滿地落花誰掃?休掃,休掃,一任東風吹老。”

紅色與生活

紅色是最鮮明、最活躍的顏色。試比較萬綠從中一點紅與萬紅之中一點綠,兩者的視覺效果截然不同。除了黑白之外,紅色是嬰兒所辨認的第一種顏色,也是最吸引他們注意的顏色。由於它的醒目,世界各國都把它用於停止交通的信號、急救信號、消防設備以及各種警示標誌。在足球賽中,裁判手中醒目的紅牌一揮,球員立刻目瞪口呆。在戰場上,紅十字的旗幟一揚,就是告訴交戰雙方:先別打了,救人要緊。



(在英國,初學駕車的人在汽車上需帶有這種紅色的標識,以警示行人和其他駕駛人)

在經濟活動中,“赤字”就是毫不含糊地告訴你:欠債還錢吧。據說鮮紅色的汽車在巴西屬非法,因為引人側目的顏色會招致交通事故。然而著名的意大利法拉利跑車要得就是那猩紅的顏色,一來嘩眾取寵,二來正體現製造者意大利人火熱的性格。





而可口可樂飲料風靡世界幾十載,那一見難忘的通體紅透的包裝有絕對的功勞,成為美國商業文化的代表特征之一。 很多其它廣告也少不了用醒目的紅色做文章。







紅色是兒童們的最愛。他們的紅色蠟筆往往是盒子裏用得最短的一支。孩提時代正是人生中充滿不竭的精力、豐盈的情感和無限的企圖心的階段,偏愛引起興奮的紅色無可非議。



(紅色掛毯最適合裝飾孩子的房間)

紅色加快荷爾蒙的活動,運動服飾和表演服飾中紅色極為普遍。在西方傳說中,你一穿上紅舞鞋,就會無休止地舞蹈下去。大家都知道,在2002年足球世界杯比賽場上,身穿紅色球衣的“亞洲紅魔”韓國隊大出風頭,身著紅裝韓國的球迷們在看台上匯成一片紅色的海洋,那陣勢先讓對手怵了三分。據報載,在世界杯期間,韓國人愛喝咖啡的改喝紅茶,愛喝橙汁的改喝草莓汁和西瓜汁,把紅色液體灌下去為的是給自己的球隊壯膽。還有人說韓國球員的鬥誌和體力與他們從小吃紅辣椒有關。





西班牙鬥牛士用一塊大紅布挑逗公牛。其實牛是色盲,並看不到顏色。那紅色是用來挑逗觀眾的情緒的。有些餐館把牆壁染成紅色,為的是顧客能胃口大開。如果你早晨習慣賴床,就在臥室貼上紅色的壁紙吧。如果你新婚燕爾,就在臥室鋪上紅色的地毯吧。根據科學家的試驗,用紅色的光線持續照射公鴨120小時之後,公鴨的睾丸增大一倍,性活動也異常活躍。筆者孤陋寡聞,不知人被紅燈照射120小時會是什麽情形。不過鴨子在“紅燈區”尚且興奮,何況人乎?



紅色使人興奮的功能還表現在被廣泛用於節慶氣氛的渲染上。每逢聖誕節來臨,聖誕老人就穿紅衣,戴紅帽,背紅襪,來到孩子身邊,令他們雀躍。“聖誕快樂”的大字,總是要用紅色來書寫的。在中國的春節,人們更是要掛紅燈籠、貼紅春聯、剪紅窗花、寫紅喜字、放紅鞭、送紅包、畫紅鯉、舞紅獅。在歌劇《白毛女》中,在大雪封門的除夕夜,躲債歸來的楊白勞喜滋滋地給女兒掏出一根紅頭繩,頓時陋室生輝,過節的喜氣馬上被渲染起來。很難想象楊白勞帶回一根另一種顏色的頭繩是什麽效果。



中國傳統婚禮是紅喜事,新娘要身穿大紅襖,頭披紅蓋頭;新郎則肩掛紅綢帶,胸戴大紅花。中國人認為令人興奮的紅色是帶來幸福吉祥的顏色,因而是中國的傳統顏色。故“唯有牡丹真國色”,信然。





相信紅色吉利的不僅是中國人。印度婚禮時,人們拋灑染成紅色的稻米向新人祝福。婚後婦女在前額上塗紅色圓點,以保佑婚姻美滿,直到丈夫去世。在華麗的波斯地毯上,紅色圖案象征幸福與快樂。古埃及人用紅顏料記載重要事項與心願。天主教堂也是用紅色來標記做禮拜的日子,以致今天日曆牌上的星期天還是用紅色來表示的。英文中喜慶的日子俗稱為“a red-letter day”。



紅色使人想到火。中文說“火紅”,英文說“red-hot”(又紅又熱),法文則說“chauffJ au rouge”(熱得發紅)。英文中說某個演員或某個公眾人物“very hot”,同中文中說他或她“很紅”,是一個意思,都是說這個人很引人注目。



人們感覺紅色總是熱的。在光譜中,紅色的邊緣就是真會發熱的紅外線。美國新英格蘭地區的農夫把穀倉漆成紅色,據說是因為紅色能吸收更多的太陽射線,使穀物保持幹燥。



曾有人做過試驗,讓一些兒童在各種顏色的手套中挑選一雙他們認為最暖和的。孩子們無一例外地選擇了紅色手套。人們喜歡用紅色裝飾客廳,以求溫馨的感覺。外國首腦到訪,鋪起紅地毯迎接,以示主人的熱情。

早在二十萬年前,人類的祖先就用紅土將死者身體染紅後埋葬,以期死者能轉世再生。那時人們就懂得了紅色的血液對生命的重要。戰場上血流成河,自古以來人們已見過太多。因此紅色一向象征著革命、暴力、犧牲、勝利和榮譽。

人們常說“赤子之心”,血就是心的顏色,所以紅色還代表著愛國心、忠誠和愛情。這些明顯的象征古今中外絕無例外。西方人帶露玫瑰送情人,中國人南國紅豆寄相思。這裏的紅色無可替代。如果你掏出一把黃豆或黑豆送給情人兒,那大概隻是給她用來助消化的。



由於醒目,紅色還代表不可無視的權力。英國皇室的男性成員在重要場合穿紅色製服。白金漢宮門前的皇家衛隊也是一襲紅裝。參觀他們換崗是倫敦一景。





羅馬教庭的紅衣主教更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樞機主教。 下圖為意大利畫家拉斐爾所繪《教皇利奧十世與兩位紅衣主教》,權力無限的這三人都身著紅衣。



在中國,紅色也一向是權力的象征。從古時的朱諭、朱批、朱印到今天的紅頭文件、大紅公章都是明證。中國皇朝的“外衣” - 宮廷圍牆,也是紅色的。在中國古代,上自皇宮皇陵,下至寺院官府,圍牆、大門、柱子等都染成紅色。當年老杜曾大聲疾呼:“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用“朱門”毫不隱諱地直指那些有權有勢的富豪。李後主有名句“雕欄玉砌應猶在,隻是朱顏改。”這裏“朱顏”就是指宮廷內紅色的廊柱等建築。而後有注家曰:“朱顏本是山河,因歸宋不敢言耳。”



紅色與人



紅色常與女人相聯係。中國人起名字,“紅”字是女孩子的專利。我們也常能聽到“紅粉知己”、“紅顏薄命”、“紅裝素裹”、“紅杏出牆”、“紅唇族”、“石榴裙”等說法。而那本寫一群女孩子的小說幹脆就叫《紅樓夢》。

善寫愛情詩的李商隱與杜牧屢用“紅”字來描寫女子。李商隱在一首與情人言別詩中有“一夜芙蓉紅淚多”一句。詩人將送行者喻為美豔的芙蓉,而她的眼淚就象紅色芙蓉上的露珠應該是“紅淚”。

至於杜牧,對女人更是見一個愛一個,常在寂寞之時突然眼睛一亮,自歎“正是客心孤迥處,誰家紅袖憑江樓?”據說某日杜牧遊湖州,地方官招眾歌妓作陪,均提不起他的興趣。忽見一豆蔻少女,杜牧驚為天人,欲歸為己有。其母並不知曉這位多情種是何方神聖,以女兒尚幼推托。杜牧並不死心,稱十年之後再來納之。後來杜牧終於逮到機會,毛遂自薦為湖州刺史,來找小女子。但已十四年過去,女子嫁已三載,生二子。杜牧不勝感慨,作《歎花》:“自是尋春去較遲,不須惆悵怨芳時。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蔭子滿枝。”後兩句寫歲月的風雨使鮮花凋零,紅芳褪盡,換來綠葉成蔭。暗喻少女妙齡已過,已為人婦人母,徒喚奈何。後宋人也有詞譏杜曰:“懊惱東風,綠盡疏蔭落盡紅。”

唐代詩人崔護也有類似經曆。他考進士落榜,出外散心,敲一農家門,求水止渴。一美貌女子開門接待,凝睇含笑,立時讓崔護呆得掉了下巴,早把討水喝的事忘得一幹二淨。日後他朝思暮想,難以釋懷。來年又借上京趕考重訪故地。隻見紅色桃花盛開如昨,但院門緊鎖,美女早不知去向。崔護不勝悵惘,提詩於門扉:“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麵桃花相映紅。人麵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詩人將紅色的桃花於少女健康的麵容對比映照,頗為傳神。“人麵桃花”這一成語便由此而來。



在西方,紅色同樣意味著女性的吸引力。歌劇《卡門》中,吉普賽女郎卡門身著一襲猩紅長裙飛旋起舞,象一團烈焰,令人不為之傾倒也難。



(由克麗絲蒂娜·鮑德溫出演的歌劇《卡門》)



(俄羅斯聖彼得堡芭蕾舞團演出芭蕾舞《卡門》)

在電影《飄》中,女主人公郝思嘉(Scarlett)也是身穿大紅衣裙從衝天的戰火硝煙的背景中走出來,麵頰也被火光映得通紅,光彩照人。Scarlett正與scarlet(大紅色)同音,作者以此暗喻女主人公不羈的性格和女性魅力的用意十分明顯。英文中scarlet woman就是指風情萬種的女人。





(費雯麗主演電影《飄》)

在《聖經·新約》中,先知聖約翰見到一個穿紅衣的妓女騎在一隻紅獸身上,從此紅色象征女性的性誘惑便有了根據。妓女出沒的地區被稱為“紅燈區”。法國巴黎最著名的聲色場所叫“紅磨坊”,你也許好奇那裏麵“磨”的是什麽名堂。根據美國新英格蘭地區清教徒的傳統,凡犯通奸罪的女人要在衣服上繡一個紅色的“A”字,以示懲罰。美國小說家霍桑便據此寫了名著《紅字》。



(根據小說改編的舞台劇《紅字》充滿戲劇張力)

法國畫家高更的一幅作品畫一個裸女獨自躺在深紅色的山丘上,背景是藍色大海和綠色田野。一隻紅色狐狸將前爪搭在女人白皙的乳房上。這幅畫題為《失去貞操》。



大家都聽過的“小紅帽”的童話如今也有人借題發揮。有一家美國汽車出租公司的廣告描繪一個不算太小的“小紅帽”駕該租車公司的汽車去看外婆,旁邊的廣告詞說:“誰知道路上會遇到老狼還是情人?”這裏的“小紅帽”已變成“scarlet woman”。

另一個以紅色包裝為特征的烈酒廣告則把小紅帽變成了小白帽,老狼立刻沒了興趣,悻悻而去。廣告詞曰:“沒有紅色,一切白搭。”如此說來,小紅帽差一點變成老狼肚子裏的點心是她自找的,這就叫“秀色可餐”,是那太誘人的紅色把老狼勾來的。雖說這種幽默褻瀆了童話的天真,可又有誰能說小紅帽之“紅”在故事裏並不重要?

紅色表現男人,則是截然不同的情景。那種快人快語、路見不平一聲吼的男人,在中國被稱為“紅臉漢子”,如關雲長一類。



法國的拿破侖也應算個“紅臉漢子”。繪畫中常見他身披大紅鬥篷馳騁沙場。心理學家稱拿破侖是典型的“紅色性格”。這類人熱情衝動、剛愎自用,有強烈的榮譽感和權力欲。心理學家們還認為,不喜歡紅色的人性格多屬於溫良恭儉讓一類,而非常厭惡紅色的人一定是生活的失敗者。



被稱為“紅臉漢子”還因為這些人大都能喝酒。希臘神話中的酒神狄俄尼索斯就被描繪為紅臉。白臉的神當然不夠資格做酒神。張藝謀的電影《紅高粱》以紅色為基調,那些大碗分酒、大塊切肉的紅臉漢子們,在紅高粱的波峰浪穀中,痛飲鮮紅的高粱酒,笑灑鮮紅的熱血,那正是豪放恣意、寧折不彎的酒神精神。



用紅色描繪的鬼也一定是威猛的大鬼。魔王撒旦在畫家筆下也常是紅色的。



(Jack Chick所繪《撒旦》)

在中國神話裏有個沒頭沒腦地“觸折天柱”的共工,《淮南子》中說他一頭“朱發”。隻見過黑頭發的中國人,長紅頭發的隻能當中國鬼了。



(楊茂林所繪《激怒的共工》)

紅色與文學藝術

愛爾蘭名詩人葉芝曾說過:“紅色是魔幻之色。”中國詩人尤其鍾愛紅色。荷花本有紅白兩種,但在詩人筆下大都是紅色的。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紅色出現的頻率僅次於綠色。我們在本文中已多次舉證。在西方文學中,除了我們已論及的《紅字》之外,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法國作家司湯達的《紅與黑》。這部小說享譽世界,其令人過目難忘的標題有很大功勞。紅與黑的對比具有最豐富的象征意義,任由你怎樣去解釋。譬如在這部小說中紅與黑可以代表革命與傳統、叛逆與守舊、正義與邪惡、青春與腐朽、生命與死亡、激情與冷酷、愛情與宗教等等。



(《紅與黑》英文版的封麵)

人類最早的繪畫 - 三萬年前的洞穴壁畫是以紅赭土作為顏料繪製的。這些繪畫用黑色勾出各種動物的輪廓,以紅色塗染。考古學家認為,人類早期的紅色動物繪畫表達的是捕殺獵物的願望。在當時嚴酷的自然環境下,人類需要在與野獸及同類的你死我活的搏鬥中求生存,非你流血即我流血。因此人們曆來對血液的顏色敬畏有加,他們用紅色祈求生命,悼念死者,激勵鬥誌,表達情感。



(墨西哥出土的紅土壁畫)

紅色的血液流自心髒,又流向心髒。人們千百年來樂此不疲地畫出大大小小的紅心來表達同一種情感,因為最珍貴的情感與最寶貴的血液屬於同一種顏色。





(拉斐爾筆下身穿紅衣的聖母瑪麗亞顯得慈愛溫馨)

畫家筆下最不可缺的就是紅色。中國傳統繪畫雖以水墨為主,少有顏色,但畫家們常點綴些紅色,以突出春花、鳥翅或雞冠,旨在畫龍點睛。至於與畫圖相應成趣的紅色印章,更是中國畫絕不可省的一部分。





(齊白石作品中的些許紅色有畫龍點睛的作用)

西方畫家中,愈是力圖表現戲劇性或情緒的,愈是鍾愛紅色。宗教畫中常能看到紅色的天空表現天神的憤怒。



(現代畫家蒙克的《嚎叫》用紅色的天空表現憤怒恐懼的緊張情緒)

文藝複興時期的意大利名畫家提香喜用一種琥珀般的紅色來畫人的肌膚,被後人稱為“提香紅”。



(Titian red)

法國畫家高更和凡高是後期印象派色彩大師。高更用絳紅色表現南太平洋島國的熱帶氣氛,用赭紅色描繪當地土著女子健康的裸體。



(Pau Guaguin)

凡高在談及他的名作《夜酒吧》時說:“我用綠色和紅色表達人的強烈情緒。”其實,凡高的所有作品都大紅大綠,色彩分明。



(Vincent van Gogh: Night Cafe)

英國畫家萊頓的《火紅的六月》畫一位少女側臥小寐,整個圖畫都沉浸在淡紅的色調之中,窗外是波光粼粼的大海。少女的紗衣、麵頰、發辮、乳暈以及背景都是同一種淡紅色,那是初夏的溫馨和青春的誘惑。這幅作品常被選作十九世紀西方繪畫集的封麵。



(Lord Frederick Leighton: Flaming June)

稍後的挪威畫家蒙克的《生命的舞蹈》畫舞會上的三個女人:左邊的白裙女人代表少女的天真純潔,右邊的黑裙女人代表老婦的衰老和睿智,而中央的紅裙女人則風情正茂,出盡風頭,一襲大紅的拖地長裙幾乎把與之共舞的幹癟男人包裹其中。而兩旁的一老一少隻有垂手旁觀的份。



(Edvard Munch: The Dance of Life)

現代繪畫注重視覺印象和裝飾性。紅色更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俄國女畫家安娜·維諾格拉多娃的《紅衣舞女》用紅色衣裙和紅色背景表現火紅青春的萬眾風情。



(Anna Vinogradova:Bellerina in Red)

由於視覺與聽覺可以促成同一種情感的升華,人們長期以來力圖發掘音樂與色彩的有機聯係。大科學家牛頓早就指出:刺激視覺神經的光波與刺激聽覺的聲波的物理形式並沒有本質的不同。牛頓將彩虹的七色光用七個音階命名,紅色是C調。作曲家理明頓也把深紅色定為C調,把鮮紅色定為升C調。這看來合乎邏輯。但另有人認為紅色應該是G調,俄國作曲家李姆斯基-科薩科夫則宣稱升F調“絕對是草莓的紅色”。無論如何,大家都同意紅色在音樂中就是熱情奔放的曲調,而貝多芬的音樂是最具紅色特性的。



英國作曲家布裏斯的《顏色交響曲》其中一個樂章名為“紅色:寶石、美酒、歡宴、熔爐、勇氣和魔力的顏色”。他就是要聽眾在他的音樂裏聽到這些最典型的紅色特征。俄國抽象派畫家康定斯基把紅色的“內在語言”比喻為小號的聲音:“強烈、刺激、高亢”。

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美國波士頓的一群年輕的搖滾樂音樂家成立了“紅球鞋俱樂部”,規定其成員一律穿紅球鞋,而且凡聽眾穿紅球鞋者可免費入場欣賞他們的演出,以此方式表現他們的非傳統性、隨意性以及音樂的強烈性。





與躁狂的西方紅色音樂截然不同,紅色的中國聲音則是杜鵑啼血的哀豔,是最詩意的憂傷。鋼琴家傅聰演奏的是西方的曲子,而頭腦裏卻很中國。他說當他彈奏肖邦《夜曲》第六十二號時,內心叨念的是歐陽修的名句:“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傅聰音樂的成功,與其父傅雷自幼為之奠定的中國文化功底有很大關係。他對這兩句詞的獨特理解,便是明證。當淒婉幽怨的琴聲傳來,如泣如訴,紛紛花絮在少女的淚眼中變成朦朧的斑斑紅色,無言地高揚而去。這,最純粹的中國意境,洋人能懂麽?



(傅聰在演奏中)



(傅聰漂亮的女弟子加拿大華裔鋼琴家Sonia Chan不負恩師栽培,多次在國際獲獎。音樂何其有幸,“亂紅飛過秋千去”的中國意境得以薪火相傳了)







每當春回大地,再是“綠肥紅瘦”的時候;每當金秋送爽,又是“霜葉紅於二月花”的時候;每當南國的漁鼓再唱起“日出江畫紅勝火”的時候;每當北歸的丹頂鶴又在故鄉的原野上滑翔降落的時候;每當繽紛的節日焰火再度染紅晴朗的夜空的時候;每當剛剛落下的大紅幕布又一次徐徐拉開的時候;每當少女約會在即,再把鮮豔的口紅塗了又塗的時候;每當孩童久病初愈,麵頰又泛起生命的紅潤的時候;我們就告訴自己:舊的已經過去,新的正在開始。我們有十足的理由熱愛我們擁有的一切。





下次我們來談藍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無法弄 回複 悄悄話 紅色是太陽的顏色,是生命的顏色,沒有比它更具魅力的顏色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