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野花不採白不採

偶在國內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annn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鄧小平說:全世界隻有一個她!她是女人中的女人,活著的傳奇

(2023-04-18 12:22:14) 下一個

來源:懷舊絕版老照片 

她是一個如梅般的女人,既有梅的香氣也有梅的傲骨;她是抗日烽火中的戰地記者,見證了一代飛虎傳奇;她是走上美國政壇的第一位華裔女性,被譽為“傳奇鋼鐵蝴蝶”;她是全美70位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曾被美國8位總統委以重任;她是美國各界了解中國的一扇窗,是中美破冰外交家;她是中國幾任領導人的座上賓,鄧小平誇她“全世界也隻有一個她”。

她,就是陳香梅。

陳香梅1925年6月23日出生於北平的名門世家,家中六個姐妹,她排行老二。父親陳應榮是牛津大學的法學博士、哥倫比亞大學的哲學博士;母親廖香詞曾在英國、法國、意大利學習音樂和繪畫,會說六門外語。

陳香梅與眾姐妹合影

1937年,七七事變後,她隨全家流亡到香港,因資金短缺,過得極度困苦,而她母親的病逝,更是給了這個家庭沉重一擊。

母親廖香詞病逝時年僅45歲,但她的觀念和睿智,卻影響了女兒陳香梅的一生。

有一次小香梅在母親麵前說了一句窮酸表兄的壞話,沒想到母親嚴厲地說:“淑女應該宅心仁厚。一個人的出處和成就都是次要的,要緊的是能把握人生的真義。”

少女時代的陳香梅

1941年12月,香港被日軍占領,她的父親又遠在美國任職,最有見解的她意識到香港不宜久留,以和她年紀毫不相稱的勇氣,帶著妹妹們離開香港,開始逃亡之旅。

跋涉幾千裏,多次和死神擦肩而過,經澳門、廣州最後輾轉到了昆明。

將妹妹們安頓好以後,在美國的父親聯係上了她們,要姐妹六人都去美國學習,隻有她果斷地拒絕了,她懷有著一顆滾燙的愛國心,她說:“我不能在祖國受難時離開,我要工作,要盡我對祖國的責任。”

她先是入讀嶺南大學,後因才學出眾,19歲就被中央通訊社昆明分社聘用,成為中央社的第一位戰地女記者。

因為這份工作,她遇到了此生摯愛。

“飛虎將軍”——陳納德

陳納德是威震長空的美國空軍指揮官。

二戰期間,陳納德組建並帶領中國空軍美國誌願援華航空隊(飛虎隊),飛越艱險的“駝峰航線”,與中國軍民一同抗擊日本侵略者,寫下了一段美中並肩作戰、民眾互助互愛的曆史。

他們的第一次相遇是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

有一次,陳香梅被派去出席記者招待會,但青澀而緊張的陳香梅,在記者招待會上並沒有機會向陳納德提出問題。就在她轉身將要離開會場的時候,陳納德卻主動叫住她,寒暄了起來。

原來陳香梅的姐姐陳靜宜,正在十四航空隊當飛行護理,而她們的父親陳應榮時任中國駐美外交官,與陳納德將軍是故交,飛虎隊員到中國的簽證也都是他協助辦理的。

那年陳香梅才19歲,而陳納德已經51歲了。

隨後的幾次訪談,讓她離陳納德本人越來越近,兩人從職業的關係發展出私人的友誼。

陳香梅回憶說:“這是我們心靈相融、默契的開始,這種默契一直延續到他生命的結束。”

在黑暗的歲月中,那些噴著鯊魚嘴的飛機,給中國人帶來了無盡的幻想與希望,陳納德帶領的飛虎隊功不可沒。

1945年的夏天,勝利近在咫尺,蔣介石授予陳納德中國最高勳章,他成了第一個獲此殊榮的外國人。

陳納德和他背後的飛虎戰機

陳納德離開之時,陳香梅趕來和他道別,他們互相望著對方,手緊緊握在一起,遲遲不肯分開。

他突然抱住了她,然後彎下腰,深情地吻著她。

她雖然不知所措,卻享受這突如其來的幸福,一切水到渠成。

她清晰地聽見了他那堅定的話語:“我會回來的!”

陳香梅與陳納德將軍十分恩愛,伉儷情深

那個年代,嫁給外國人會飽受非議,更何況,陳納德比她大了整整32歲!

在當時來說,這段大膽的異國忘年戀,是世俗所不能夠容忍的,可她畢竟不是尋常女子,麵對真愛竟毫不怯懦。

結婚時,陳香梅身穿上海“綠屋夫人”所製婚紗,陳納德則著軍裝

從1944年相識到1947年12月底,他們的這段感情才終於得到了親人的祝福。

他們在上海舉行了隆重的婚禮,她披上了白色的婚紗,他穿上了美國空軍中將的軍服,在1000朵白菊花的花架下,互相承諾終生相守。

他用繳獲的日本軍刀切開大蛋糕,賓客們紛紛舉杯祝賀。

克服重重困難後,一對佳人終成眷屬。

美國雜誌專門為其拍攝了一組照片

這場婚禮是當年最具轟動性的大新聞,中美各大主流報紙都報道了此事,還刊登了兩個人深情擁吻的照片。

婚後的陳納德夫婦,恩愛得像一個人似的。

1949年2月8日和1950年3月10日,分別誕生兩個女兒。

遺憾的是,他們的愛情,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注定無法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相差32年,就意味著,她不得不麵對先和他說再見的那一天。

1958年7月27日,陳納德因癌症離開人間,享年67歲。

在極度的悲痛中,她寫了一首《雪》,作為對丈夫陳納德的祭禮:

有一個人,和我度過許多個冬天;

有一個人,和我度過許多個雪天。

冬天去了又來,

雪天來了又去,

可是那個人一去不回。

一去不回!

那個人和我,

我和那個人,

我們度過多個冬天,

多個雪天。

雪後會有陽光,

冬後會有春天,

但那遙遠的昨日,

埋葬在雪天。

埋葬在春天,

到如今再沒有蹤影,

也沒有回聲。

那年陳香梅才33歲,還帶著一雙未滿10歲的女兒。

為了維持生計,她到處找工作。

1959年,她開始在喬治城大學,主持機器翻譯的研究,白天工作,晚上教中文和讀書。

在很忙碌的情況下,她竟然還完成了一本《中英文簡繁字字典》,於1961年出版。

這是第一本介紹簡體字的中英文字典,之後被美國各大學采用多年。

身在異鄉的單親媽媽,她的風姿絲毫不減,隨著歲月的沉澱,竟然變得更加美麗動人。陳納德去世後還不到一年,就有好幾個人向她求婚。

那些人對她說:“安娜,你一個女人住在華盛頓,怎麽應付得了?讓我來照顧你吧。”

而她卻總是笑著回應:“我要葬在阿靈頓軍人公墓,陳納德將軍的身旁,不能改名換姓。”

她此生不願再嫁,她愛的,隻有將軍一人,她常說:“飛虎,就是勇敢、勇猛、膽大、擔當。”

一個女人遇到了這樣一個男人,她就定格了。

她時常懷念自己的丈夫,在情感無處宣泄之時,她就把自己與陳納德的愛戀寫成了書。

《一千個春天》在紐約出版後大熱,一年之內就銷了20版。

這本書還成為了1962年《紐約時報》,書評上的十大暢銷書之一。

她總是懷有常人沒有的勇氣,在隨波逐流的時代,她選擇逆流而上,保持自我的精神自由和心智獨立。

她曾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愛情,她曾勇敢地在陌生國度重新出發,而這一次,她勇敢地進軍政界和商界。

虛心竹有低頭葉,傲骨梅無仰麵花。她的虛心和傲骨,最終大獲成功,成為了撼動世界的力量!

1963年,她成為第一位進入白宮的華裔。

1964年,她開始進入華人參政的主流社會。

1970年,她成為美國航空公司第一位女副總裁,並加入美國大銀行,成為第一位亞裔董事。

1972年,她被選為全美70位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從肯尼迪到克林頓,美國先後8位總統都對她委以重任,她參與並見證了眾多重大的曆史時刻。

而她在美國獲得榮譽和地位之時,她並沒有忘記自己是中國的女兒。

她不止一次地說過:“不管我手中持有何國的護照,血管裏流著的是中國人的血。”

她在白宮裏“穿旗袍講中文”,她的名言就是:隻要中國人能揚眉吐氣,我心願已足。

1980年,她作為裏根的親善大使訪問北京,在人民大會堂的國宴上,鄧小平將她安排在第一貴賓席,位在美國參議員史蒂文斯之前。

鄧小平風趣地說:“陳香梅坐第一,史蒂文斯先生坐第二,因為參議員在美國有一百個,而陳香梅,不要說美國,就是全世界也隻有一個。”

她一直關心著兩岸的發展,是她最早向台灣當政的蔣經國,提出開放兩岸探親問題。短短幾個月,就促成並通過了台灣居民赴大陸探親的規定。

1989年初,她組織台灣工商界人士赴大陸考察,在西方國家想對中國實施經濟“製裁"之時,她毅然率領了一個龐大的台灣工商界投資考察團抵達北京,此舉在當時震驚了世界!

之後不到半年,台灣當局就正式開放了對祖國大陸的商務活動。

她為中國做的還遠不止這些,她還十分關心中國教育問題,她認為教育是立國強民之本:

“有好校長就有好教師,有好教師就有好學生,有好學生就有好公民,有好公民就有好社會,有好社會就有好國家,有好國家就有和諧幸福生活。”

早在1984年,陳香梅就開始在中國大陸設立專項教育基金,支持在艱苦條件下堅持辦學的教師和優秀學生。

她先後出巨資,獎勵中國的優秀校長和優秀教師,20多年來,她多方奔走籌集資金,設立了“陳香梅優秀校長獎”“陳香梅教育基金優秀教師獎”,共獎勵支持了670餘位在邊緣貧困地區工作的一線鄉村教師。

1999年,她啟動了“香梅千校工程”,支持西部貧困地區發展教育。

2010年,85歲高齡的陳香梅,成立了“陳香梅公益基金會”,她希望基金會能支持那些能夠快速回饋社會的項目。

她總是強調社會價值:“社會價值最怕的是沉澱,如果不能被循環出來的話,就沒有意義了。”

幾十年來,她一直是中國幾屆領導人的座上賓。

2015年9月2日,中國最高領導人在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向30名抗戰老戰士老同誌、抗戰將領、幫助和支持中國抗戰勝利的國際友人頒發紀念獎章,90歲的陳香梅獲此殊榮。

在為中國教育盡心盡力的同時,她百忙中拿起筆,寫下歲月滄桑。她已經著有《往事知多少》《留雲借月》《一千個春天》《陳香梅的散文與詩》等中英文著作40餘部。

她還抽時間給香港的《文匯報》《大公報》等寫專欄,她說:“我這支筆從來沒有生過鏽,我對世界始終充滿關懷。”

到了92歲高齡,她依然精神抖擻,充滿活力,她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永遠不會退休。”

然而就在3月30日,陳香梅在華盛頓家中去世,享年94歲,結束了其傳奇的一生!

我們今天追憶陳香梅,既點讚她對中美兩國的付出與貢獻,讚賞她對愛情與事業的執著,更感動於人之為人,在曆史變化與個人機遇中表現出來的堅強、智慧、膽識、毅力。

陳香梅所經曆過的那些戰亂和分離的歲月,終會離我們日趨遙遠,但她的名字和那些傳奇的故事,會永遠被曆史銘記。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